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浙江统计》2006,(2):48-48,F000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其中,人口普查进行了5次、农业普查进行了1次、工业普查(含工矿企业普查)进行了3次、第三产业普查进行了1次、基本单位普查进行了2次,经济普查进行了1次。分别是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的全国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的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1年的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相似文献   

2.
《青海统计》2008,(5):5-6
同志们: 今天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主要内容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部署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刚才李克强副总理在会议上说,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都超过10%,为了继续保持我国的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国务院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通过普查,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一次全面、深入的家底摸底,  相似文献   

3.
王立辉 《青海统计》2005,(11):12-14
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而开展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依据。这次全国经济普查涉及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建筑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四项普查的系统工程,是一次综合性的普查。具有周期合理、调查范围广泛、信息全面,组织协调难度大的特点。所以,加强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研究,对于指导和完善下一步我省普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4.
2003年8月,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通知》,明确了全国每十年要开展四次全国性的国情国力普查。从已实施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时间安排看,每次普查国家普查机构从成立到结束大约有三年半左右的时间跨度,省、市、县级普查机构三年左右,乡镇一级普查机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十年要进行四次普查,基本上已覆盖到了每个年度,如此大的时间跨度,在基层(主要指县、乡二级)实施普查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相似文献   

5.
5月25日,市政府召开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兴国强调,第一次经济普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415号国务院令,颁布《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新华社受权播发了这个条例。 《条例》明确了经济普查的目的。经济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普查目的。经济普查是美国最重要的普查之一,是反映美国经济结构状况的主要数据来源,其目的和作用是提供美国经济的综合概况,产生最不可缺少的经济统计资料,为国会与联邦政府、各州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基础经济数据,以计划和评估各类经济项目、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满足企业了解市场、制订发展计划、规范竞争、吸引投资、管理销售和提高效益、进行行业及其分布比较的需要,为GDP的测算和追踪、再就业培训以及其他经济项目执行当中的司法诉讼提供依据。经济普查还为许多投资者、行业协会和经济研究者分析与预测经济形势提供官方信息。  相似文献   

8.
日月  周康 《统计与社会》2007,(1):F0004-F0004
12月30日,袁纯清代省长在向全省人民发表农业普查动员讲话中强调,农业普查对我国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他对农业普查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加强对农业普查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青海统计》2004,(9):4-4
国务院决定今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去年12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座谈会暨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今年2月26日省政府在西宁召开了全省经济普查工作会议。会议之后,各级  相似文献   

10.
《青海统计》2008,(9):8-9
尊敬的马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召开的我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会暨普查实施方案培训会议,主要是落实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省经济普查工作,培训各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刚才,建堂副省长做了重要讲话,对做好我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部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这些安排和要求落到实处,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即将开展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融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以及基本单位等项内容于一体的一项综合性普查,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统计部门迎来的一场大战役,是今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配合这项工作的展开,让更多的人了解经济普查,现将我国的普查制度以及经济普查的有关知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决定,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及其数据库系统。这样全面的综合性经济普查,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参  相似文献   

13.
《青海统计》2004,(5):11-11
为全面掌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一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情况,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3]29号)要求.现将我省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2日,国务院以国发200329号文件发出通知,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是我国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也是周期性普查制度调整后的第一次大型综合性普查。一年多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普查机构和全体普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普查登记、数据处理、资料上报和查询改错等工作已全部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回顾一年半的经济普查工作,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各项普查准备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省经济普查逐渐进入临战阶段。省经普办严格按照全国普查方案要求,扎实做好各项普查准备工作。完成了普查业务和数据处理程序的培训,下发普查表及各种普查物资;通过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和公交车身广告、站牌广告等多种形式,以“关注经济普查,了解贵州经济”为主题,对经济普查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决定于2004年在全国进行建国以来首次经济普查。曾培炎副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目前我们对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把握还不够全面,了解还不够深入。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就是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基本名录库和统计数据采集系统。经济普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  相似文献   

17.
在天津市经济普查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以宣传《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依法开展普查登记为主题的宣传日上,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黄兴国在抗震纪念碑广场与全市经济普查工作人员一起冒着严寒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8.
6月21日,天津市经济普查办公室召开第一次经济普查市级试点培训大会。来自全市各区县经普办的业务骨干、普查试点区街的普查员近150余人,全面、系统地接受了为期三天的普查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海宁试点动员大会隆重召开,标志着全国经济普查海宁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据初步测算,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象,共涉及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500多万个法人单位、700多万个产业活动单位和2300多万个个体经营户,行业门类包括了除农业以外的19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90个行业大类、378个行业中类。  相似文献   

20.
张立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7):F0003-F0003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已逐步形成每十年开展三项四次普查的周期性普查制度,即:逢零、六的年份分别开展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逢三、八的年份开展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与以往的普查制度相比,现行普查制度已有很大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现行经济普查只涵盖第二、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相关调查内容包含在农业普查中单独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