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人帮”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抓住按劳分配的不平等,打着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旗号,荒谬地把按劳分配上存在的差别同阶级剥削混为一谈,为他们炮制的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的谬论提出所谓经济上的论据。对“四人帮”在按劳分配上的反动谬论必须彻底批判,并揭露他们的反革命政治阴谋。一“四人帮”把按劳分配的不平等说成是“资产阶级不平等”,把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说成是旧社会的资产阶级权利。这就抹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它在我国历史上,在理论上发生过几次大争论,在实践中遭到几次大曲折,人们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连续举行过多次讨论,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贯彻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在人们的思想上建立了牢固的基础。但是,  相似文献   

3.
王张江姚“四人帮”打着“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旗号,恣意篡改、歪曲革命导师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别有用心的把按劳分配上存在的差别,说成是阶级剥削;还别有用心的把按劳分配同资产阶级法权混为一谈,从而炮制了按劳分配是产生资产阶级的重要基础的谬论。为他们篡党夺权提供所谓经济上的“论据”。对他们散布的种种谬论必须进行一一批判。“四人帮”叫嚷: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产生党内资产阶级?从经济上说,是由于存  相似文献   

4.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长期以来,“四人帮”打着“反修”的幌子,随心所欲地歪曲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贩卖修正主义黑货。本文试图就列宁、斯大林领导时期苏联如何贯彻按劳分配的问题讲一些情况,批判“四人帮”的谬论,并供同志们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权利”。马克思这一论断,曾被“四人帮”肆意歪曲,作为他们否定按劳分配原则的“理论依据”。“四人帮”之所以这样搞,是为了反党反社会主义,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从理论上怎么正确理解马克思这一论断呢?现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认为“按劳分配的‘资产阶级权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权利,它决不是什么‘资本主义因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97页);第二种认为按劳分配是无产阶级权利;第三种还是从资产阶级的原意上去理解“资产阶级权利”的(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物质利益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个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解放后二十九年的历史来看,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假马克思主义骗子陈伯达在一九五八年大肆宣扬取消商品生产、按劳分配,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大搞一平二调,剥夺农民,践踏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而“四人帮”却借批刘少奇路线,以极左的面貌出现,用更加阴险毒辣的手法,在这个问题上制造混乱。他们掀起了一股批“物质利益”的黑风,谁讲物质利益就是修正主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许多同志至今还不能自觉地、理直气壮地贯彻党的关于按劳分配、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及其它一系列经济政策,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维护广大集体农民的物质利益。这些情况表明需要把在物质利益问题上被“四人帮”搞颠倒了的理论是非再颠倒过来,彻底肃清他们的流毒。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和奖金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所采取的形式。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硬要取消奖金制度,把社会主义奖金制度污蔑为修正主义奖金挂帅。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必须划清社会主义奖金制度与修正主义奖金挂帅的界限,给奖金制度恢复名誉。  相似文献   

8.
<正> 按劳分配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还是一个预见。后来,社会主义革命在一系列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真理,证明了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是客观规律。建国以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基本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但曲折起伏比较多,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曾经使辛勤建立的按劳分配制度受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按劳分配在理论上和实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个原则也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但是,对脑力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首先要弄清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这个基础理论问题,即脑力劳动者是否创造价值?怎么看待脑力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 脑力劳动者是否创造价值?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应该有疑义的。然而很遗憾,在我们这里过去确实是成为问题的。不是有许多同志在十年内乱中听信了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话,真的以为知识分子是体力劳动者养活的,所以动不动就说知识分子没有良心吗?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问题,是一个被“四人帮”搞乱了的理论问题。“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需要,推行一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否认不同社会制度下货币性质和作用的变化,认为货币必然要瓦解社会主义经济,鼓吹取消货币,妄图搞垮社会主义经济,为他们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服务。对“四人帮”搞乱了的这个理论问题,应该澄清是非。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分配关系不过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很高,个人消费的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不能实行其他原则,因而按劳分配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列宁说的那样:“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可见要坚持社会主义就不能不实行按劳分配。正因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又同每个劳动者的物质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建国三十年来,在历次的政治路线的斗争中,它往往成为经济理论战线斗争的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于应不应当贯彻按劳分配和如何贯彻按劳分配的问题,不仅为理论界所重视,而且为广大的实际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所注意。这大概是按劳分配理论问题的讨论所持续时间最长、反复最大、参加人数最广、发表文章最多的原因所在。下面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一下三十年来按劳分配理论问题的讨论情况,同时也简要地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要正确地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要充分地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和物质鼓励相结合。这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却打着政治挂帅的幌子来否定物质鼓励,在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极严重的危害。一年多来,对“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虽然不断地进行批判,但“四人帮”在这方面散布的流毒还有待进一步肃清。  相似文献   

1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邓小平文选》中,对按劳分配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这些论述的精神实质,对于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说:“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家都要动脑筋想一想。”又说:“这个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有好多具体问题要研究解决。”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中有关按劳分配的论述,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解,下面谈一谈学习中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 如果把“文化大革命”前和粉碎“四人帮”后的美学讨论与发展情况作一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大革命”前的美学讨论,比较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并且围绕着美的本质问题的不同观点,逐步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学派,争论也很激烈;不足之处,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粉碎“四人帮”之后,美学从长期被禁锢的状态下解放了出来,出现了空前的活跃。美学界及广大美学爱好者,为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否定,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用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了恶意的篡改。他们从篡党夺权的需要出发,大肆鼓吹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竭力煽动极“左”思潮。这种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四人帮”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有必要澄清被“四人帮”搞乱了的理论是非。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理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又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实际问题。但是,经济学界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存在着不少误解,这些误解导致了对按劳分配内容的误解,因此,值得作一些讨论。一、接劳分配理论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有一个按劳分配规律条目,说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按劳分配原则。”这部辞典由近400位学者参加写作,印数28.5万册,因而可以认为  相似文献   

17.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是我国哲学界长期争论、众说纷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和其它理论问题一样,被“四人帮”搞得很混乱,他们把阶级性硬塞进了真理,说什么真理也有阶级性。因此,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争论,就同我们和“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密切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必须以“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的谬论为靶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批判,揭穿他们关于“真理有阶级性”的谬论的实质,才能分清理论是非,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8.
<正> 按劳分配问题,在过去“左”的错误盛行的一段时间里,曾经把它作为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弊病,被划进了应当批判和破除的行列。理论的错误导致实践的错误。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也采取了某些不适当的办法,结果使平均主义泛滥,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造成经济工作缺乏活力和效率的真正的弊病,对社会主义建设影响很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清算“左”的影响,解放思想,打破束缚,我们有可能对按劳分配问题重新进行科学的探讨。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按劳分配“是整个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指出,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继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从而突破了传统体制下的单一按劳分配模式以来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其过程图示即为;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主体十多种分配方式→c,按劳分配主体 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决定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精辟的理论概括,既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实践的真实反映,又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姚文元在《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一文中,转弯抹角地把按劳分配说成是所谓“物质刺激”而大张挞伐。“四人帮”控制下的报刊紧紧跟上,把姚文元的谬论更加明白地和盘托出。一九七五年在国务院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