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产业集群不是孤立的群体,集群中企业组织的活动不可能是单独的行动。产业集群既是一个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根植于社会网络之中,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是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性特征。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构筑在产业集群社会网络根植性的基础之上。一个产业集群具有竞争力实质上是产业集群拥有深厚根植性的外在表现,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形成,群内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构建或拥有了基于社会资本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
孙鳌  陈雪梅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17-121
企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产业治理形式,集群信任是成功企业集群的一个共同特征.作为集群社会资本的集群信任有一系列重要特征和形成条件,对集群内交易费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促进集群信任这种集群公共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附理论及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把企业家社会资本、资源获取以及集群企业竞争力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框架体系内,从资源获取视角构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模型,为企业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这一理论“黑箱”进行了初步探索.企业家应从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增加企业家社会资本从而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企业家应从网络能力入手,全方位、多层次培育企业家网络能力;企业家应以网络结构为根基,全面优化企业家网络结构;集群环境层面是增强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外部条件,主要依赖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是嵌入在社会结构、经济交易之中的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是产业集群运作机理的核心。在社会网络、分工合作和空间集聚三种力量作用下,产业集群中信任机制依靠交易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两种途径来形成,信任能够增加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集群竞争优势的产生。产业集群的信任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变迁轨迹为:从依靠人际信任、计算型信任等延展到包含制度信任、契约信任、过程型信任等诸多类型的信任体系。我国一些地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时,需要重视通过构建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来塑造产业集群信任机制,并把握集群信任机制的动态发展轨迹,形成各种信任类型相互补充的信任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柳钦 《阴山学刊》2007,20(4):93-99
产业集群的交易论强调,企业空间行为是由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交易特质决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6.
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培植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既包括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大企业集团战略联盟,又包括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中小企业集群。而培植优势产业集群的关键则在于社会资本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的创新动力系统是推动创新成功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组织形式,具有较完善的创新动力系统.产业集群内的社会资本、知识资本、企业竞合关系以及市场需求、中介机构、地方政府是推动集群创新的六大因素.其中,社会资本、知识资本、企业竞合关系是集群创新的核心动力因素,市场需求、中介机构、地方政府是集群创新的辅助动力因素.产业集群创新动力系统正是由这六大动力因素在协同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核心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共同构成的.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集群包涵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良构知识与劣构知识,具有隐性特征、分散性特征和地域植根性特征,其广泛存在于个人、企业和产业集群之中.要依据旅游企业知识的搜寻与转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换和知识在旅游产业集群主体中的转换过程,通过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知识共享平台、增加社会资本和构筑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旅游经济体制三个途径,以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和创造,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模式提升:集群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集群式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功的新模式,也已经得到理论和经验的证实.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主要路径是:政府应重视政策引导;完善投融资体系;重视利用集群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0.
社会网络嵌入性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集群既是一个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嵌入到社会网络之中,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构筑在产业集群社会网络嵌入性的基础之上.从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分析嵌入性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正负效应表明:产业集群嵌入性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握,追求的应是一种"适度嵌入性".因此,除了行业协会等非官方组织之外,政府应制定促进适度嵌入性形成的政策,以提高我国产业集群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浙江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典型特征、组织模式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兴起与当地的传统产业、技术人才储备、商业技巧、社会资本(社会学意义)等有关,是商人(企业家)的集体行动与地方政府开明决策共同作用的结果;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以国内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内部在细密的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网络结构;在新世纪,浙江集群式民营企业要向以大企业(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品牌价值,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长寿产业群。  相似文献   

12.
刘平青 《河北学刊》2002,22(3):59-63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家群体的崛起,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动态成长过程。家族企业家利用并发展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维机制,通过市场的“生存检验”,逐渐成为一个新型的企业家群体。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该群体日渐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地方经济的“领头羊”、资本市场的“新宠儿”和市场规则博弃的“局中人”。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敏  李博  闫存岩 《兰州学刊》2008,43(1):69-71
企业社会资本是反映企业社会关系特征的一种资源。它可以使企业在内外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文章探讨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和内涵,并就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省城次中心城市发展是城市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必须科学认识区域性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准确分析融入城市群经济圈的基础和优势。章丘市坚持发展为先,实施产业对接,打造产业新城;坚持特色为要,实施城市对接,建设宜居之城;坚持创新为魂,实施管理对接,建设活力之城;坚持民生为本,实施社会建设对接,建设和谐之城,对省城次中心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社群内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性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COP)已被发展为企业内以及企业间知识分享及创造的主要平台,其强调的是松散且非正式的社群架构,而当中的成员组成也是强调自愿加入,所以社群的维系来自于人际关系及社群意识的形塑,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就格外的被重视.本研究以具备实践性社群特质的社群成员为研究对象,在问卷中以社会资本的三大方面为研究角度,企图了解在以创新及知识分享为目标的社群特质下,其社群内人际关系以及社群内知识互动对社群成员的个人知识分享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除了认知面社会资本外,关系面社会资本和结构面社会资本都对个人在社群中的知识分享有显着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东北国有企业的和谐发展与区域社会基础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体制改革与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发展所植根的社会基础的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东北国有企业应当在新社会基础上重视企业社会资本、行业人力资本和区域文化资本的变化,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从而获得企业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技术知识在社会网络中的传递的两个现实限制条件:被传播的知识与社会网络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和传递知识的社会网络的地位相似性,可以将企业家网络及内外资合作划分成核心技术相关和基于价值链合作两种方式。通过在原生型产业集群、嵌入性产业集群中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划分标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虽然许多外资企业与内地企业会有不同合作,但这些合作主要是基于价值链、非核心技术的,所以这些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弱。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外资企业技术溢出,内地企业家可以主动运用网络战略,积极实现与外资企业的有效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区域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生产技术和产业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京津冀之间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政策差距对河北省人力资本流失的影响,进而影响其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资本投入,探讨了现行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分配体制对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制约机制。并据此提出河北省应向"平等式发展战略"进行调整,进而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Ethnic social capital shapes economic action by immigrants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training, and credit that is otherwise unavailable. However, prior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ethnic social capital on economic attainment by salaried workers primarily relied on case studies of specific destinations or ethnic groups. Furthermore, prior research focused on group level effects of ethnic social capital while largely ignoring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level utilization of ethnic tie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se limitations by combining data from the New Immigrant Survey and the 5% file of the 2000 US Census. This allows controlling for group differences in actual utilization of familial ties and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in their demographic makeup, legal status, and human capital when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ethnic social capital. It also allows addressing the potentially divergent implications of ethnic social capital for individual and group economic attainm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on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group levels, reliance on ethnic social capital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earnings for recent legal immigrants to the 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