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同盟会自成立之初就自觉而勇敢地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武昌首义的主要领导组织之一共进会,在武昌首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进会与同盟会两者间无实质上的隶属关系,是两个相互平行的组织,共进会在"以同盟会之宗旨为宗旨,以同盟会之总理为总理"的旗号下进行着独立的革命活动。无论是共进会的成立动因、革命纲领及目标、革命斗争策略及经费来源,还是其独立的组织体系,都可以清楚地说明共进会与同盟会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2.
山西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校.自山西大学堂成立之日始,面对清廷的衰败和列强的瓜分,山西大学堂的爱国学生无不痛心疾首,他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毅然走出书斋,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当时,山西大学堂的许多学生都曾加入同盟会.他们大力宣传民主思想,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光复山西,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共和国制度的建立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吴禄贞为武昌起义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参加并参与组织领导了多个革命团体,尤其是他领导了武昌花园山聚会,发展壮大了湖北的革命力量。他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观念渐入武汉人心。他推动北方军队起义,牵制敌人兵力,呼应了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会党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及其评价,学术界历来分歧颇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会党的联络、争取和利用,是"成功的策略",还是"一个误区";第二,会党在辛亥革命时期是"革命党人联系农民的纽带",还是"阻隔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的‘栏栅’";第三,会党在辛亥革命中是"充当了革命的主力",还是"既是助力,又是阻力";第四,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党关系的破裂,是革命派"过河拆桥"的结果,还是"势所必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上述问题作出客观的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既是秘密社会史研究的内容,也是深化辛亥革命史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革命领导者,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近代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谈及辛亥革命之时,人们时常将其和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相联系,殊不知,陈独秀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 ,由于掠卖华工及逃避政治迫害等原因 ,出国人数大增。海外华侨热爱祖国 ,希望祖国关心他们的疾苦 ,在中国人当中最早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辛亥革命有巨大贡献 :积极组织革命团体 ,发展革命力量 ;创办报刊 ,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积极组织、参加武装起义 ;为革命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总之 ,华侨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倡导者、参与者 ,“强有力的支持者”,“华侨是革命之母”  相似文献   

7.
无政府主义思潮20世纪初传入中国,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对它所鼓吹的暴力和暗杀推崇备至,众多革命团体及同盟会都曾将暗杀当作革命的必要手段,遂形成辛亥革命时期的暗杀风潮.暗杀与中国传统文化、革命党人急功近利等因素是分不开的.但它配合武装起义,造成了大规模革命一触即发的客观环境,有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树生 《中华魂》2011,(6):66-66
(一) 伟大时代出伟人,叱咤风云四十春。 论战声中同盟会,三民主义作党魂。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社与同盟会是发动辛亥革命的一双犄角,创造了知识分子参与人民武装革命的典范,同时也进行了一次舆论能推翻一个政权的典型实验。南社这些敢为天下先的创举,其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商务总会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资产阶级团体.辛亥革命前其部分成员逐渐看穿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假象,纷纷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同盟会,配合革命党人开展革命活动;在光复上海之役中,更是通过总会所控制的商团武装力量直接参与革命,促成上海光复,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上海独立后,商务总会又为沪军都督府提供财政支持,最大程度地缓解了军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前,吴稚晖由封建知识分子转变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继而为资产阶级革命家,此后激情澎湃地以演说、撰文、办报、办学等实践方式投身革命。他不仅在宣传战线上加速了革命风暴的来临,而且对民国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知识分子是这场历史巨变的主导力量。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的排满思潮具有一定的狭隘性。本文主要探析的是排满思潮的内容及其本质,它在政治方面的意义以及它产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胜利了 ,但又很快失败了 ,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证明 :上层社会结构的分化使清政府在体制内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精英阶层的软弱性使辛亥革命只是一场“精英革命”;下层民众的被双重边缘化使中国社会缺乏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在发动时期为激发民族热情已然鼓动起一个向中华民族本位文化认同的热潮。民国政体建成后,当政者为聚敛人心,又开始援用传统文化资源完成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重构。如此便难免导致现代化的政体与其植根的文化传统的逆结状态。这种大政治时代的伦理焦虑反映到文学中,便是伦理小说和革命加恋爱小说形态的出现,这类小说凸显了此一时段的都市通俗文学在消闲与教化的价值立场之间,在审美品格、伦理倾向及其负载的启蒙或革命意涵之间试图保持微妙平衡的努力、焦虑及尴尬。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时期,陈布雷任上海《天铎报》记者。他思想激进,倡言革命,大力声援武昌起义,积极宣传共和思想,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为革命的宣传作出了贡献。陈布雷的活动奠定了他在新闻界中的地位,使他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记者。  相似文献   

16.
宜昌光复 ,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在湖北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以实际行动响应、支持了武昌起义 ,在湖北辛亥革命史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宜昌光复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及其对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该文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延续的原因、表现和基本特征。在分别论述了经学经世、史学经世、经世文编等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表现之后,综合分析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层次性、融合性、复杂性等基本特征,并指出它的原典精神及其体现出来的某些人文精神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一词恐怕是中国青年最为流行的话语。作为一种改造中国社会的手段,革命尤其受到激进知识分子的顶礼膜拜。这种“革命崇拜”排斥一切渐进的改良立宪活动,幻想中国一举而成为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但实际上对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害大利小。民国初年的强人暴政使得革命倡导者孙中山也从崇拜革命转回到清末渐进改良的旧道。  相似文献   

19.
陈炯明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辛亥革命的面貌,也约略显示出一位搏击于辛亥革命激流中的某种缓进派形象。它体现在陈炯明从企求立宪改革到致力于民主革命的渐进过程、他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的表现、在裁撤民军问题上、以及广东二次革命之所以迅速失败上。但总的来看,陈炯明对广东辛亥革命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一直被认为是失败的,但历史事实证明它并未失败。成功与失败的标志应该是革命目标实现与否,辛亥革命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就应该是成功的。临时大总统之孙下袁上不应是革命失败的标志。反帝反封建作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辛亥革命十年后才正式提出的,后人不应要求前人完成后来才提出的任务。革命带来的并非只是“假共和”,民国也并不只是“招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