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早在二三十年代,他即以风格独特,成就卓著的小说创作扬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主要从事戏剧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龙须沟》与《茶馆》,是我国话剧艺术的瑰宝,后者还为我国话剧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本文就  相似文献   

2.
《茶馆》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高峰,“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剧作构思闪光点.本文力图以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茶馆”这一浓缩着中国文化传统及生存方式的原型分析,阐释选择原型意象作为戏剧环境对戏剧主题显现、戏剧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安排等因素所呈现的魅力.同时从原型意象带来的假定性、剧场性要素的实现,揭示《茶馆》对中国话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3.
《茶馆》是我国现代伟大爱国主义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话剧代表作之一.它的思想和艺术达到了高度的水平.自从一九五九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重视和广大读者、观众的热烈欢迎.中间虽然也曾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和冲击,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如一九五七年和一九六三年两度公演,都不能不在有形无形的压力下悄悄收场,“四人帮”横行时期,竟把《茶馆》视为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当代话剧的经典作品之一,《茶馆》的问世和坎坷的当代命运颇具传奇色彩。整部作品通过对诸多形形色色人物命运的深度剖析,揭示出旧社会的冷酷无情和人们必然的悲惨命运。《茶馆》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现手法独出一格,在艺术构思、写作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勇开先河,将原汁原味的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同时对现实生活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费尔默的框架语义学为理论框架,以《茶馆》英译本为例,对《茶馆》中的文化词进行分类,并从文内和文外方式来研究其框架的构建方式,以期为话剧的外翻做出贡献,把我国话剧表演推上世界舞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曹禺和老舍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回顾话剧艺术形式的发展,我们惊奇地发现,曹禺三十年代的《日出》和老舍五十年代的《茶馆》在戏剧结构方面相当地类似,而且恰恰又正是在戏剧结构上,对这两部作品的品评存在着不同意见。这种现象不能不引人深思,促进我们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日出》《茶馆》结构上突出的共同之处在于:没有贯穿全剧的中心情节事件,突破了戏剧通常的开端、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7.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环境下的民众少不了和国家政治扯上联系,这种联系在老舍先生的著名话剧《茶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分析《茶馆》中不同人物形象以及在茶馆中的语言内容,来探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整个社会的民众对国家政治等相关事情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缘起 老舍话剧名著《茶馆》,遭遇是很不幸的。剧本发表于一九五七年,五八年北京入艺排演了这个戏,结果赶上了“大跃进”。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跃进年代里,《茶馆》当然是个不合时宜的产儿,  相似文献   

9.
话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翻译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一直以来关于话剧翻译的原则和标准的探讨较其他文学体裁比较少。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提出了符合话剧语言特点的动态表演性原则,为话剧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本文以老舍《茶馆》两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话剧语言的特征方面探讨和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话剧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法国,茶过去是一种高级饮料,只有上层人士才能品尝。现在却完全不同,喝茶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话剧《茶馆》在法国公演之后,茶馆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遍布大街小巷。 法国的茶馆完全和旧北京城的茶馆一模一样。无论是繁忙的商人或者自视甚高的艺术家,都宣称自己经常出入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茶馆,品茗休息。一些爱喝茶的年轻人则认为,这种来自遥远东方的文化,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内容。那些头发  相似文献   

11.
《雷雨》既是中国话剧文学最富盛名的经典作品,又是演出场次最多具有最长久的舞台生命力的话剧艺术精品。同时,《雷雨》也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又是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意蕴的中国话剧之标杆。《雷雨》的经典性主要体现在:经典的戏剧故事、精巧的结构艺术、深邃的人性内涵、强烈的悲剧精神,及独特的语言魅力。《雷雨》的成功,首先在于其戏剧故事和结构艺术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12.
舒平 《21世纪》2010,(2):50-51
他曾蹲过三年的牢狱,饱尝艰辛;他也当过三年的文化部副部长,叱咤风云。 他曾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多部剧作名著翻译成中文,达雅传神;他也将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老舍在《茶馆》里进行的“新尝试”,与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有着很多近似的地方,当然也有明显的不同。《茶馆》具有布莱希特“史诗剧”的叙事特点,但又融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方法;具有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但更多的是继承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假定性”;将布莱希特的理性思考运用于剧中,并追求典型化与类型化的融合,从而创造了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中国话剧精品。  相似文献   

14.
曹禺的四幕话剧《雷雨》和老舍的三幕话剧《茶馆》题材不同,表现方法乃至风格特点也不相同,但却都写出了故事发展结局的必然性。究其原因,除了两部作品的结构特点显然不同,却均能根据故事情节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巧妙构思、精心设置结构以外,最主要的是两位作家都以批判的态度揭露了旧社会腐朽、没落的黑暗现实  相似文献   

15.
早在建国初期,焦菊隐先生就提出建构话剧"中国学派"的艺术理想,即将东方戏曲美学与西方戏剧的表现方法相互结合的创作原则,并在《茶馆》等经典戏剧中践行。新时期后林兆华继续了对"中国学派"话剧理想的探索,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吸取传统戏曲表现的自由、时空的无限和表演的自由等特点,同时在对文学剧本的超越、演出空间的组织结构及新型观演关系的确立、演员形体的可塑性与象征、宏观"面具"的创造等方面表现出现代品格,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精髓的同时,求新求变,实现"一戏一格",使话剧"中国学派"进一步发展完善,构建了中国当代话剧令人神往的景观。  相似文献   

16.
马多思 《北京纪事》2013,(11):95-96
老舍先生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模仿美国人的中文发音“人家美国人不晓好,人家说蒿hao”,这句台词是老茶馆的新老板小刘麻子说的,他认为老茶馆太土气,  相似文献   

17.
话剧《茶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剧作,其语言艺术体现了老舍独有的风格特点,也反映了一个时代语境的面貌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本文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来分析该剧作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8.
曹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接受西方戏剧,特别是西方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从而走上话剧创作道路,从其代表作《雷雨》《北京人》的戏剧结构、戏剧冲突、人物刻画和戏剧语言几方面,可以看出曹禺话剧创作的民族化过程。曹禺为中国的话剧艺术走向成熟做出了巨大努力,对戏剧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茶馆》一剧被公认为是老舍戏剧创作上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发挥得极充分的一出戏,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戏剧界影响颇大。它深入观众,打动人心,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们所喜闻乐见。 短短的三幕《茶馆》,写出了帮凶帮闲,也写出了正直善良;有悲剧,也有喜剧;有黑暗,也有曙光——激动人心的力量。作者通过《茶馆》一隅的变迁,通过生动的情节安排和众多人物的活动,真实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从清末维新运动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年社会大变动的情景,成为半  相似文献   

20.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首先对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着结合老舍先生著名话剧《茶馆》的两个英译本,重点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翻译中的实践运用;分析表明该理论对戏剧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