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马修道院》在我国的影响远比不上《红与黑》。其实,这部小说的命运比《红与黑》好得多。它出版后不久,就受到已经成名的巴尔扎克的盛赞。巴尔扎克在自己主编的《巴黎评论》上,用七十页的篇幅为《巴马修道院》写评论,称它是“五十年来最美的书”。西方不少研究司汤达的学者认为这部小说的价值在《红与黑》之上。《美国百科全书》就称《巴》是司汤达最好的小说。还有不少人认为两书高低难分,于是将它们并称为司汤达的代表作。纠缠于名次的排列未免有些学究气。不过,这种争论起码可以说明《巴》的成就是不客忽视的。本文拟从创作意图、人物形象和时代内容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初步的评论。  相似文献   

2.
司汤达的《巴玛修道院》是作者生前就获得赞誉的唯一的一部作品。小说所表现出的对社会的深刻批判,以及通过人物活动展现的、对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社会生活的生动描绘,都能与作者的杰作《红与黑》相媲美,它和《红与黑》被称为司汤达的创作中的“双璧”。值得一提的是,《巴玛修道院》是司汤达的“域外小说”,写的人物是意大利人,  相似文献   

3.
每种艺术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艺术世界是作家主体的目标意识,作品对象的世界是作品终极所在.《巴马修道院》是一部典型的艺术家对象化且具有政治倾向的作品,以经济符号显示内涵,揭示贵族阶级的反动,"陶铸"变化世界的新人,展示民族心灵,说明封建社会灭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描写战争场面方面,列夫·托尔斯泰把司汤达称为自己的老师。他说:“司汤达教会我懂得了战争。重读一下小说《巴马修道院》有关滑铁卢战争的场面,有谁能象他那样把战争描绘得如此逼真呢?”列夫·托尔斯泰还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后来,比我早在高加索服役的哥哥给我证实了司汤达描绘的真实性……不久,我在克里米亚很容易地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巴·皮留可夫《列夫·托尔斯泰传》)。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首批军事特写中已把常见的英勇战斗方面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我们还记得普希金《波尔塔瓦》中的一些光辉诗句: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12)
《爱一个人好难》其中有一句"为何当初你选择一刀两断"。老婆一直骂我:真没出息,人家蹬了你,你的真心还在"为她牵绊",活该!《流着泪的你的脸》其中有一句"至少还有一个人,今夜为你失眠"。老婆骂我:你这个不知羞耻的,你准备为谁失眠呢?《单身情歌》老婆不听我的解释,非要把"孤单的人那么多,快乐的没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著名小说大师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故事背景的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同时也是海明威中期作品中最具有思想性的代表小说之一;主要研究了《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中两名主要人物所呈现出的英雄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7.
司汤达草拟《巴马修道院》是在一八三八年十一月,在巴黎动笔的。一共用了五十二天时间。每天约写二十五页,大部分是口授由别人记录。成热的文笔,惊人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凡读过屠格涅夫的小说的人,大都会为他笔下人物生动美好的形象所倾倒。屠格涅夫为刻画人物形象所作的心理描写,更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屠格涅夫心理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让我们先看《贵族之家》的最后几行:据说,丽莎去远方一座修道院修行后,拉夫列慈基拜谒过那修道院,——并且看见了丽莎。当她从一个唱诗班席位走向另一个唱诗班席位时,迈着修女的匀速、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十九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和作家莱蒙托夫(1814—1841)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838—1840年。小说一出版,很快就卖光了。它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注意,人人都想知道作家所称为“当代英雄”的是谁?当时,有些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迷惑不解,他们或奇怪作者为何把一个精神不健全的人“标榜为当代英雄”,或误认作者“在描绘自己的肖象和自己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凑在一起话题总离不开“老来难”,他们说小时候是生活家境艰难,成人后是做人处事、养家糊口难,老了老了满以为可以过几天轻松舒坦的日子了,谁知道更难。许多老年朋友说,只有当了在家闲居的老人才知其难,有病难无病也难,没钱难有钱也难。 人活在世上一天,就会遇到各种矛盾和不愉快的事情,但我们不快乐的原因还不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现代派小说家在语言形式上都是刻意创新的主观追求。在他们看来,语言是小说存在的家园,"写小说就是写语言"。20世纪爱尔兰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是一部兼有短篇小说外在形式和长篇小说主题结构的作品,它在语言上体现了乔伊斯独到的艺术风格。作者采用文本"细读法"(close reading)解读和阐释《都柏林人》,评价和讨论乔伊斯是如何通过巧妙地运用"同现"复现"破格"等语言艺术技巧,来展示小说这种叙事体裁的艺术魅力的。  相似文献   

12.
性作为文学作品的母题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但在真正提及这一话题时人们常常是遮遮掩掩。《看不见的人》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表性著作,我们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会发现,这一母体在这部作品中具体表述并不多。文章试图通过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另辟蹊径。通过对小说中隐约闪现的性描写的分析,分析小说中权力对人物的性规劝和他们的性反抗。展示一个在权力监视下性无能的社会现实,以及主体又是如何反抗这种监视从而实现自己存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晓声的象征性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象征性小说,即具有整体性的象征意义的小说。近两年来,高晓声创作了一些象征性小说,如《山中》、《鱼钓》、《大好人江坤大》、《绳子》等。对于这些作品,不少人肯定它们的现实主义性而否定它们的象征性。诚然,它们是现实主义作品,但若只把它们视作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却是片面的。应当看到,它们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象征性的。一些人之所以会因它们的现实主义性而排除它们的象征性,大抵是因为受到象征性(这里所说的象征性自然还是指作品整体意义上的象征性,下文皆同)和现实主义是不相容的错误认识的影响。他们认为这种象征性仅属象征主义,而对象征主义的文学现象又缺乏全面的认识。象征主义无疑是强调象征性的,又无疑有很大偏颇。象征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关于现象世界和不可认识的隐秘的实质世界的双重学说,以及极端个  相似文献   

14.
大凡各类"中国现代文学史",都要把沙汀、艾芜列在同一专章中加以论述。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两人在同年同月出生于同一个四川省,又是同学并在上海同受鲁迅先生的培养的缘故吧。其实,只要我们拜读了他们的作品,便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小说无论是题材、人物,还是结构、语言等诸方面都有着迥乎不同的风格。本文仅就《在其香居茶馆里》和《山峡中》两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试比较他们两人创作风格的不同。1沙汀的小说以现实主义的基调为主,而艾芜的小说则以浪漫主义的风情见长。而这两个不同特点的形成与他们各自的经历和出身以及气质的差异是分不开…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文学史教材、各种文艺刊物所发表的文章,只要一谈到现实主义定义,就引用恩格斯1888年给小说《城市姑娘》作者玛、哈克奈斯的信,在这封信中,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些人据此认为,似乎只有现实主义作品才存在典型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品是不存在典型特征的。但是,又有谁能否定《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不是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又有谁能说《聊斋志异》中那些狐仙没有具备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显然,恩格斯这一段话,不只是放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是正确的,而且放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也是合适的,广言之,这段话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小说,一开始就以“格式的特别”使人耳目一新。这“特别”,首先当然是与习见的旧小说迥然不同;另一方面,这些小说本身的“格式”也是多样的。正如茅盾所说:“《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鲁迅不愧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总是能为自己作品的思想内容找到最和谐的表现形式。《鸭的喜剧》,就是《呐喊》中别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17.
《高砂百合》是林燿德完成于1990年的一部史诗性小说。从色即是空、虚实之间、不可逆转的渐变性、信仰即希望的所在等四个方面解读,可以发现,作品看似书写虚空,实际上隐含着无限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常被看作是一部关于男人的小说,原因大致有三:一、小说的四位叙述者中有三位是男人,所叙述的自然是他们作为男人的所见所闻与思想感情。二、小说写了以男人康普生为宋长的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对于衰败的描写容易使人联想到T·S·艾略特在《荒原》中已反映出的当代西方人悲观绝望的心态,所以论者们都注意这种描写,并进而将小说的主题理解为以男人为代表的现代人的失落与衰败。沃尔普就说:“一种灾害性的失落感明显地弥漫于每一章节与每一场景,所以它可被看作小说的基本主题。”三、在小说的四章中,由昆丁叙述的第二章无论在思想性上还是在艺术性上,都受到论者们的普遍关注。昆丁的思想言行与存在主义几乎一拍即合。白瑞德在《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19.
《后水浒传》是《水浒传》的续书之一,是在《水浒传》之后产生的又一部歌颂草莽豪杰的英雄故事作品。小说写宋江等人死后转世托生为杨幺等人,发动了洞庭湖农民起义,继承和发展了水浒的事业。他们提出了"均贫畗"平等"等思想,反对招安、外族入侵。小说塑造了杨幺的杰出形象,以续书形式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市民心理。  相似文献   

20.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世情小说中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现存的十几种版本都题为“西周生辑著”。“西周生”是谁?历来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三种: 一种说法认为是蒲松龄。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杨复吉。《梦阑琐笔》载:“鲍以文云:留仙尚有《醒世姻缘》小说,盖实有所指,书成,为其家所讦,至褫其衿。”蒋瑞藻在《小说枝谭》中引用了这一记载。胡适在1931年写的《<醒世姻缘传>考证》里又补充了新的论据。1984年齐鲁书社出版的《醒世姻缘传》,有徐北文先生写的《<醒世姻缘传>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