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时期中山国是我国北方鲜虞族所建的诸侯小国。长期以来,由于古代史籍中有关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人们很难对其工艺美术进行研究。平山中山国墓群的发现和成功发掘,给我们提供了追寻中山国文明的物质文化载体,也为我们研究考察这个“神秘王国”的工艺美术提供了鲜活的标本。中山国作为弱小的争霸者,带着本民族固有的优秀,整合到博大精深的华夏传统文化之中,吸收绵延无尽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美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从考古发现谈中山国的崇“山”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两座战国中山王墓在河北平山县三汲公社相继发掘以后,引起了我因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广泛重视。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山国的物质文化,保护好遗留下的遗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曾连续几年在三汲公社范围内对中山国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通过对中山国的观察与分析,战国中山国的文化性质开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出土的大批文物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山形器饰为它处所罕见,成为中山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因而得到的印象是:中山国是崇山的。本文拟通过山形器饰的观察,对中山国崇山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仅次于齐、察、楚、燕、赵、魏、韩的,与东西周、宋、卫诸国并称的千乘之国。关于中山国的历史,《战国策》、《左传》、《史记》、《吕氏春秋》以及《水经·滱水注》等文献虽有零散记载。但它的兴起、发展、诸王世次等问题,文献记载不明,这给后人研究中山国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墓葬和遗址的发现,使人们得以看到二千多年前中山国的遗物和文字,给人们深入探讨中山国史和中山国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然而,战国时期的中山究竟是何族建立的国?战国中山与春秋鲜虞的关系究竟怎样?目前史学界和考古界尚有异议,这些问题如果不首先解决,对于中山国史的研究无疑是有影响的。 辨中山族属诸说之是非 战国时期的中山与春秋时期的鲜虞有一定的关系。《史记·赵世家》载:“中山武公初立。”《索隐》:“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杜预《春秋释例》也悦:“鲜虞、中山、白狄、姬姓。”正由于史  相似文献   

4.
中山国是先秦时期相当重要的千乘之国,其地位仅次于战国七雄,而与东西周、宋、卫并称.然而,由于受文献记载的限制,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兴起、发展、世系等基本问题始终未弄清.直到1978年6月中山国墓葬遗物出土后,各方面的研究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使历史上久已湮没的中山国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本文拟分两个部分,对中山国史记载和研究的过程以及近年来问题争论的焦点与进展,做一概略的回顾,以促进方兴未艾的中山国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交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关于古中山国的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对其经济的研究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不仅有中山整个经济面貌的论述,而且出现了研讨货币、城邑等专题文章,反映出中山经济研究的活跃.为此,笔者拟利用以往的史书记载和新近的出土文物,对中山国较重要的经济部门—交通,这个联系中山地区、促进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纽带,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相似文献   

6.
李倩倩 《天府新论》2005,(Z1):274-276
古典工艺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渊源所在.古典工艺美术对设计的影响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形"和"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创意的切入点的提供.要谈古典工艺美术对设计的影响,只能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来说明.这里,通过平时在设计实践中的案例分析,谈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对作者设计的影响.从设计案例介绍--创意取材原型分析--过程中所得出的结论,这三条线来阐述笔者在把古典工艺美术知识和平时设计相结合时得出的经验和感受.即借鉴"形",了解"意",挖掘"神".整个过程不仅是一种丰富我们的设计元素的手段,也是丰富我们创意元素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中山国作为区区一小国能纵横于各大国之间,这与其完善的国防制度紧密相联。中山国在重要关津要塞屯兵驻守对巩固国防起了重要作用,而中山国城市防御体系的完善也为国家安全奠定了基础,长城的修筑则为防御外敌入侵提供了屏障。  相似文献   

8.
中山在战国中期是个“方五百里”的小国,由于强齐的支持,武力颇盛,非常好战,“不啬于攻战之患”,终因“数伐数割,而随以亡”。中山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但《史记》没有为中山立世家,零星记载很难联系起来,所以过去对中山国的历史相当茫然。河北平山县中山三器的出土,为研究中山国后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在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共同努力下,不可捉摸的中山国已经大体现出轮廓。在大家讨论的启发下,我也对中山的史料稍有涉猎,现就赵灭中山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向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9.
鲜虞属白狄。白狄是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的狄族三大支派(赤狄、白狄、长狄)之一。自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鲜虞中山国的王陵发掘以来,鲜虞及其所建中山国的历史和文化面貌问题,开始为我国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所关注。对先秦狄族特别是白狄鲜虞氏历史的研究,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当那块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大河光石",被当地农民刨出地面时,一个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古老王国—中山国被惊醒了。公元前414年,活动在今石家庄、保定一带的鲜虞人创建中山国于顾(今河北定州),公元前381年复国并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中山国历代国君贵儒学,尊贤重士,在思想文化上与汉文化融合;开疆拓土,以致疆域"方五百里",百座城池,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的一个小蛮夷之国,历经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被  相似文献   

11.
毕公高是周初第一武将,其长子楷伯的封国不见于史书,但却屡见于中山国境内的出土文物,并显示其肩负征伐之责.唐宋的谱牒专著认为易氏是易牙之后;族谱则记载是毕公高之后,受姓于易水,曾居太原,而中山的疆域包括易水、太原;谱牒专著和族谱都载有"恺公".出土的"中山侯钺"显示,中山肩负为周天子征伐之责.综合多份先秦文献考证,易牙应...  相似文献   

12.
战国中山国若干历史问题考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年来,中山国研究成果丰硕,已刊出论文五十余篇,基本勾划出久湮史海二千余载的中山国的轮廓.但限于史料阙略,许多文章对中山年代、事件、人物、史料、城址等若干问题的论述与阐释存有谬误或失之偏颇,因此,笔者拟择要进行考辨,并同有关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3.
约瑟夫·奈最早明确提出的"软实力"概念,不仅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文化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文章就软实力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文化软实力"问题,对国外学者重点探讨的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文化软实力资源和运作模式研究以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等进行了综述.面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紧迫课题,国外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张荣芳 《学术研究》2008,(3):156-158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山市政协港澳台侨和文史工委协办,广东省香山文化研究基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岭南与香山文化研究所、中山市香山文化研究会承办的"香山文化与海洋文明--第六次海洋文化研讨会"于2007年9月13至15日在中山市召开.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40多篇,其内容集中在下面四个专题.  相似文献   

15.
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走向,而身份与认同是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文化研究语境中,以族裔散居视角去审视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界定族裔散居、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等术语的文化内涵也就凸显出来.斯图亚特·霍尔作为文化研究的思想集大成者,其"两栖人"独特的文化身份成为我们研究他本人及他的<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提供了极佳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为切入点,探讨河北省民间文化产业的开发策略.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现状及不足,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传统工艺现代化蜕变、优势品种品牌化培育、产业模式多元化发展、产业链条纵深化延伸、区域开发集群化规划、民艺文化外向型输出,配套措施系统性支撑"等具体开发策略,以推进河北省传统民间工艺向现代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战国中山国史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记]:自从1974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发现了战国中山王铜器及其长篇铭文以来,人们对于中山国的历史获得了新的认识。顾颉刚先生的笔记中,曾经搜集过一些有关中山国的资料,并与当前的讨论有一定联系。为此特把它摘录出来,并分成如下几个问题整理成文。希望它对于充分利用古籍中的历史资料和新发现的实物材料互相印证、更深入地研究中山国历史有所裨助。顾洪记。(编者按:顾洪同志为顾颉刚先生之女)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四年冬,河北文物考古工作者为配合水利工程建设,在平山三汲一带进行了考古调查,蒐集上来一块刻有文字的河光石,它原是南七汲一位农民四十多年前在村西南挖土时发现的.这块刻石长90、宽50、厚40厘米,在一面刻有文字两行,共十九个字.李学勤同志释为:“监罟尤(囿)臣公乘得,守丘兀(其)臼(旧)(爿酉)(将)曼敢谒后尗(俶)贤者.”其大意是:为国王监管捕鱼的池囿者公乘得,看守陵墓的旧将曼,敬告后来的贤者.经研究确认,这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守丘刻石.守丘刻石的发现,对后来中山国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因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牛竞凡 《云梦学刊》2008,29(1):31-36
近几年,程抱一(弗朗索瓦·程)的文学艺术创作以及中西文化对话观引起了中法两国学界的普遍关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者业已开始将程抱一作为研究对象,从他的文化身份、美学特征等角度展开了探讨.我们有必要将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作一番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斯图亚特·霍尔"族裔散居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裔散居"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族裔散居的美学意象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族裔散居、族裔散居美学为研究的出发点,阐释其文化内涵,以霍尔的"族裔散居美学"为研究重点,彰显其"差异的政治"的美学价值,突显其对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卓越贡献,为我们从事文学理论研究提供参照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