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学术界对沟通中外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的比较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从1981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50多所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比较文学课;比较文学的教材,专著不断涌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还招收了专攻比较文学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这为高校中文系开设比较文学课,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早期力作,它既标志中国比较文学新的开端,也标志鲁迅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熟;鲁迅既有全球意识、世界文学的理念,又有跨时空的中外浪漫主义诗歌的平行研究;在比较文学理念和方法论及具体实践方面,《摩罗诗力说》都有卓越建树。  相似文献   

3.
由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组主办的题为“东西交汇:九十年代比较文学研究策略”的第五届国际东西比较文学会议,于1988年12月15日至1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美国、日本的近三十名比较文学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分六个议题。第一天上午的议题是“中外比较文学:学术发展趋势”。五位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分别联系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作了发言。他们是:美国依利诺大学的奥椎基(A.Owen Aldri-  相似文献   

4.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从史的角度来看,经历了从外部研究向内部研究的转变。从文学的内、外部研究这一角度出发考察中国比较文学可以发现,以往的比较文学研究在面对中外文学的比较时,没有摆脱国外比较文学重外部、伪内部的弊端,没有形成本位主义的研究观。要摆脱这一困境,中国比较文学显然应该更多地立足于本位,立足于"我",而不是陷入到无边的"他者"和无边的"外部"之中。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是我国当代的著名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他提出的"打通"说影响深远。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钱钟书通过文本细读、连类引证、个案比较、循环阐释等方法,展开古今之间、中外之间的双向互动阐释研究,用札记、选本、论文等形式,突破时间、地域、学科、语言等各种界限和壁垒,以新的学术视野来进行新的学术研究,展示了一个庞大繁复而渊博的无体系之体系的"钱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郑树森谙熟中外比较文学,以严谨踏实的治学方法成为台港地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翘楚。在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上,他不仅反对不要理论指导和不上升到理论的实证主义,而且反对沙文主义和欧洲中心论的错误理论。周英雄的比较文学研究,其成绩突出表现在首次独立完成结构主义的研究专书《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他不仅致力于把结构主义等新方法及国外的批评理论引进台湾文坛,而且还亲自作示范,即用李维史陀和雅克慎有关结构主义的文学理论去研究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7.
四川国际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9月17日至18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这次比较文学学术会议是由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发起并主持召开。会议的总议题是:文学关系与文学规律。下设四个分题:(1)文学关系与文学发展规律;(2)中外文化与文学关系;(3)平行研究与一般文学理论的总结;(4)中外文学理论比较。6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共收到论文近40篇。通过大会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会代表就以上四个分题分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显示出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四川比较文学界的整体实力,为比较文学事业在本地区以及超地域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德禄,男,1944年生,江苏省苏州市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王德禄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比较文学》、付国现代戏剧史》、仲国现代文学作品语言艺术》、付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降课程。王德禄教授在认真教书育人的同时,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在鲁迅研究、现代文学中外比较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c曾在付国现代…  相似文献   

9.
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复兴及建制已历30年,期间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中,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最为突出的.作为以文献实证为基本方法的文学研究,30年来,几代学人或剔抉钩沉,发掘和整理中外文学交流史实,或立足于文学发生而考察异国文学资源在本土的创造性转化,并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立场、观念和方法上都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比较文学逆势而兴,正逢其蓄势待发的历史时机,而中外文学关系正是反思和叙述中国本土现代文化和文学经验,拓展中外文学、文化和而不同、平等对话的多元繁荣局面的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勇  任洪国 《东方论坛》2008,(4):124-125
由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及潍坊学院共同主办的“新时期比较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年会于2008年6月2日-4日在山东潍坊召开,有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美国、英国、捷克、埃及、孟加拉国的中外专家、学者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新时期比较文学30年”为主题,  相似文献   

11.
法国超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影响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译介学、传播学、比较文学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层面,对法国超现实主义在我国20世纪以来的影响,进行描述性的梳理和探索性的思考,是研究法国超现实主义在我国传播与影响的初步,将引导我们丰富20世纪中外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比较文学 ,作为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研究 ,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组笔谈即致力于探讨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分上下两篇。上篇中 ,何云波的的文章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选择与出路 ;李兰生则试图通过对中外文化关键词的清理寻求跨文化阐释的途径 ;王晓东以《道与逻各斯》和《中国阐析学》两本书为例谈如何寻找中国文论自己的声音 ;周春通过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谈民族身份的失落与认同。  相似文献   

13.
《所罗门之歌》与民族身份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比较文学 ,作为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研究 ,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组笔谈即致力于探讨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分上下两篇。上篇中 ,何云波的的文章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选择与出路 ;李兰生则试图通过对中外文化关键词的清理寻求跨文化阐释的途径 ;王晓东以《道与逻各斯》和《中国阐析学》两本书为例谈如何寻找中国文论自己的声音 ;周春通过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谈民族身份的失落与认同。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比较文学 ,作为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研究 ,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组笔谈即致力于探讨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分上下两篇。上篇中 ,何云波的的文章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选择与出路 ;李兰生则试图通过对中外文化关键词的清理寻求跨文化阐释的途径 ;王晓东以《道与逻各斯》和《中国阐析学》两本书为例谈如何寻找中国文论自己的声音 ;周春通过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谈民族身份的失落与认同。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比较文学 ,作为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研究 ,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组笔谈即致力于探讨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分上下两篇。上篇中 ,何云波的的文章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选择与出路 ;李兰生则试图通过对中外文化关键词的清理寻求跨文化阐释的途径 ;王晓东以《道与逻各斯》和《中国阐析学》两本书为例谈如何寻找中国文论自己的声音 ;周春通过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谈民族身份的失落与认同。  相似文献   

16.
从研究个案带动研究类型的教学、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史和突出中国问题、强调学术外语和英文原著片断的阅读、寻求教师个人学识与课程基础性之间的平衡这几个方面,陈述和分析了《比较文学原理》(又名《比较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实验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学与教材建设.比较文学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与教材体系,既有赖于本土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借鉴"他山之玉".何云波首先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教材的构想:学术性、对话性、未完成性;张跃军介绍了美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张旭的文章涉及香港比较文学学科建制、课程设计、教学动态、存在的问题等;钟友循则从整个教育的某些根本问题入手,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及比较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学与教材建设.比较文学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与教材体系,既有赖于本土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借鉴"他山之玉".何云波首先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教材的构想:学术性、对话性、未完成性;张跃军介绍了美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张旭的文章涉及香港比较文学学科建制、课程设计、教学动态、存在的问题等;钟友循则从整个教育的某些根本问题入手,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及比较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香港比较文学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学与教材建设.比较文学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与教材体系,既有赖于本土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借鉴"他山之玉".何云波首先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教材的构想:学术性、对话性、未完成性;张跃军介绍了美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张旭的文章涉及香港比较文学学科建制、课程设计、教学动态、存在的问题等;钟友循则从整个教育的某些根本问题入手,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及比较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学与教材建设.比较文学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与教材体系,既有赖于本土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借鉴"他山之玉".何云波首先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教材的构想:学术性、对话性、未完成性;张跃军介绍了美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张旭的文章涉及香港比较文学学科建制、课程设计、教学动态、存在的问题等;钟友循则从整个教育的某些根本问题入手,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及比较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