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本文试图站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总体现状与未来走向的理论高度,对西南民族学院历届校友作家、诗人的文学创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希望它不仅对这些校友作家、诗人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也对整个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2.
塑造典型人物是衡量小说得失的重要标尺──欧阳山《一代风流》典型性格座谈会纪要陈衡欧阳山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位革命老作家。《一代风流》是他经过30个寒暑呕心沥血地创作的一部五卷本的长篇巨著.它不仅是欧阳山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是耸立在我国现代文...  相似文献   

3.
司马相如不仅是汉代伟大的赋作家 ,而且在赋体文学创作理论方面 ,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他第一个强调文学语言的音乐美和色彩美 ,第一个从艺术角度阐述文学想象问题 ,第一个以自身的创作行动展示了文学创作的特殊的精神状态 ,第一个强调艺术天才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他的这些观点 ,不仅远远超过汉人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都产生过十分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委会于1992年2月底评出第三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评论部分)三部获奖作品。我校中文系副教授黄伟宗的专著《欧阳山创作论》是其中之一。该书是第一部全面研究论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名老作家欧阳山的专著。作者通过对欧阳山的创作道路和《一代风流》的来龙去脉的论述,以及多年来发表的有关评论,对欧阳山的艺术道路、每个时期的创作特点、总体的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的散文和诗词创作都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武登上文坛、进入仕途正值北宋王朝表面承平,实则内忧外困,严重的政治危机潜滋暗长之时.他不仅对此有较清醒的认识,而且“奋历有当世志”,决心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同时,在这种形势下,他还抱着有为而作、“庶几有补于国”的创作态度, 在文学创作上表  相似文献   

6.
杜牧作为诗人,不仅有出色的诗歌作品,而且在文艺创作方面也有颇多的体会和独到观点.他提出的"文以意为主"的文学创作观、"铺陈功业"的文学功用观、"本求高绝"的文学价值观和"情与理结合"文学审美观,值得我们研究.杜牧的这些文艺思想,不仅可以针砭晚唐文学的时弊,而且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同样富有启发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伯农 《中华魂》2008,(11):57-58
本书作者田海兰是欧阳山的亲外孙女。人们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欧阳山的隔代人,一个生长在阳光之下的弱女子,能够真正理解一身风雨的老外公么?人们还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欧阳山的亲骨肉,她会不会把亲人的偏爱带到评传中来?看了书稿,一切疑问都烟消云散。我以为,作者不但熟悉欧阳山的生平和创作,对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史、文化史、文学史也颇有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文化圈的构建过程中,各类文化的共存既反映出中华民族大文化的发展生态,又昭示着中华民族太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颇耐人寻味.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西藏作家的创作,不仅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藏族藏地藏文化的丰富特质,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在文学创作领域里的关联和影响,这恰是这些作家及其创作之于中国当代文学,乃至整个当代文化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底层写作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上的热门话题,贾平凹以他长篇小说《高兴》对这一题材创作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不仅要写出底层社会人物的生存状态、历史命运,而且要从中探求他们的生命本质及其建构。在这篇对话中,作家坦诚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这对理解作品与当下文学创作,应当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苏联文化情结是王蒙人生和创作的重要情结.具体到文学创作领域,王蒙不仅受到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直接影响,还继承和发展了苏联文学的革命反思主题.但浓厚的苏联文化情结也限制和制约了王蒙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1.
苏轼随笔集《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学作品,满怀对已逝友人曾经的追念,表现对生死的达观,他正是通过精神的闲适与情性的闲逸来对抗迫害、化解心灵伤痛的,这也是他多次遭受政治迫害却从不屈服的根本原因。诗话和考古札记,是苏轼学术成就的补充,反映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志林》中对名物的题咏记述也构成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志林》不论是情的阐释,还是理的透彻,无不蕴含苏轼澄澈的心性和洒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王鹏翔的创作,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在思考人类最为普通的问题,也即在日常生活中拥抱情感,体验生活,追随一份乡间美好的文化元素,探索生命的本质存在。但是,在王鹏翔的诗学世界中,他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思考,无疑又是具有个人性的。仅从近作散文诗集《爱的皈依》可体现出来。对生命本原的探寻,对爱的持久思考,对祖国自然踪影的捕捉,都蕴含在这部散文诗的独特书写之中。  相似文献   

13.
孙犁晚年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文学创作高峰,写下了十种散文集,集中表达了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学的真知灼见,孙犁晚年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走向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创作上坚持为人生的文学以及以真善美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孙犁晚年的思想并非"小农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贬谪黄州,是其人生经历的一大转折,其心态及创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心态常达到超脱放旷的人生境界,对生命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其创作也进入一个辉煌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吴兆骞的身世遭际及其诗赋在当世及后世都充满了悲悒色彩。他的诗歌迥绝一时;他的赋作虽然只有八篇,却也是饱含身世之感,内蕴深厚,充分表现了他的才气与笔力。  相似文献   

16.
阿来的诗歌创作,至今尚未引起学界和读者的重视。但诗歌却是阿来文学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后来创作的重要开端。本文主要以他的诗集《梭磨河》为蓝本,探讨阿来诗歌创作的母题。阿来在诗歌中书写了藏地生活和文化,抒发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热爱,继而藏地书写成为阿来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母题。    相似文献   

17.
意识流标志着西方的小说技巧、文学观念、哲学思维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乔伊斯最大的成就是为意识流小说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早期创作过程中,他运用精神顿悟不带成见、不加评论地描写生活,使读者在《都柏林人》中感受到他与书中描写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感官印象、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技巧得到更广泛地运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好像被一个无形的、冷漠超然的创造者创造出来。文章重点探究的是意识流艺术形式与文本主题之间的联系,阐释艺术形式对主题的演绎和深化。  相似文献   

18.
李白创作和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作是一种极其高级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受灵感的制约,它把人的生命意识充分地调动起来。李白作为一个生命意识特别强烈的作家,他的诗歌、散文和大赋,都从真实的生命里找到了无数激活灵感的机缘。他虽然身背文学沉重的十字架,并在死亡之约上画押,但却迎来了生命的永恒和青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儒佛融通的视角切入,考察了丰子恺对于人生价值、人生境界、人生修养的看法,揭示其儒佛融通的人生观对他的文艺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柳州四年是柳宗元一生的最后阶段,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尽管他在这四年的仕宦生涯中仍持守"辅时及物"之道,但终因长期的弃置使他内心几近绝望,故其创作风格既表现了犹待时用中的孤峭哀怨,又展现了人生大迷惘中的幽郁凄婉,这两种浓烈的悲剧性体验,使其人格和作品具有重要的悲剧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