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汉语称赞应答策略在不同性别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两个群体使用最多的应答策略都是含蓄接受,但女性在明确接受、间接拒绝等方面的称赞应答策略的使用频率都高于男性,男性更趋向于使用含蓄接受和直接拒绝策略;女性更多使用积极的礼貌策略并且强调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和稳固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向别人道歉;女性更易于选择"直接表达道歉"的道歉策略,使用正式、得体的道歉语;而男性道歉策略的选择则受到社会因素如社会距离、社会权利等的影响;女性更爱使用程度副词,如"真"、"十分"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剧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分析,探讨拒绝实施者的年龄、起始语、社会距离、社会权利等因素对拒绝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人在拒绝他人时直接拒绝策略与间接拒绝策略使用情况相似,但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策略.拒绝策略的使用受到请求、建议、邀请和提供等不同的起始语的影响,在拒绝要求、建议和邀请时首先采用的策略偏重于间接拒绝策略,但在拒绝提供时,倾向于采用直接拒绝策略.在社会距离与拒绝策略的关系方面,本研究印证了Wolfson提出的U型理论,同时社会权利对美国人的拒绝言语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性别差异体现在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恭维语这样高度程式化的礼节性语言中.通过研究表明,男性更倾向于使用间接恭维和不恭维策略,在回应恭维时,倾向于不接受策略;而女性更喜欢使用直接恭维策略,回应恭维时,倾向于直接接受策略.男女恭维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是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DCT测试问卷调查而得的3 289例汉语拒绝策略的性别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汉语言文化"贬己尊人、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受试者大都选择以间接委婉的方式拒绝他人,尽量避免威胁他人的面子。但男性倾向于使用直接确定的语言来主导交际,维护自身的面子;而女性对社会地位更为敏感,更多地使用委婉礼貌的语言维护他人的面子,以合作的态度参与交际。  相似文献   

6.
对汉语和美语中的拒绝行为的直接性层面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像其它言语行为一样,拒绝言语行为受情景和文化因素的制约,不同文化之间的拒绝言语行为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一方面,汉语和美语的拒绝行为具有相同的特征:都利用中心言语行为中的三个直接性等级,即,直接拒绝言语行为、否定的能力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都偏向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情景变异趋势相似。另一方面,文化因素影响中美拒绝言语行为:美国人在拒绝言语行为上比中国人直接;汉语的情景变异程度比美语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索中国大学生在阅读学术性读物时使用阅读策略的类型和频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对象包括194名南昌大学的学生。研究者采用30项目李克特五等尺度量表(SORS)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运用定量性分析,即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多数此方面的研究相似.显示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三大类别的阅读策略中均属于中频率使用。本研究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也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语篇补全测试”问卷调查法,通过对80名受试者进行调查,探讨中、澳两组受试者在表达拒绝言语行为时使用语策略的差异。统计数据表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拒绝言语行为时,在语义成分的选择、语义成分的顺序、使用频率、具体内容四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章还就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此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日语的性别差异时,不仅在男性语和女性语的性别差异上作研究,还有必要研究日语成语的性别差异.为了进一步理解日语的性别差异,拟通过日语成语和汉语成语的对比方式探讨两国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达到正确使用日语成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话语量、话语结构和话语策略方面探讨了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并通过对三套听力教材中的跨性别对话进行分析,统计不同性别人物的话语童、平均话轮长度及其在话语结构中所承担的角色,认为在两性对话中男性话语更多,呈现更强势的姿态。这种风格的差异说明了社会文化对两性的不同期望,显示了对话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距离,展示出社会互动关系中的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美剧《六人行》中人物的台词来探讨话语风格层面上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在表达人际功能时所用的语气更加礼貌,更倾向于使用疑问语气以及附加疑问句、情态词以及模糊限制语等手段来“软化”语言使之表达更委婉,此现象反映出女性在表达人际意义时相对于男性更加不自信,这种性别差异能够折射出社会中的两性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12.
当代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之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高度依赖于公众环境友好行为的塑造。本文基于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①城市部分的数据,分析了当代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性别差异。从整体上看,中国男性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少于女性,但女性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主要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行为;就公共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而言,男女的参与比例都很低。  相似文献   

13.
Economic discrimination has been a major focus of gender research fo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nd such studies reveal a persistent gender wage gap. This study examines another aspe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the economy that has been largely ignored by social scientists—gender-based disparities in the cost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personal care industry. We examine prices charged for personal car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targeted toward women or men and find that women pay more than men for certain items and services. Ou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lthough the differences are not uniform across types of services or products, women do tend to pay more than men for items such as deodorant, haircuts, and dry-cleaning. We suggest that such practices contribute to gender inequality by increasing women’s economic burden and reinforcing essentialist thinking about gender (i.e., that women and men are biologically different).  相似文献   

14.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labour force status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timing of family formation for both men and women.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al level, school enrolment and employment seem to be different for men and wome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how gend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 family formation have changed over time, and more particularly, whether these differences have dis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We use a large-scale survey (more than 240,000 men and women born after 1940) conducted within the French 1999 census and apply event history techniques. The sample size allows us to test our hypotheses with more sophisticated models that cover several interactions. Our data fully support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for men and women with regard to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working status (working/not working). However, it is only partly relevant for the effects of their school enrolment status on entry into first union and parenthood. For both men and women, the impact of work experience on first union disappears over time, but remains important for first parenthood.  相似文献   

15.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受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以及女性心理因素的影响,女性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要远高于男性。从语用功能角度分析女性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频繁地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原因,并指出模糊限制语在女性言语中具有人际协调功能、自我保护及自我展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系统中对女性称谓的歧视。对汉英文化中的称谓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歧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认为在英语中,与男性有关的称谓,一般都体现了一种社会认定的褒义色彩,而女性称谓形式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引申的贬义色彩;在汉语中,语言称谓上的"性别歧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use data from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 (1985–1998)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region on gender-role attitudes, focusing on variations across time by gender and rac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gender-role attitudes persisted into the 1990s for white men and women, with southern whites holding more traditional attitudes than those held by whites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For white men and women and for black men, the effect of region changed little between the 1980s and 1990s. However, for black women, region was a prominent factor affecting their gender-role attitudes in the 1980s, but by the 1990s its effect had diminished considerably.  相似文献   

18.
妇女地位的提升对降低生育率有着重要作用。在低生育水平的湖北宜昌农村地区,数据分析表明,家庭权力在生育决策中产生重要影响,男性的生育观念更为传统,男性主导家庭权力可以提高家庭的生育意愿,而女性拥有越来越自主的生育决策权力以及更理性的、以核心家庭幸福为准则的生育观,但在这部分地区,没有证据显示妇女当家会直接降低生育率。因此,在妇女家庭权力日渐提升的趋势下,为防范极低生育水平、提升农村家庭的发展能力、为妇女生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环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