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制、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检察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检察工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必要性及作用等方面加以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从本质上讲是两个异质系统的统一筹划,旨在促进城乡资源、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两个系统的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整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作为改革突破区的检察机关如何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最关键的就是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在"服务"二字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马永梅 《天府新论》2005,1(Z1):244-245
检察职能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密切相关,检察职能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将会导致社会失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消极影响.只有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的作用,达到制度的最优化,才能解决因此带来的社会失调问题,推动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6):134-139
政府主导法治建设,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模式,区域法治建设同样不能摆脱这一模式。在承认政府对区域法治建设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政府功能的局限性。政府主导型的法治建设将政府置于一种两难境地,与新公共治理理念相悖,容易导致"国家法制主义"现象的出现,忽视其他社会规范的作用。重构政府在区域法治建设中的作用,要求政府的法治化定位,实施任何行为都应当有法可依。政府还应培育社会组织,有效反映公众意见,并且意识到政府自身及国家制定法的局限,注重发挥其他社会主体和社会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检察文化是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检察制度的基本属性,是本质上的统一性与表征上的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等价值功能.检察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理念文化为方向,以核心价值文化为重点,以职能文化为主线,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从而实现检察多元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法治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和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法治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农村法治建设应从培育法治主体、夯实法治基础、健全法治体系、营造法治文化、完善法治秩序、优化法治环境等方面着手,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7.
徐伟红 《云梦学刊》2011,32(4):51-5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地方自治的思想先驱,他始终高度重视地方自治,提出了"以县为民权之单"、"践民权之真义"、遵"地方自治之次序"等地方自治思想,并且还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制度、规范,不但对近代湖南地方自治运动及《湖南省宪法》的颁布有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当今湖南省在"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倡导的法治湖南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行政诉讼的特质,行政诉讼检察权能内在地包括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和对被告行政机关诉讼活动的监督两个方面。当前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只针对法院的单向性监督格局使得其陷入功能实施的制度困境。建构行政诉讼被告型检察监督制度不仅是实现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的需要,也是遵循司法规律的基本要求。被告型监督应当以检察建议为主要方式,并把检察监督贯穿整个诉讼过程,同时需要整合多元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9.
法治国家是现代社会一种最文明、最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何谓法治中国”“法治中国何以可能”“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理论命题进行了深层思考和透彻分析,构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理想图景和实践路径,打破了以西方法治为参照物的视野偏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0.
浙江法治文化及其建设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对于建设“法治浙江”更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意义。本论文在对法治文化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首次提炼出浙江法治文化的基本特质:民主性、凝聚性、先发性、前列性和开放性,并阐析了培养法律信仰、确立法律至上,强化主体意识、厉行公权约束,弘扬程序正义、倡导理性文化,为浙江法治文化建设之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及其制度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璨 《江淮论坛》2015,(2):105-108
行政行为检察监督指检察机关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法律监督。我国尚未确立行政行为检察监督的法律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为确立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将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行政行为检察监督有助于健全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体系;能有效填补行政法制监督传统机制的不足;有助于摆脱司法审判困局,缓解行政审判机关的压力,畅通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程序衔接。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法治强有力的保障.城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标志,其法治建设如何直接影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效.法治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法治城市建设的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制约经济区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的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战略部署,为鞍山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环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紧密围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中心任务,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全力打造良好的社会、政务和法治等“三大环境”,为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4.
行政检察的核心是对行政诉讼的监督,随着检察体制改革,机构的分立以及行政诉讼监督部门的独立,意味着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监督的重视及强化。智慧检务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是"大数据+法学"的又一重大变革,将智慧检务应用到行政检察中能够促进行政诉讼监督的落实。然而,智慧检务在行政检察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系列法治难题,主要表现为智慧检务案件适用范围的局限、审判标准的量化与自由裁量的矛盾、检察建议生成机制待考量、信息不畅导致行政检察执行监督受阻等方面。有鉴于此,应当合理界定智慧检务案件的适用范围、不断协调审判量化与自由裁量的矛盾,优化检察建议生成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加强执行监督,以期实现智慧检务在行政检察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政治价值,既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性保障力量。法治建设有利于社会规范体系的价值内化,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是决定其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变量。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法治中国建设既是撬动社会治理创新最有力的杠杆,也是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愿景目标和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7.
法治湖南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地方法治和宪政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法治地方纲要也能起到法治地方宪章的作用,但是《宪章》比《纲要》更具有深刻含义。法治湖南建设可以围绕依宪治政和司宪督政的宪政要求在区域治理范围内推进宪政发展,按照宪政要求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逐步理顺执政党与人大、与政府、与法院和检察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有效载体,两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工作中深化与拓展的最终归宿是: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核心要求的检察文化的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工作中深化与拓展的基本路径是通过检察文化建设实现司法理念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的转化,即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相统一、协作与监督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案件数量与案件质量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领导干部是我们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因此,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问题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通过对法治素质内涵的解读,根据领导干部法治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法治中国建设负面影响的分析,探索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汪先木  王庆新 《兰州学刊》2005,1(1):157-160
本文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现状,提出了目前法治政府的建设要从四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加强政府信用的建设,做到有法必依;三是重理我国执法制度,构筑严格执法体系;四是实行司法改革,强化司法独立,真正做到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