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薮》撰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薮》的撰年问题一直为学界忽视,本文在考察胡应麟创作《诗薮》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后得出以下结论:1584年左右,胡应麟已经开始了《诗薮》的写作,《诗薮》文本最终完成于1589年,《诗薮》最初版本的刊刻完成于1590年。  相似文献   

2.
格调风神神韵--胡应麟《诗薮》的理论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应麟的<诗薮>是明代中期一部重要的诗话著作.书中一方面继承了前后"七子"的"格调"说,并将"格调"说作为论诗的主要标准;一方面又提出了另一标准,即"风神"或"神韵",体现出从"格调"说向"神韵"说演变的轨迹.这构成了<诗薮>最突出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胡应麟创作《诗薮》过程的再考察,得出以下结论:《诗薮》创作次序很可能是内编、外编、杂编、续编;《诗薮》内外编、三编、四编分别有不同的刊本;《诗薮》内编当完成于1587年,《诗薮》外编主体当完成于1588年或更早,《诗薮》杂编不迟于1590年完成,《诗薮》续编完成于1590年以后;《诗薮》开始创作时间当在1584年左右。  相似文献   

4.
《诗薮》一书体现了胡应麟的诗歌流变观,是明代晚期一部重要诗歌理论著作。文章以七言体为例,兼及古体七言歌行及其所影响的七言律诗,分析胡应麟《诗薮》之诗体流变观。分别考察辨体与体变、古体七言之变、近体古体七言之变,分析《诗薮》诗体流变观之复杂性与宏观性,运动性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胡应麟在《诗薮》中继承了严羽、明代前后七子等前人的诗学理论并加以改造,将学诗的过程概括为“法”、“悟”、“化”三个阶段,极大地丰富了这些范畴的内涵,形成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基本上完成了对明代主流诗学的整理和集成,为我们以新的视野来审视明代文学复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析钱谦益对胡应麟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朝后期的胡应麟在文学理论及治学方面颇有建树。钱谦益站在贬斥文学复古思潮的立场上对他的评价有失客观和公允。因为 :1.胡应麟和王世贞的交往实以王世贞对胡氏才学的赏识为前提 ;2 .《诗薮》虽有附会《艺苑卮言》之处 ,但多卓识独见 ,不失为一部自成体系的诗话力作 ;3.应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胡应麟对明诗的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7.
继《隋唐五代文学史》和《唐代乐人考述》之后,毛水清教授的又一部学术著作《唐宋诗文论薮》2009年11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在短短六年时间中,由花甲越过古稀之年的毛水清教授就出版了三部颇有分量的著作,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不能不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8.
《说苑》引《诗》特点及其修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经史文献学家刘向《说苑》一书旁征博引典籍之多可谓引人注目,其中引《诗》又独具特色。如对史料原有引《诗》进行录、增、删、改,且绝大多数为直接引用,以全书多达91处,这反映了《诗经》在先秦的至尊地位。也体现了刘向个人的《诗》学观。从修辞角度对《说苑》引《诗》的修辞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刘向大量引《诗》是为了以《诗》证事、以《诗》为喻、以《诗》作评,目的是为了达到较好的进言效果。  相似文献   

9.
歌谣的“缘事而发”是朴素的主观抒情,缺少再现事件的功能;风诗与歌谣因为只有单纯的情感抒发或单一的行动、情节、场景的描写,缺乏完整叙述的功能,其主题与本事常常无法从文本中获得,须得借助文本之外的因素来解读,于是出现“诗无达诂”的接受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应该看到历史上的各种解诗系统,都带有主观阐释的性质。而作为最早的解诗系统的《毛诗》序传,因为最接近《风诗》产生的时代,保存的原始本事也应该是最多的;鉴于歌谣往往不能再现本事的情况,不应仅因《毛传》解诗从文本中得不到佐证就简单地否定它,应该对《毛诗》序传的学术价值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梦苕庵诗》是著名学者、诗人钱仲联的旧体诗集。钱仲联主张通过诗词的声与色来鉴赏诗词。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结合汉语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对《梦苕庵诗》的语言特色试作分析,以期为当代的旧体诗词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走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坚持的传统,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秉持这一传统和取向,就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凝结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由时代发展的现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这源于他理论创新的个性特征,本文试着从高深的理论素养、特有的思维方式及残酷的高层历练进行探究,以期对当前的理论创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维度。  相似文献   

13.
异化劳动概念是贯穿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书的基本概念。异化劳动概念浮动着两种异质理论逻辑和话语诉求,是显性人本主义价值批判和隐性的实证分析相互缠绕的一个矛盾体。异化劳动概念的方法论特征主要有三点:本质上是一个价值概念,是一个批判概念,还是一个主体性概念。由于异化劳动概念方法论的弱点和局限,在理论上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要特征、价值目标、发展模式和理论渊源层面上,探讨其科学性与实践性、发展性与人民性、开放性与民族性、传续性与创新性的多维统一,是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新视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特征上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它不仅表现为内容体系的先进性、主体指向的人本性和主流意识下的多样性,也表现为继承发展的开放性和实践运作的创造性,这必然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不仅是一种真实的主客体关系,也是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价值旨趣与具有优先选择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特征上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必然在价值关系中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不仅是一种真实的主客体关系,也是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价值旨趣与具有优先选择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其理论品质为: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民族性与普世性的统一;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其实践指向是:加强执政党领导建设,建设共富型民生政府,加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以祖为师”、“以美为师”三条路线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依据是:防止过“左”的逻辑,以消除对前苏联结局的“隐喻”性担忧;防止复“古”的逻辑,以减少官僚传统及其“影子”对现实的干扰;防止过“右”的逻辑,以驱散将普世价值“过度引伸”导致的迷障。  相似文献   

19.
任何理论的发展,只有实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才能成为实践发展的科学指南,而当两者出现不和谐甚至有所偏废的时候,理论的发展就会陷于停滞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民族传统文化角度来说具有民族性特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具有时代性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地考察研究了杨献珍的哲学思想,指出杨献珍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以哲学基本问题为纲,坚持唯物论,坚定地维护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对立统一规律为纲,坚持辩证法,阐发了"合二而一"思想,突出强调矛盾同一性范畴;坚持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提出了"用辩证法做经济工作"的思想;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提出"综合经济基础论",反对"单一经济基础论"等方面。他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唯心论、形而上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命题和哲学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表现出求真务实、批判战斗、敢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