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一位舍己救人的当代大学生张华,为救一位掏粪老农而不幸献身。当时在国内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焦点是大学生的命与老农的命到底孰重孰轻。最后国人好歹形成了一个共识:大学生和老农的命都是命,都很宝贵,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由广西社科联、广西文联、广西中国文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研讨会,于1992年5月15日—17日在南丹县召开。区党委副书记丁廷模给研讨会发来了贺电,“希望同志们认真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针,使文艺工作更好地为广西经济建设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区党委宣传部也给大会发来了贺信,“希望与会的同志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特別是有关文艺的论述,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解放思想,深入探讨,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模式     
"模式"是当代一个颇为时髦的概念.目前,人们从社会发展、经济形式、文化类型、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提出了种种不同的模式,泛起了一种"模式热".因此,对模式进行冷静的分析和理性沉思,这对于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当前的改革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模式,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江日青 《南方论刊》2014,(11):91-93
广西南丹土司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南丹土司文化旅游开发,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广西壮族历史文化的了解,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开发中要做到深挖史料,搜集遗物遗址,突出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旅游产品商品,展示文化魅力;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实现联动开发;广泛宣传,拓宽营销渠道;要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模式理论着重研究的是在实施按劳分配的场合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按劳分配模式以及每种按劳分配模式的基本特点.概括按劳分配模式的基本特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1)按劳分配的单位.即,在怎样一个范围内体现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在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单位会有所不同,可以是全社会,可以是全国所有的国有经济,也可以是一个企业.(2)按劳分配的执行者.即,由谁直接为劳动者按劳分配.在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执行者会有所不同,可以是社会中心,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企业.(3)按劳分配尺度.即,以什么为尺度计量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在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尺度也会有所不同,可以是劳动的自然时间,也可以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6.
论谬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谬误模式是谬误理论乃至论证逻辑研究的核心内容。它是一种谬误的结构,但并不是严格的语法学意义上的纯形式结构,因而称为“型式”或“模式”。一个谬误模式包含着比无效推理多得多的信息。在当代标准的谬误模式分析中,对谬误模式的处理一般包括四个部分:谬误名称、型式、例证和谬误性的论证。被分析的有专名的谬误己有百余种。标准谬误论包括50余种谬误模式。现今的谬误模式研究,运用各种颇有特色的方法,着重深入分析谬误的辩证性、语用性以及它如何从一个本来可以合理的论证蜕变为一个谬误的种种制约因素。谬误模式分析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澄清和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一、按劳分配的四种模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产物。按劳分配理论从马克思最早科学阐述,到今天的现实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按劳分配的涵义是,国家或企业以劳动为依据,比例于劳动者提供给社会或企业的劳动量,给予他们劳动报酬。所谓按劳分配模式,则是指按劳分配体制的基本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组合。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的、总的原则,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不同态势将决定社会采用不同的按劳分配模式。按劳分配模式由分配主体、分配依据和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9.
德育模式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模式是某种理论或观点、一系列原则策略和方法途径等构成的德育实施范式。以往德育实践中有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和混合主义模式等,它们的实施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但其功能和功效相对单一。现代德育必须着力于构建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香港贸易模式的特点在香港的经济史上,贸易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个新的贸易模式逐步形成了.这个贸易模式既有别于过去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模式,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模式相比,也具有鲜明的特色.香港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是极高的,而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又比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更高.1959年,香港本地产品的出口值第一次超过了转口值,这可以说是香港贸易迈向新阶段的开始.这一年,香港进口总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是95.9%,而出口总值(包括转口)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是03.6%.从1959年至1984年,前者的比重都比后者高.一直到1985年,后者(占89.2%)才超过前者(占87.8%).随后两年,两者极为接近.1988年,进口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跃升至120.7%,又超过出口所占比例(119.3%).30年中,进口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于出口所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文化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文化 (本土文化 )乃是构成“日本文化模式”的内在根据 ,它仍然活在今天日本文化的“背影”下 ,并决定着今日日本文化的基调 ;而外来文化一旦进入日本 ,都深深打上了日本“烙印”,经历了“日本化”变形。日本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坚持了本土文明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也多层次地引进吸收了外来文化 ,从而形成“绳魂弥才”、“和魂汉才”、“和魂洋才”、“和魂美才”的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建立起商品经济新秩序就是大势所趋,而商品经济新秩序是以市场机制的充分运行为枢纽的。因此,理论界对市场机制运行模式作了不少有益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我们不敢与之雷同,就此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同行。对“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反思目前,广为流行的对改革后基本经济关系格局的一种概括性描述是:“国家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13.
自现代民族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后发展国家纷纷效仿建立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建国模式和理论。与先发内生型国家不同,后发展国家总是面临着国家能力衰弱、意识形态危机、社会溃散、战争威胁等各种挑战,其建国之路往往更为艰难,建国模式也各具特色。以党建国就是其中具有鲜明特色,也应深入研究的一种模式。从观念和行动两个维度来看,以党建国就是:为完成建立现代国家的目标,政党将其意识形态作为灵魂和旗帜,决定政党的主义与纲领,包括所要建立的国家形态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为此,政党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通过组织动员群众和领导战争,在彻底摧毁原有国家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国家。以党建国模式是基于后发展国家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能否成为一种具有相对普遍意义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审查模式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法审查模式论司法审查模式是宪法监督模式之一.模式一词的基本涵义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供人们仿效的标准样式。所谓宪法监督模式则是指在宪法监督理论的指导下,由宪法监督主体、内容、原则、方式和方法等形成的可供人们理解、把握和仿效的固定形式。目前世界各...  相似文献   

15.
萧红小说叙述模式论柳易江萧红小说强烈的艺术打击力量,来源于她奇特的叙述技法与其审美效果。萧红小说的叙述技法,已不是一种装饰,却成了阅读的乐趣。她是把自己对生活的印象、感受,实现在个性化的叙述之中。叙述技法涵义是颇为丰富的,本文针对萧红小说个体,把它概...  相似文献   

16.
孙延臣  赵希 《理论界》2004,(1):37-38
技术跨越是指技术后进者以非连续性飞跃式发展的方式,赶超先行者并接近、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质变形态。而技术跨越是通过模式表现出来并加以实现的。对技术跨越实施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对其成功是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策。模式选对了,事半功倍;模式选错了,难免走弯路。对我国来说,模式选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更有着突出的意义。一、技术跨越模式选择的经验教训我国在技术跨越模式的选择上,即有丰富的经验,又有沉痛的教训。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于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选择自主跨越模式,通过自主开发,自主创新,独立地研…  相似文献   

17.
宋清华 《兰州学刊》2007,(2):15-18,22
经验理性和建构理性是制度发展的两种理性形式,它们彼此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前者重经验,后者强调理性;它们建构或形成的制度,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前者具有现实主义特性,后者则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二者的制度发展模式,各有其短长,对思考中国的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模式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什么是模式论?查有梁把各种各样的模式(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理论,称为模式论或一般模式论。它要论述模式论产生的基础和背景;研究模式的普遍性、特殊性和局限性;探讨模式的分类与类型;阐述模式的原理与范畴;回答如何建立模式、选择模式、应用模式。模式...  相似文献   

19.
潘军 《江汉论坛》2004,(4):14-17
人 类 的 经 济 活 动 领 域 既 是 社 会 系 统 ,也 是 自 然 界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具 有 整 体 性 、食 物链 网 、竞 争 与 共 生 并 存 等 生 态 特 征 ,因 此 它 的 发 展 也 必 须 遵 循 生 态 系 统 的 基 本 规 律 ,才 可 能 走向 一 条 可 持 续 发 展 之 路 。 按 照 生 态 系 统 的 要 求 ,经 济 发 展 应 当 考 虑 到 长 期 的 生 存 问 题 ,必 须 培养 自 己 的 关 键 物 种 ,保 持 物 种 的 多 样 性 ,求 得 系 统 的 共 同 进 化 ,在 经 济 管 理 中 必 须 保 持 系 统 的良 好 生 态 特 征 。  相似文献   

20.
曹操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时代,还是一个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时代。曹操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十分不满,他在《度关山》与《对酒》两首诗中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其基本模式和特征是:君贤臣良的分封制政治格局;和谐有序的官民关系;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公平允当的刑罚措施;谦和礼让的社会风气;等等。曹操的理想国模式与"礼运大同"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但它并不是对儒家大同社会的简单复制,其中也有对道家、墨家和法家学派思想观点的取法和吸收。曹操的理想国模式是以儒家思想为基调,同时吸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观点,最后熔铸形成的一种综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