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早年他崇尚“心力”的作用,并把这种主观精神的放大用在战争年代的“人比武器重要”的思想中。后来他设计新社会的蓝图,着重对人的精神改造,追求人性的完美和“纯粹的人”,故而重视榜样的力量,依道德自律来塑造共产主义新人.当他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后.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个角度高度概括了“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即把生产关系的三个方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所有制问题放在第一位.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曾经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另起过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高度重视文化力和精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文化力的系统构成包括文化创新生产能力、对人民的文化聚合能力、文化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综合素质和精神状态("士气战斗力")、对外部文化的影响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相似文献   

3.
汉代是一个尚武崇勇、以强悍矫健为荣的时代,在墓室画像中也有所体现,有大量的身强力壮、威风八面的武士形象,有的威猛强壮、力大无比;有的亦神、亦人、亦兽、亦鬼,狰狞凶恶;有的武艺超强;有的佩带各种武器。墓葬的一切设置都以墓主死后的生活为核心。这些武士形象不但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更具有辟邪镇墓的功能。武士威猛强壮、狰狞凶恶的形象,与汉代社会辟邪的巫者形象极为相似;武士的高超武艺恰恰具备了驱逐鬼怪所必须的力量;武士佩带的武器,就是辟邪的重要工具;武士形象多与神仙的画面一起配置在墓门,有辟除疫鬼、保佑墓主安全升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云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党纪问题。关于党纪,《陈云文选》有精辟的论述。今天,我们认真学习这些论述,对于进一步严肃党纪,端正党风,全面完成整党任务,提高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纪律是我们的重要武器为什么要强调党的纪律?陈云同志指出:这是因为它“是健全党内生活,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陈云文选》第二四三页。下面凡引自《文选》的引文,不再注书名) 首先,它是维护全党在政治上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人是什么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话题 ,中外哲学家们都从各自偏好的方面发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面。马克思总结中外哲学家的思想 ,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应该到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社会实践中去找寻 ,实践才是人的一切本质力量的源泉和基础 ,人则是实践的主体 ,因而人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的社会关系及其规范 ,同时改造自身的有理性、有目的的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6.
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靠品牌制胜,谁拥有著名的品牌谁就可以立足世界并超越他人,那么,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要高质量生存,也要靠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个人品牌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特征、基本类型。个人品牌的创立需要个人素质与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照执行措施针对对象的不同,强制执行分为对物执行和对人执行.对人执行是强制执行的重要方法,是对物执行的基石和后盾,是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武器.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丰富了对人执行的手段.当前,亟须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现代对人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看作是人的普遍存在,而人的德性力量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部分、一种展显、一份拥有。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德性力量具有存在论意义,它包括德性力量成为人的普遍存在的自我肯定形式和人的德性的个体化。马克思又注意到了人的德性力量在“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中的存在论意蕴。  相似文献   

9.
依照执行措施针对对象的不同,强制执行分为对物执行和对人执行。对人执行是强制执行的重要方法,是对物执行的基石和后盾,是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武器。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丰富了对人执行的手段。当前,亟须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现代对人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3,(12):51-51
1.长程声波设备 声波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武器,巨大的声波具有强大的力量,就如同音爆一般。长程声波设备是美国制作的一种武器,起初是用来保护船只安全的。这个设备把声音集中在一个方向,对1000英尺内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噪音,如果频率足够大,可以给人的身份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汇"以物指人"现象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机制而产生。隐喻通过心理相似把事物和人联系在一起,转喻通过人与物的相关性联系人和物,它们都是通过对物体的认知揭示人的特征借以指人,少部分特征得到突显,大部分特征被隐藏。"以物指人"现象一部分是原有词的义项增生,另一部分则是短语词汇化产生了新词,来源于不同性质的词汇现象。这些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具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有三重性,即人的物性、理性和神性,它们代表了人的三种不同的生命欲求和存在力量。在此等力量的作用下,人生承载着肉体与灵魂、必然与自由两大矛盾的对抗。科学和道德的存在理由,来自于人的理性协调人生矛盾、叩问生命自由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就把科学当成破除迷信、摆脱贫穷、实现现代化的有力武器,然而,科学的作用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分析梳理自上世纪初以来中国人,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批判性态度的基础上,重申科学给人理性和力量,使人自尊和自信。科学是人文的后盾,不是人文的敌人,进而特别强调了今天真正懂得科学的精神、性质与范围,以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民间故事《叶限》为切入点,结合当代壮族的民间文学与民俗事象,解读民间文学的“神人”、“神物”等形象。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神人”与“神物”等形象是崇拜对象在民间文学中的反映。“神思”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灵感和想象力的艺术思维,交融着民间信仰的神秘力量。它对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源泉:统一战线具有鉴别整合政治力量的作用,是党的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统一战线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是党的“第一要务”的力量源泉;统一战线具有警世和监督党与政府的作用,是党的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6.
自主活动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中界划出来的特指人改造外部自然存在与社会现实中那种属于他自己的有意向的主动构序行为,这种对象化活动本身是人的自我肯定和生命负熵的实现。这种自主活动不是一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那个先验的应该具有的劳动类本质(或主体状态),而是社会历史中人改变外部对象的非物相化的现实实践活动。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个人的力量不再是自主活动,而成为分裂的个人之外的私有制的经济物相化的自发性力量。这种力量的唯一目的就是追逐物质利益。它不再是真实的、现实的个人共同活动建构起来的场境存在力量,而成为现代私有制条件下自发性的经济物相化力量。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知识和认知不仅存在于个体,而且存在于其社会和物质环境中,它因将记忆、事实或知识存放于人类环境中的物、个体和工具而达到分布。水的潜在信息分布于其环境的客体之中,水通过与其他战斗力因素互动将自身战斗力信息由隐性转为显性,由此可创造性地构建其战斗力模式。其模式主要为:单一形态的水静态地直接作用于另一客体;单一形态的水与另一客体相对运动;单一形态的水间接作用于另一客体;单一形态的水作用于单个客体的多个部分;单一形态的水同时作用于多个客体构成的集合;异质的水共同作用于一个客体;水与第二客体组合以作用于第三客体;水对群体战斗意志的生产力。对其探讨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意义、认知语义学意义、创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礼记·乐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乐论经共文献,共内容广泛。就共音乐教育思想来说。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乐是由心感物动,情发于外而生,故乐有陶冶人情操、纯洁人心灵、节制人情欲之功用;其二,具有“德”的内容的音乐与教育,是音乐教育发挥其改变人品操行作用的重要前提;其三,乐有“移风易俗”的特性,听乐可以知政和弘扬羡善道德之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9.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代发明了火药,但在军事上的运用的记录还不多。由于几个政权之间的对立和时常可能发生战争的状态,北宋政权下的一些军官开始在火药的研究和应用上做出努力,这一伟大发明完全由炼丹家的事业变成了兵器工匠的事业,因而火药已不再是炼丹炉中的奇观,而变成了战场上的杀人新武器。火器的发明是兵器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以往的武器———冷兵器的战争仅仅是机械性力量和人的勇气与智慧的厮杀,而火器则第一次把化学力量和单兵战斗结合起来。火器一经应用到战争中便体现出强大的威力。北宋对火器的应用由于规模不大,仅仅起了在关键性战役中威慑敌人的作用,但在南宋和金的战争中,双方使用的火器重创对方的记录多了起来。金国在同蒙古的战争中也曾依赖震天雷来坚守城池,而蒙古人在俘虏了金国的工匠后,也掌握了火器,并且在西征中把火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当然,阿拉伯人在唐朝是便从中国输入了“中国雪”———硝,在南宋是便在同中国的通商中获得了火药和它的制造方法。印度人也同时了解了这一产品的秘密。中国的炼丹家们开始并没有想到炼制长生仙丹却得到了杀生的武器。这与他们追求的理想并不符合。这种事情在技术史上是常有的。当火药作为一种新的战争武器被用...  相似文献   

20.
骑兵,一般在古代战争中作为步兵的辅助力量存在,而在帕提亚帝国骑兵却是军队的主要力量。由于帕提亚帝国发源于游牧民族传统,帝国幅员辽阔,内部多元和分散,东联中亚草原,西接两河流域,上承古波斯帝国军事优势,造就他们的骑兵称霸西亚。其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构成伊朗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上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帕提亚的骑兵分为重装骑兵和轻装弓骑兵,他们装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铠甲和武器,并配备了当时后勤保障最有力的骆驼队,双方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战争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双方的相互配合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往往能产生震撼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