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课程是德育目标实现的中介。德育课程的设置与设计 问题是当今学校德育改革的突破口。德育学科课程、德育活动课程、隐性德育课程三大课程 形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对他们既要合理设置和充分运用,又要注重扬长避短,发挥其整体 功能。  相似文献   

2.
导致德育低效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德育改革也就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应全面推进,综合治理。校本课程既是一门课程,又要求以校为本,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得我们若将其与德育嫁接。就有利于站在课程的高度对传统德育弊端进行全面审视;有利于教师成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从而使德育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使德育形式更生动活泼,使德育活动能规范有序地开展,真正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籍增华 《新天地》2011,(10):185-185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德育素质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特殊的作用。《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全面渗透德育,进而高中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学生德育的全过程。积极有效地控制环境因素,把握德育规律,努力提高德育的效果,切实改革德育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德育工作切合时代要求,跟上时代的节拍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谐德育是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学校德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德育实践中,要着眼于受教育者身心特点的现状与潜能,着眼于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提高,遵循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德育原则,大胆实施德育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德育课程考试是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德育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目的、考试功能的实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以德育目标为归宿来审视考试目标,以教学系统的观点来创新考试内容,采用与德育实效相适应的考试形式,注重可操作性的考试机制,才能实现德育考试的实质性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视界下的德育中观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环境对德育主体、过程和效果具有全方位影响。任何形式的德育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取得好的成效。相对于宏观和微观德育环境,中观德育环境的影响力更直接、更具体。从德育社会学角度看中观德育环境,该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方面。如何优化这三类环境并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良好的德育网络体系,对当前及今后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外语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德育渗透的难度较大,但其育人的意义更为现实和重要。要做好外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外语教师一要增强育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二要重视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和运用,通过外语教学,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面向知识经济,深化德育改革,是高校德育主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必然选择。新的历史条件 下,赋予高校德育教育新的内涵、改革德育的教育模式、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是深化德育改革的关 键性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三个面向”思想不仅对高校德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高校德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德育观念,加快了高校德育改革的步伐,并在德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1.
李会巧 《新天地》2011,(9):149-149
政史地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她必须提负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重担,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结果在青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放弃了难得的机遇。政、史、地教材本身就是一部德育教材,处处闪耀德育的光芒,但老师平时目标不明确,把这些当成了知识类课型,重知识轻德育,通过研究我们以表格的形式,量化了全部教材的德育内容,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知识与德育并重。  相似文献   

12.
知识德育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取向及科学主义的兴盛而引起的,并导致了德育内容与形式、认知与情感、认知与行为的割裂,走出知识德育的主要思路是:平衡学校教育制度建构的价值理念,正确认识知识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创新德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创新观念,加强高校德育的理念建设是改进高校德育,提高高校德育成效的首要选择.高校德育应不断创新德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戏曲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伦理道德教化的重大使命。在"以德治国"的指引下,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戏曲艺术走进德育课堂,完全能够胜任艺术传播与德育工作结合的重任。在传统德育工作体系中尝试融入戏曲艺术来辅助德育的可行性方案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借鉴戏曲界师德资源四种途径将戏曲与德育有机融合,用隐性教育手段"物化"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效果,提升德育内涵。  相似文献   

15.
德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代世界各国德育现代化呈现出一些基本走向 ,即具有某些普遍适用的特性。现从德育的国家化、国际化、社会化三方面作了分析 ,以求为我国德育改革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课程改革为出发点,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创新军校主体性政治理论课程、拓展军校主体性德育实践课程、挖掘其他课程中的德育价值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军校如何优化德育内容,改革德育课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讲坛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效果如何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德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割断了知识与行为的联系,导致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因此,由传统的讲坛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成为高校德育走向实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如何改进高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与理论研究相比,高校德育教学的改进却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何使有价值的德育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校德育实践,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影响高校德育改革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诸因素中,德育教师实践德育改革理论的主动性、积极性是直接的、重要的因素。文章试对影响德育教师实践德育改革理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因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高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并从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德育的实践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随着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