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致和杀妻案"是天津社会发生的性质恶劣的宠妾虐妻案之一。《益世报》对张赵氏受虐身死的报道引起了天津女界团体的强烈愤慨。"赵氏昭雪委员会"的成立促进了案件的公开审理,宣传了"男女平权"的基本理念,推动了天津妇女运动的发展。张致和"罪重刑轻"的判决结果和最终逃脱惩罚的结局预示了脱离了社会政治实践,局限于上层知识女性的近代女权运动的失败。在父权制的文化统御之下,遭受虐待成为报纸媒体呈现的传统女性形象之一,这一形象反过来又强化了男性对女性形象的认可。因此,近代女权运动只有触动男权体制和男权文化的根本才能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2.
“妇女是唯一有与黑人类似的受虐史的集团。”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妇女运动就已开始,一个多世纪后,在公民权利运动的带动下,产生了举世瞩目的女权运动。其规模和目标远远超过了早期女权运动,所以被称为妇女解放运动。但美国女权运动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仅限于形式上赢得的选举权,至于男女的“平等权利”仍是美国妇女力争实现的目标。现把美国妇女运动2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元代平民妇女婚姻生活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元代 ,北方游牧民族论财购妻和收继婚俗使汉族平民妇女成了婚姻双方家庭的经济筹码。下层文化对游牧文化的兼容 ,为男性社会奴虐妇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封建传统女性观、婚姻观的长期积淀强化了妇女自身的依附意识 ,使女性自觉不自觉地兼充着可悲的受害施暴双重角色 ;它更加重了平民妇女的灾难。她们对苦难命运的抗争却是最低级、生理的、非理性的。而这种男尊女卑旧意识现象至今仍存在。因此 ,本文对我们重新认识元代社会、从新视角认真审察妇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妇女是北美妇女运动的一支主要力量.随着加拿大各级妇女组织的不断建立、妇女运动的有力开展,加拿大妇女运动已经取得扎扎实实和卓有成效的结果,在法律、政治、教育和经济等领域有明显的进步.同时,加拿大妇女运动及其取得的成果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她们继续努力和奋斗,以使其地位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由刘栓霞受虐杀夫案引出“受虐妇女综合症”的法律适用,并指出了它对传统正当防卫的质疑。旨在呼吁: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受虐妇女杀夫案时应当将“受虐妇女综合症”作为受虐妇女“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重要理论依据,以体现司法公正和对妇女人身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早期阶段的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主要体现在诸如争取男女平等,八小时工作日、妇女选举权以及反对战争等方面。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妇女选举权。 第一国际时期,卡尔·马克思坚决主张国际要吸收妇女成员。这显示了革命导师与英国工联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蒲鲁东主义者的区别。马克思在支持第一国际建立妇女支部的演说中指出,妇女构成产业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们需要联合起来,在自己中间讨论各种问题。他又指出:“妇女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们在工厂做工,她们参加罢工,她们在公社中战斗。她们拥有比男人们更多的热情。”于是,在1871年9月召开的第一国际伦敦代表会议上,国际总委员会把下列条款列入了拟议中的国际工人协会(地方性团体、支部和小组)共同章程第五部分之中:  相似文献   

7.
改造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领导妇女运动的重大举措,铸就了党开辟妇女革命宣传、平民妇女教育、妇女运动人才培养多位一体格局的基础和枢纽。党在秘密工作的险峻环境下,公开提出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基本主张和行动方略,充满智慧和策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时、地利、人和转化为机缘、地缘、人缘优势;运用中国化、时代性语言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精髓,以指导妇女运动;在阶级、民族、人类、社会的宏阔视域下,最大限度地吸引、凝聚妇女团体和妇女群众,扩大革命力量。这为此后的工农妇女运动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8.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运动不断发展,始终和党的中心任务相联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运动与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相结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积极动员妇女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妇女运动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前行;新时代以来,党积极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两个独特作用,妇女运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从反帝反封建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与时俱进。把握百年妇女运动时代主题的变迁,坚持妇女运动中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做好新时代的各项妇女工作。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天津女性知识精英崭露头角,与男性知识精英一起在反帝爱国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开展,成为妇女运动领袖。20世纪20年代,她们创办《妇女日报》等报刊媒体,建构言论平台,深入讨论社会性别议题,借助编者、作者及读者的互动,以及与其他地区妇女运动领袖的对话,吸引读者关注女性的生存处境,为妇女运动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这些妇女运动领袖不仅通过媒体发声,而且大胆开展调整社会性别关系的实践活动,在中国妇女运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伟 《东方论坛》2013,(1):18-22
家庭暴力受虐妇女的心理援助分为专业心理援助和非专业心理援助。全国及各地妇联、民间公益组织、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公司分别在受虐妇女的专业心理援助中发挥着作用。非专业心理援助中的情感支持能够帮助受虐妇女缓解应激反应,恢复信心。正式干预则通过形成社会支持的整体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给受虐妇女提供心理安抚和支持。中国受虐妇女的心理援助还缺乏社会性别理论的指导,其解决之道在于社会性别主流化。  相似文献   

11.
唐咏 《社区》2006,(11)
我在香港学习社会工作将近3年。这期间,我对香港社工姑娘们(香港的大多数社工为女性,大家习惯称呼她们为姑娘)的认识与日俱增。认识愈深,也愈发钦佩她们为香港社会所作的工作和贡献。香港的社会福利界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比如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家庭暴力受害者、低收入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家庭暴力是一个关于权利的问题,暴力是以身体的力量强制于他人就范,因此它是一种权利。使用暴力的人往往感到其他的形式的权力,都缺乏足够的效应,而以暴力作为最终的控制方式。妇女、儿童和老人,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其中虐妻的个案又远远多于虐夫的个案。本文主要是针对丈夫殴妻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家庭虐待妇女的调查 . 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家庭暴力的问题,开始引起中国社会的重视,广大的妇女工作者和学者,就中国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199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在21个省开展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其中涉及妻子挨打问题时,接受调查者中0.9%的女性经常挨丈夫打,8.2%的女性有时挨打,20.1%的女性偶尔挨打。在城镇中,丈夫从不先动手打妻子的比例高于农村,农村男性先动手打妻子的现象比城市严重,如表2所示。  相似文献   

13.
尼拉·德赛是印度妇女研究的领导者,她在孟买SNDT大学创立了妇女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是结合妇女研究以及妇女运动的思潮进行深入研究。德赛于6月25日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4.
贝尔·胡克斯关于黑人妇女运动的理论来自于其对白人妇女运动理论的继承与批判。胡克斯对白人妇女运动的理论继承在于她认为黑人妇女吸取了以往妇女运动的精华,她对白人妇女运动理论的批判涉及到白人妇女运动中种族和阶级缺失以及白人妇女内部分裂,因为作为一支独特的族裔,黑人妇女更注重自身与白人妇女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胡克斯提出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即以性别、种族和阶级为核心的女性主义思想。虽然胡克斯关于黑人妇女运动的理论为黑人妇女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黑人妇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实践方式,但其理论过分强调种族特征也将其思想局限于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研究者需要对其进行客观评判。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和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系。1938年初,党中央应盛世才的请求,从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选派了大批党员干部来新疆帮助省政府工作。我党极为关注新疆各族妇女和各族人民的解放。在来新的党员中,有几位女共产党员如朱旦华、王韵雪、鄢贞、刘勉、申玲、熊梅影等,她们大多数被分配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但同时又用很大的精力从事和领导了新疆的妇女运动。自从有了党的领导,新疆的妇女运动就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各族妇女为支援抗战、建设新疆和争取自身的解放而努力奋斗,新疆各族妇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虐待老人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社会问题.香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积极研究处理虐待长者问题.香港社工介入虐老防治计划,适时有效地回应了香港长者被虐的问题,推动了香港虐老防治的工作.香港社工介入虐老防治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充权"理念在虐老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可为我国大陆社工介入虐老防治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琼崖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琼崖人民的解放事业,与男同志一道,坚持了二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们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琼崖妇女运动光辉的历史,在琼崖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极其光荣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川陕苏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通过颁布《妇女斗争纲领》等系列法令,以及组建妇女工作机构等措施,在苏区掀起规模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通过妇女运动,苏区妇女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她们参与革命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女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2 0年代美国“新女性”在行为、就业、教育和两性关系方面呈现新的特点。她们特立独行 ,就业和教育呈上升趋势 ,两性关系朝平等的方向发展。这种新的变化 ,与 2 0年代消费社会的出现、性革命思想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密切的关系 ,并对妇女运动、美国社会的妇女观和妇女的自我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满目疮痍的的旧中国,妇女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最低层,妇女问题成为一切社会问题中最深刻,最严重的问题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中心问题。陈望道在五四运动刚刚崛起就关心和研究妇女问题,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和倡导者。一、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初兴时期,开辟宣传阵地,广造舆论,推动和促进妇女运动发展。陈望道研究妇女问题起始于中国妇女运动的初兴时期,妇女解放组织还处于萌芽状态,少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