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张超世名画《向日葵》。画面上那扭曲的生命在金黄的花瓣中倾诉着不朽的力量!在强烈的震动中,人们的心灵战栗不已。记住了它,更懂得了他——画家文森特.凡.高。那张病态的脸和脸上神经质的凝神的眼神。异乎寻常地傲视世界,那幂幂之中的暗示,没有人可以抵抗这拒绝后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文 《人才瞭望》2014,(5):64-64
列强入侵,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国国宝最多的,也还是深谙中国文化的日本人。陶仵虎《菩萨处胎经》这卷经书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无可估量。李迪《红白芙蓉图》举世公认的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一幅为红芙蓉,一幅为白芙蓉,两幅画均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画家李迪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画家的误笔     
南朝大画家张僧繇善画人物,奇形异貌,变化多端,各得其妙.他画了一幅《群公祖二疏图》,图中士兵穿的是草鞋,为此闹出笑话.公祖们是达官贵人,住在京城,京城的士庶都穿布履,而穿草鞋则盛行于江南.这是张僧繇不熟悉地理、不了解民俗所致.  相似文献   

4.
结缘航天唱起《东方红》在1970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浩瀚的宇宙中,一颗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卫星从天边缓缓划过,而且那还是一颗会唱歌的星。37岁的闵桂荣和着来自天上、但却发自内心的音乐,唱起了那首《东方红》。就在《东方红》太空唱响的7年前,年仅30岁的闵桂荣拿下了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刚完成学位答辩,闵桂荣就归心似箭,马上收拾行囊,返回阔别三年半的祖国。回国后,闵桂荣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航空发动机传热问题的研究工作。那时的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和卫星打上交道,并且一辈子与之如影相随。1965…  相似文献   

5.
装饰画是现代室内装饰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的艺术魅力不仅表现在美化环境方面,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让人们享受到更加美的环境,促进生活不断向艺术化发展.所以,装饰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艺术的美感拉近了人们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普通人的生活与装饰画联系起来,装饰画走向大众的平常生活.装饰画深入在不同的环境中往往具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因此要充分分析装饰画中的色彩心理才能保证装饰画的美化作用能够发挥到极致,本文从装饰画的的实际应用角度对装饰画中的色彩心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以画鸡而闻名的中年画家田雨霖先生声誉鹊起,其中国画成为日本、南朝鲜、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书面收藏家、爱好者和书画商人争购的对象之一。人们称赞他的作品显示了东方文化深厚的内涵和神秘的美感。田雨霖不是凭机遇和偶然成名的。当他还是一个14岁的小孩时,便决定外出求师。一天,他抱着自己认为画得最好的作品,小心翼翼敲开了著名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的门。大师凝视着一幅生气勃勃却高雅华贵的菊花图,为这个少年的聪慧与绘画才能而惊喜。雨霖找到了自  相似文献   

7.
买失败     
潘杨 《人才瞭望》2010,(3):75-75
诺曼伍德,美国著名的收藏家。当许多知名的收藏家纷纷花巨资收购一些珍贵绘画作品,从而大大抬升了某些作品的市场价格时,诺曼伍德却不这么做。他想,为什么不收集一些劣质画呢?如果把那些知名画家的"失败作品"和那些无名画家的作品以低价位收购.或许有利可图。于是他以5美元或者10美元的价格,买来一幅幅作品。  相似文献   

8.
多伦多今年的冬天又冷又长,春天迟迟不到,起伏蔓延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更令多城雪上加霜。天地之间乍暖还寒,阴风肆虐。华人民众、社区、商埠,无不笼罩在阴霾、晦暗的气氛中…… 已经是5月底了,SARS高潮虽然已经过去,但天气依然凉飕飕的。驾车行驶在米兰大街,陈丙丁律师注意到,刚发芽的大树几天就绿叶满枝,每一片树叶在阳光下闪着透明的绿色。呵,春天虽然来得迟,夏天却很快来了。但陈律师的心却无法激起暖意。《多伦多太阳报》刊登的一幅漫画,令他再次感受到冬天里那种刺骨的寒冷……  相似文献   

9.
近十余年来,中国画家的作品逐渐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受到青睐。已故画家张大千的《灵岩山色图》创造过以429万港元售出的纪录。在世的中国画家单幅作品售价最高的则为丁绍光的《月夜》352万港元;陈逸飞的《夜宴》198万港元;吴冠中的《高昌遗址》187万港元。还有一些画家的作品也在拍卖场所获得相当可观的报酬。这些被赏识的作品都是国画或油画。我曾问过一位颇有名气的漫画家:“中国有没有画漫画发了财的?”答曰:“未之闻也!”这说明漫画这个画种在艺术品市场上尚未被认可,鉴赏家和收藏家还没有看到它的价值。丰子恺先生…  相似文献   

10.
蜕变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欧洲有一位艺术家,要画一幅耶稣的画像。由于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代表着神圣的形象,应该画得庄严肃穆,因此这位画家寻找到一位相貌很好的模特儿,并且完成了这幅千古佳作,受到举世的赞扬。  相似文献   

11.
那是在50年代,有一幅很流行、很受青睐的美术佳作,画的是儿童、鸽子和橄榄枝,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成了美好、向往的象征。后来又听说,那令人喜爱的“和平鸽”,还有段发生在巴黎的感人肺腑的故事。1940年盛夏的一天,希特勒法西斯的铁蹄,踩进了巴黎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当时,著名大画家毕加索正闷闷不乐地坐在自己的画室里。突然,邻居米什捧着一只死去的鸽子,匆匆忙忙闯了进来,老泪纵横、痛苦欲绝地向他讲起刚才发生的事。原来,他的小孙子正在喂养自己的鸽子,却被一伙法西斯匪徒活活打死,而且连鸽子也不放过。老人恳请毕…  相似文献   

12.
马雅可夫斯基说,“十八岁,一生只有一次。”我们的十八岁那是在一块土地上反过的,一个群体的十八岁像块水晶,二十年后再造过它来反观过去,觉得天魂被抬出来了,被清洗着。对北大荒的思念和情义,有时真难于“为外人还”。—摘自《还乡日记》朴实、真诚、自然,他给我的印象一如他的诗歌。北大荒、生活、诗歌,这样的谈话让我体会着一种精神的丰满和奢侈。窗外阳光灿烂,人们依然脚步匆匆。这是94年年底的一个下午,地点是在《诗刊》编辑、当代著名诗人邹静之的家中。我知道那片土地在北极星的脚下我知进地春天的气味和马匹悠闲的挽轭在…  相似文献   

13.
世纪末的人爱回望历史,一部《较量》又令人想起鸭绿江那岸的那场战争,异国的烽火以及硝烟已被岁月隔断,而英雄却穿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回到人们心中,然而有一个人的名字却鲜为人提及,当我们在心中狂呼着我们熟知的英雄的名字的时候,他夹在历史的褶隙里无声无息。 他就是1953年和邱少云、黄继  相似文献   

14.
《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的第一大都会──悉尼。在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靠窗的办公桌上,一尊毛泽东半身塑像端坐中央,左面墙上,镶嵌着九幅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和邓小平六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一起研究工作的黑白照和一幅邓小平坐在沙发上讲话的彩色巨照。办公室右边墙前和南面墙前景并排摆着的书柜,里面大部分是有关中国的中外文图书,其中有成套的《人民日报哈订缩印本、《新华文摘》等。这里的主人便是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DIVld.SG.Goodman教授,澳大利亚著名的汉学家、中…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的角度看,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冯梦龙的《三言》向我们展示了明末社会一幅幅生动的人情风俗画,包含了深透的社会内容,本文关注的是作品中体现的进步民主意识,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念里剖析民主意识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7.
由乌克兰驻华大使馆、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雅昌企业集团等单位协办的"米·顾依达油画展——相约杭州诗画江南"年前亮相中国美术馆,80多幅油画作品,包括近期新创作的一系列具有浓郁中国江南风情的作品,如三联画《鸟岛》《千岛湖》《鱼岛》,让观众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8.
一、来者来也他是一个很少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年轻画家,但他的画却为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七十年来唯一收藏的健在画家的作品。他的画很少出卖,但却在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国画技法专利”,成为中国历史上有画法专利的第一人。中国水墨画自唐代以降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各方面都有了前人无法估量的进步,但也有人认为,由于水墨画受水墨纸张的局限,在技法上已经基本走向了穷途末路,画家们千方百计地在寻求着技法的创新与突破,从材料上他们用丙烯、用油彩、用水粉、用压克力,在画法上有的画家用手指、用舌…  相似文献   

19.
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笔下的《秋颂》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然而,在《秋颂》的诗句中却也浸透着动态的力量感,本文将从《秋颂》中动词、意象的选择来分析其中的力量美。  相似文献   

20.
画家多从现实生活中完成自己的表象过程,而地域色彩、民族特性显著的东西最能刺激美术家的神经。画家偏爱自己熟悉的自然、文化土壤,挑选最能表达自己艺术理想的载体。具有地域性特点的绘画流派是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如海派,岭南画派等,各个画派是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