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卫星 《阅读与作文》2007,(9):22-22,20
结合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学,我们结合学生所在区域的文化,开展了探究实践活动课,主题是《南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周易》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瑰宝,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周易》研究多以普及阐释为主,而对《周易》的宏观文化分析及其现实意义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易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长期从事《周易》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以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离骚》是时代的产物,是楚文化的产物,但更深入一层看,它是整部上古文化的产物,是千百年来四方百族多元文化交融汇聚的结果。东南西北各方文化在楚国这块土地上碰撞、融化,造就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造就了《离骚》独树一帜的多元文化色彩。反言之,《离骚》也映证了华夏上古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陈德长(1946-),男,四川隆昌人,副教授,任教于文学与传媒系。长期以来,陈德长同志默默奉献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和《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古代文学和文化方面具有深厚的学养。他对学生一贯要求严格,在教学  相似文献   

5.
开阔的新视野沉重的历史感——《中国文化大观系列》的文化追求士心摆在我们面前的三本大书,有着端庄质朴的名字——《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中国山水文化大观》、《中国书法文化大观》;有着蕴含厚重、深远、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外观——象征中国传统的朱漆青砖墙垣上,一...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西游记》的回目、韵语、人名地名等文化信息入手,对《西游记》的宗教文化思想进行了剖析,认为《西游记》的主题就是道教全真道的金丹大道。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之所以辉煌无比,魅力永存,是因为它是包括吴文化在内的华夏诸文化的结晶。它植根于中原,萌芽于齐国,开花结果都在吴地。本文从《孙子兵法》成书年代、孙与阖问的君臣关系、及其文化特质等角度论述了吴文化对孙子及其兵法影响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其具体表现。认为《孙子兵法》之重智、崇美、尚文,实为精致优雅的吴文化熏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关于《易》的文化研究众说纷组,但多以人文文化角度立论。该文则从宇宙、自然出发,考察了《易》中所包含的“理”,然后再从大文化的各个方面探索其发源和流向。进而证明中国文化之所以为中国文化的原始根源悉出于《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侠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侠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模式韩云波侠文化是什么?“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1]侠作为独立存在的、含有一定文化意义的、不能再分的文化单位而具备“特质”的地位,它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在中国历史上,仅《史记》、《汉书》有《游侠传》,《...  相似文献   

10.
袁跃兴 《社区》2010,(17):59-59
大凡文化人、读书人.都应该有几本工具书,譬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等,它们不仅是我们识字启蒙的途径,获取文化知识的来源,更是我们了解历史、留驻文化记忆、洞知天下宇宙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