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勇勤同志的文章《刘坤一被罢两江总督探因》(载《学术月刊》1992年第5期,以下简称“陈文”),读后颇受启发。刘坤一是湘系集团元老,晚清重臣,一生中三任两江总督计十四年之久,或积极或消极,无可否认地给江南地区的发展打上了个人的印记。他应是近代史研究,特别是江南一带地方史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人物。但至今史学界对之研究不多,而对刘二任两江时突于1881年10月28日被免职更鲜有研究。故此,一般论者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基本上沿用的是当时弹劾者,清  相似文献   

2.
王学典 《学术界》2002,(1):236-253
黎澍先生逝世已经十年了。他并没有被人们遗忘。怀念、研究他的文章不断刊布于世 ,《黎澍十年祭》在他十年忌辰之际出版 ,此前还有《黎澍之路》在香港印出 ,说明他仍活在人们心中。黎澍生前以勇于提携奖掖青年、大胆扶植“新生力量”著称于世 ,笔者曾有幸蒙受过他的点化和指导 ,还与他有过文字上的往还。因此 ,当我 1997年夏初接到《黎澍学记》(《十年祭》一书最初预定名为《学记》)组稿人的约稿信后 ,确曾动心想写点回忆。但后来转念一想 ,自己乃史学园地里的小草一棵 ,何足以配得上悼念先生这棵参天大树 ?为避攀附之嫌 ,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相似文献   

3.
孙奇逢,字启泰,号锺元,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585),卒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原籍直隶容城县,后改入河南辉县籍。因长期在辉县夏峰村讲学论道,所以又有“夏峰先生”之称。 在清初,孙奇逢与黄宗羲、李颙被人们誉为“三大儒”。其时,孙奇逢在中原,黄宗羲在东南,李颙在西北,分别聚徒讲学。北方学者大都出于孙奇逢之门,因此他被北方学者奉为“泰山北斗。” 他之蜚声遐迩,不仅由于学术成就显著,还因为气节奇烈。在明末,他曾无畏地投身于反对阉党的斗争,是名震一时的“范阳三烈士”之一。他还是抵抗清兵的民族英雄,曾率众固守容城;又结寨五峰山抗敌自保。故此获有“始于豪杰,终以圣贤”的美称。 目前,对于这样一位在思想史上曾产生过  相似文献   

4.
邵作舟,字班卿。安徽绩溪人。生卒年月不详。他自幼遍读唐宋大家,善作骈体,后来再攻六经诸子,秦汉之文。曾在天津、塘洁一带做过幕僚,但从没做过朝廷命官,“屡试于乡,不售,无憾色”,陶模曾荐他出仕,“邵氏固辞”。邵作舟的经济思想见于《邵氏危言》,此书的著述时间无确切记载,但书中有“今朝鲜之蕃又岌岌矣”等语,据此可以推测邵氏写此书约在甲午年(1894)前夕,邵作舟写此书,“慨  相似文献   

5.
奴才,即仆人也。清代旗籍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表示特别效忠于“主子”皇帝。它是“阿哈”的汉泽。清初,满族大臣奏事,有的称臣,有的称奴才,显得比较混乱,为了更加规范化,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帝谕令;“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折奏仍称奴才。”以沿袭满族旧俗。久之,满臣奏折无论公事私事,俱称奴才,以为媚也。但也有例外,惟与汉臣会伤之幸奏,则一律称臣。汉人中担任提督、总兵的武职官员,称奴才,与总督、巡抚会衔,仍称奴才,不能与总督、巡抚一律称臣。王公府邱之展员奴仆,亦自称奴才。奴才完全…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从丙戍(公元1646年,时年二十八岁)始有志于研究《周易》,至于已未(公元1655年)开始写作他的奠定体系的哲学巨著《周易外传》。而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内,他曾奔波于民族救亡图存的运动,满腔热血而又屡受挫折,直到南明瓦解,才决定“退伏幽栖”,以“亡国孤臣”之悲愤,在“志无可酬,业无可广”的情况下,倾心于研究《周易》之道。先有《周易稗疏》、  相似文献   

7.
<正> 众所周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和太平洋战争,是以《田中奏折》为“教科书”的。《田中奏折》对中日关系和把日本引向战争与失败的道路,曾发生过重大影响。教训是深刻的。然而,在日本对于《田中奏折》的问题,至今仍有人百般抵赖,无理狡辩,一会儿说它是“伪造”的,一会儿说它是“虚构”的,企图以此否认《田中奏折》存在的真实性。这是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必要花些笔墨,弄清史实。本文拟据现有的材料,对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王莽一向被视为奸佞之徒之原因,是其曾做过篡权夺位之事,进而建立了新朝。但所谓“虚伪”、“阴谋家”之语对王莽并不公平,他只是一个失败的改革家而已。  相似文献   

9.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代拉美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系列的创作特别是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曾引起拉美“一场文学地震”。十多年间曾被译成三十几种文字流传世界,西方评论家誉它为当代的“堂吉诃德”,成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马尔克斯本人也被认为是“继西班牙黄金时代的天才们之后,继巴勃罗·聂鲁达之后最伟大的天才”,一九八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扎西达娃是新时期藏族青年作家。从一九七八年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十年间,他创作了几十部中短篇小说,有的曾获各种文学奖,特别是他近年来的创作取得长足进步,这些作品常被全国性的一些刊物转载,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和兴趣。无疑,扎西达  相似文献   

10.
当年刘邦从“白登”脱出 ,是他冒险自己逃脱出来的 ;刘邦北上平城 ,意在冒顿 ,更与冒顿的“诱”兵之策有关 ;北上之前 ,刘邦曾派出十余“辈”“使者”前去“视冒顿”刺探情报 ,但都被冒顿所欺骗  相似文献   

11.
李贽思想非“离经叛道”说李锦全李贽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个儒佛兼综的人物,他曾被称为“异端之尤”,并被加上“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封建统治者迫害致死。但他在被审讯时最后仍极力辩解,他自认“著书甚多,具在”,却“于圣教有益无损”(袁中道:《李温陵传》...  相似文献   

12.
卢作孚是旧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以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培乡村建设”而著名于世,曾被毛主席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之一,他的业绩和成功之道至今为人们所称许。 卢作孚于1893年出生在四川合川县一个世代贫穷的家庭里。其父当过裁缝铺伙计,做过小买卖。卢自幼好学,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尤以数学、语文超群,受到乡里和老师器重,  相似文献   

13.
浅论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在经世之学的延伸中为西学东渐拓开门洞者梁霖(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讲师南京210001)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毁誉参差、评判存异的人物之一。在上个世纪,他曾受到西太后“公忠体国”的褒扬;又被气类全异于西太后的容闳目为“正...  相似文献   

14.
廖季平“天人 学”探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廖平的经学与哲学廖平之经学,前后凡六变。其一变“平分今古”,(以《今古学考》为纲要),最为人所称道。但这只是廖平经学之“起点站”,是“下里巴人”,故和者甚众。而其四变至六变(“天人学”),则是其经学之造极处,是“阳春白雪”,故曲高而和寡,知音甚少。廖平在世时,门人中只有乐山黄镕(经华),尚能登堂入室,得其精义,其余则即以随侍几十年之长孙廖次山(宗泽),亦未能窥其门墙,而仅知其仿佛,因之,廖平晚年已有“吾道甚孤”之叹。廖平“天人学”之真谛已被埋没几十年,可称之为“绝学”了。廖平之学,素“以善变称”。所谓“变”,实即其学之逐级发展之谓。廖平经学之“变”,又表现为“立——破——立”之过程。往往前一变为“立”;后一变破前一变,又为立。于是表现为:先立后破,破后又立,立后又破又立之发展过程。但是他的破与立皆时入迷途。他的天人学产生在本世纪初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他的以变图存的特点正是该时代的反映,但常是颠倒的反映。他死死抱住经学,以时代的各种新知识解经,以违背常识的方法尊孔。这使得他的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也包在了封建的老古董之中,增  相似文献   

15.
(一) 用人,乃唐太宗施政要略中之极重要者。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唐太宗在用人上,坚持了“用人唯贤”的正派路线。 李世民早年就非常注重结交贤能之士。他“折节下士,推财养客”,因此,所谓“群盗大侠”,莫不愿为他效死力。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之日,“有器干,倜傥多权略”的刘文静,正被囚禁于太原郡狱中,李世民“以文静可以谋议,入禁所视之。”两人便在狱中策划举兵反隋大计。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六一七年)九月,李世民进军河东,“收纳英俊,以备僚列。”房玄龄、李靖等,都于是年被罗致其麾下。武德四年十月,“(李)世民以海内浸平,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出教以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于志宁、苏世长、薛收、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等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值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李世民公事之余,辄至馆中。引诸学士讨论文籍,常常到深夜才罢。李世民又命阎立本这十八个画像,命褚亮为  相似文献   

16.
论惠施     
“《庄子》的《天下篇》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13页)毛主席在这里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是战国时期名家的许多哲学命题中的一个。名家的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孙龙。惠施(约公元前三七○年——三一○年)生活在战国中期,主要活动在魏国,曾任过魏惠王的相。在《荀子》一书中,他与法家先驱邓析被归于同一学派;在《庄子·天下》篇以及一般常见的思想史著作中,他与公孙龙被列为名家的代表人物。据《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是一位“善辩”的人,是能“遍为万物说”的大学问家。他有十条常与人辩论的题目,并且形成了一个学派。他和他的学派的那些论题,可  相似文献   

17.
一、阎锡山的“不可迷信,亦不可迷不信” 领略过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临汾市文联领导又安排我们参观阎锡山抗战时期的避难之地——克难坡。 克难坡距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十多公里。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部、山西省政府等首脑机关都迁驻此地。克难坡成为抗战时期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被称为“小太原”。  相似文献   

18.
<正> 石涛曾被清代王原祁誉为大江以南第一的大画家。郑板桥说他“比之八大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这位画家半生云游于黄山、华岳、匡庐、金陵、扬州等名山、都市,尤其是十五年之久的黄山生活,为他的山水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他是清朝画坛的革新派。他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超过“四王”,提供了许多新的东西,对当时的绘画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这位画家在勤奋创作的同时,又不倦地探索、研究艺术规律,并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从而既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也留下了宝贵的理论遗产。他的绘画美学博大精深,在今天对我们研究文学艺术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荀子(约公元前三一三年至公元前二三八年) 是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汉人避汉宣帝刘询之讳,改称孙卿。曾游学于齐,讲学于稷下,先后三次为祭酒(学宫领袖)。后赴楚国,被春申君黄歇用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 令,后免官家居。从此著书,终老于兰陵。荀子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在批判和总结先秦诸子思想中把古代唯物主义推向发展的高峰。他反对“天”(上帝)、“命”、“鬼神”的传统说教,认为“气”和“阴阳之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历代积累下许多宝贵的农业生产经验,出现过不少的农业学家和农业著作。清代包世臣便是一位杰出的农学专家,他的《郡县农政》,对我国丰富的农业科学遗产作了一定的整理和补充,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农书,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包世臣(公元一七七五至一八五五年)字慎伯,安徽泾县人。自幼家境清寒。一八○八年中过举人,但在宦途上郁郁不得志,“被排(?)者数十年”,直到晚年才在江西新喻县做过一个短时间的县官。他一生中较多的时间是充当幕僚,做过不少有益人民的好事。他非常关心社会上的重大问题,在农政、漕运、河工、盐政、货币等方面都有精湛的研究,以“善经济之学”著称于时。在鸦片战争期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