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7世纪,随着伊斯兰宗教和政权的诞生,在古代闪米特文化基础上,以伊斯兰精神为核心,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精粹而产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由于萌生和成熟时期所处的特殊条件——历史和地理条件——使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赋有下述三个明显的特点. 它的第一个特点是“宗教本位”.“伊斯兰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以宗教——伊斯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思想体系,是一种以伊斯兰为主导因素的世界文化类型。本文试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点,从艺术方面入手,对伊斯兰教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特点作一些探讨,以请教于专家学者。一、文化氛围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年轻的宗教,自7世纪兴起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壮大强盛,形成了一种外向的、开放型特点。8~12世纪,经过几百年的开创和发展,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进入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阿拔斯朝初期定型,确立了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哲学、理性、宗教相统一的制度宗教文化特性.在近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整合.冷战后期开始发展至今的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趋向,是一个统一与断裂的平行矛盾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机遇又是挑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必须展开新一轮的整合,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扬光大.从短期看,这一整合仍将以宗教为核心,并面对不利的内外环境,但只要顺应时代潮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将走出困境,并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萨提·胡斯里的生平与著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分析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在民族、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萨提·胡斯里把语言和历史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与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胡斯里提出了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统一”,倡导“阿拉伯统一”的政治主张,实际上也就是以泛阿拉伯主义取代泛伊斯兰主义。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全国性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6月16~18日在马鞍山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的有关学术研究单位及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9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与背景 与会者对9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发展的原因及其背景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 1.50~60年代在伊斯兰世界盛行的民族主义运动未能使许多伊斯兰国家取得真正的政治与经济独立,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恶化,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尤其是以原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的解体加剧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对社会主义的失望,从而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国内、国际的机会。 2.80~90年代,伊斯兰世界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民族主义运动来取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3.一些伊斯兰国家人民贫富差距加大,政治日趋腐败,社会道德风气每况愈下。 4.穆斯林对四方文化与生活方式等感到失望,渴望回归到自己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之本源上去,以期寻求实现社会公正的道路。 5.伊斯兰世界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加剧。 6.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对伊斯兰国家的渗透不断加深,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强权政治刺激了伊斯兰社会,伊  相似文献   

6.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社会。至此,伊斯兰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它还包含着一种社会秩序、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涵盖了比宗教更为广泛的内容。伊斯兰教很快结束了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阿拉伯民族以伊斯兰为中心的团结和统一。随后,伊斯兰又战胜了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征服了伊拉克、埃及、叙利亚和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地区。到阿拔斯朝前期,阿拉伯大帝国已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从阿姆河到尼罗河,从中国西部边界到大西洋,都统属于伊斯兰。而伊斯兰也不再是纯粹阿拉伯民族的宗教,其信徒遍及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埃及人、蒙古人和中国人;伊斯兰的文化基础较创教初期更加坚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灿夺目的瑰宝,在它的辐射下,华夏文明、欧洲文明在这一时期都迅速发展,并以“盛唐”和文艺复兴运动的辉煌载入史册。伊斯兰虽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就其本质而言,它最初是作为一种宗教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其影响力到倭马亚朝和阿拔斯朝时期达到顶峰。本文拟以中国和地中海地区为聚光点,探讨伊斯兰的传播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哈桑·哈乃斐是当代最受东西方关注也最具影响力和争议的阿拉伯思想家之一。他致力于研究如何协调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以现象学、诠释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全新诠释方式,从而实现了将伊斯兰研究从“神学”向“人学”的转变,协调解决了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实现对传统的批判与继承,谋求传统的变革,推动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鲁兹派由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演变而来,其信仰体系与宗教实践继承了中古时期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丰富遗产。从中古至现代,逊尼派统治集团和宗教学者发布了大量针对德鲁兹派的敌意性宗教裁决,其部分原因是二者间的宗教文化差异与社会隔阂,而更为深刻的根源在于特定历史时期复杂的政治因素。进入现代以来,以沙基卜·艾尔斯兰、苏尔坦·艾特拉什、卡迈勒·琼布拉特为代表的德鲁兹派精英多次主动调整、重塑社群的自我认同,以适应因政治、社会、文化转型而带来的挑战。尽管德鲁兹精英的尝试未能克服教派面临的政治和社会困境,但从宗教、文化角度来看,这些尝试为根除中东地区教派主义的痼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9·11”之后,对抗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共外交也因此成为炙手可热的外交命题.进入21世纪,美国公共外交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三个重要变化:非国家行为体的增多、传播技术的革命以及宗教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上升.正因为这些变化,在传统的公共外交策略之外,美国又发展出了新公共外交策略.美国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公共外交的非传统性特征包括:公共外交的品牌化和私营化、媒体工具的互联网化、项目内容的价值观化.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末70年代初,伊斯兰复兴运动开始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政者动用国家力量扶持伊斯兰教,想利用宗教巩固政权;一是中下层人民和一些团体利用伊斯兰教作为反对统治当局的武器.由此可以看出,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一般宗教复兴运动不同:它不仅是一场宗教文化运动,还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在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曾波澜壮阔,蜚声世界,它们的领袖人物叱咤风云,在领导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中或在探索振兴民族和国家道路的过程中,根据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政治主张,乃至系统的政治构思,在本国、本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被一定的社会阶层或政治集团接受为信念、理想和奋斗目标,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思潮,在历史长河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些思潮对推动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思潮则相反,起着消极作用.以下是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出现的几种主要思潮.瓦哈比主义与沙特阿拉伯瓦哈比主义发祥于阿拉伯半岛,旨在恢复伊斯兰早期的正宗传统,通过武力振兴伊斯兰,统一阿拉伯半岛.瓦哈比运动的直接结果是驱逐土耳其奥斯曼统治者,击败英国扶植的部族,建立政教合一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因此,该运动的意义己远超过伊斯兰教本身,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宗教政治运动,是早期民族主义运动,也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前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萨提·胡斯里的生平与著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分析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在民族、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萨提·胡斯里把语言和历史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与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胡斯里提出了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统一",倡导"阿拉伯统一"的政治主张,实际上也就是以泛阿拉伯主义取代泛伊斯兰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东伊斯兰文化中,都包含着构成民主观念的本质要素。这两种宗教强调的一神论信仰,都奠定了平等这个民主思想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同时,伊斯兰宗教强调的“协商”、“公议”、“尽力而为”等观念,都是培养公民社会和建立民主制度所必须的因素。近代以来,尽管民主在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伊斯兰文化中同样包含着民主的成分,更不能以伊斯兰文化缺乏民主因素作为西方国家改造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借口。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阿拔斯朝初期定型,确立了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哲学、理性、宗教相统一的制度宗教文化特性。在近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整合。冷战后期开始发展至今的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趋向,是一个统一与断裂的平行矛盾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机遇又是挑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必须展开新一轮的整合,才能在全球华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扬光大。从短期看,这一整合仍将以宗教为核心,并面对不利的内外环境,但只要顺应时代潮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将走出困境,并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东伊斯兰文化中,都包含着构成民主观念的本质要素。这两种宗教强调的-神论信仰,都奠定了平等这个民主思想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同时,伊斯兰宗教强调的“协商”,“公议”、“尽力而为”等观念,都是培养公民社会和建立民主制度所必须的因素。近代以来,尽管民主在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伊斯兰文化中同样包含着民主的成分,更不能以伊斯兰文化缺乏民主因素作为西方国家改造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借口。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主义首先是一种宗教内部不断重复的变迁现象,其在当代兴起同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伊斯兰世界在全球体系中的不利处境密切相关.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即是希望通过宗教的符号来进行社会变革,以应对这一不利的局面.从社会形式讲,伊斯兰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运动,其本质则是政治意识形态.当代伊斯兰主义发生的一个主要背景在于全球化,而其自身同时也被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全球化的组织,更具有全球性的意识形态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语传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经济、宗教、语言等各方面分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从弱势向强势转化的过程及其对阿拉伯语传播的作用;探索了阿拉伯民族与被征服民族的历史渊源、阿拉伯语与闪含语系及其他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对传播阿拉伯语的影响.同时还通过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特别是满族入主中原后被汉文化同化的比较,进一步剖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广为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作为一种宗教,一种文化,是阿拉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常称之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讲阿拉伯语和信奉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民族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伊斯兰教产生之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强盛和对外扩张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在世界各地得  相似文献   

19.
在伊斯兰历史上,释奴问题是值得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种族上说,释奴既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和黄种人.从宗教上说,释奴改宗前既有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也有祆教徒和佛教徒等,宗教背景相当复杂.释奴和阿拉伯人的斗争结果是,释奴最终执掌了政权,改变了命运,但同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释奴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文学、历史、宗教、语言、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他们既是阿拉伯社会中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08,(6):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