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以孔子为师,其立言修辞思想与孔子总体上一致,但比较而言,荀子对立言修辞更重视,其认识更全面,阐述更深入.荀子对孔子的立言修辞思想有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表现在立言修辞的态度、立言修辞如何适合题旨情境、修辞美学的取向、立言修辞的标准以及话语理解五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使然,一方面是孔荀不同的言语风格所致.孔子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荀子旁征博引、雄辩滔滔,他们对立言修辞的认识和见解深刻且富有创见,展现了一代哲人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2.
儒家政治思想中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观念,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民生民意为中心的民本观念;二、以强烈的君德意识与君权至上观念为主体的人治精神;三、朴素的制度正义思想。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宗法政治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尤以其制度正义思想最为重要;去除其中的君主专制等封建政治的糟粕,它对于当前的执政制度文明建设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明一代,荀学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出一种"交涉"的态势.一方面,经过嘉靖孔庙改制,荀子正式从孔庙从祀中被罢黜,政治地位下降.另一方面,明代政治从体制上是对前代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的延续,在统治手段上礼、法并用,是为荀子政治思想影响之"因袭"一面.此外,对荀子政治思想的吸收从理论层面转向现实层面,涵盖范围更广,是为荀子政治思想影响之"转变"一面.  相似文献   

4.
<正> 学术界普遍认为荀子在天人关系的问题上有两点重要贡献:一是荀子明确肯定“天就是自然”(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从而否定了神秘的天命观。二是“荀子唯物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还在于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荀子的这一思想被誉为“辉煌千古的一段名论”(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我们认为对于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的这些评价不仅过高,而且流于表面化,没有更深入一层去研究这一思想究竟有多少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荀  相似文献   

5.
忠,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生活参与者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忠”思想发展史上,荀子的理论贡献在于对先秦各派的“忠”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综合改造,并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出发点,对“忠”做了新的界定,将其向着“忠君”的方向做出了理论上的诱导与压缩,使得原本内涵相当丰富的“忠”思想在荀子这里开始出现围绕“君”之事进行定向思考的倾向,从而促成了后世“忠君”文化的形成。尤其是荀子对法家思想的借鉴,使其“忠”思想超越了先秦儒家文化的理想主义色彩,获得了更强的现实政治意义。荀子的“忠”思想主体包含三个内容:忠信、忠顺、忠君,归结为一点就是引导人们去忠君。质言之,忠君为体,忠道为用,忠道是为了更好地忠君,是为荀子忠思想的最佳概括。  相似文献   

6.
李觏以政治理性为基础,整合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礼本论”,建构了别具一格的礼学体系,实现了对荀子隆礼重法思想乃至传统礼学的继承与超越。一方面,李觏因循荀子的理路,从人性论角度探讨“礼”的起源,继承了修齐治平和礼主法辅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李觏折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更倾向于韩愈的性三品论,在圣人制礼、礼法等级、使用肉刑等方面对荀子礼学思想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荀子的礼思想与孔子、孟子之礼思想作了比较,更好地厘清荀子礼思想的特点,同时能更清楚地看到,孔子、孟子的礼重视修身养性,属于社会成员的自体规范,而荀子的礼注重治理社会和统一国家,则属社会现实时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因其生活的时代不同,各自所推崇的礼的作用也不同,但对于中国的礼文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自孔子以后分为两支,分别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孟子注重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主张推行仁政;荀子则在发展儒家思想的同时,融法家思想于儒家思想中,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9.
学界一个流行的观点是从荀子与韩非子的师生关系出发,来论证二者性恶论的传承。然而,在思想史研究上,二者的师生关系的证据,并不很充分。更重要的是,师生关系本身并不足以支持师承关系。后者还需要以二者思想近似为前提。上述流行观点,有在师承关系与思想近似二者间循环论证之嫌。就哲学上的人性论之比较而言,虽然学界对荀子持性恶论还是其他人性观有争议,但是持不同立场的学者都同意,荀子认为无分则乱,并要通过化性起伪来止乱。与此相对,韩非子承认人有质朴的一面,他也承认靠这种质朴自然而然地达到人类和平相处的可能性。这都与荀子不同,而与《老子》呼应。但韩非子又认为,这种质朴的人性无法抵御物质匮乏的挑战。面对这种争和乱,韩非子否定包括荀子在内的儒家所推崇的道德培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而强调因顺人情。这又与黄老的立场更接近。因此,在人性论上,韩非子的思想更近黄老,而与荀子有关键区别。  相似文献   

10.
诸子中,荀子思想具有很鲜明的分的特点。荀子的思维分类方式有着很深的儒家传统影响和现实参照。一是儒家对礼的遵循、维护对荀子有重大影响,二是荀子对现实学术争论的回应,三是荀子对人与人性的理论分析。荀子分的思想力图重整已经混乱的现实世界,为大一统理论的建立做了前期准备。荀子分的思想也是诠释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11.
荀子在批判继承诸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学说,而分思想是荀子的创新。分思想不仅是荀子礼学研究的主线,也是荀子思想的经脉。从"天人之分"到"性伪之分"、"礼之分",是破与立的逻辑发展过程,是"由分而一"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合","天人之分"、"天人相谐"、"天人合一",这就是荀子分思想的逻辑终结。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荀子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教育和学术活动。他曾先后到过齐、秦、赵、楚等国讲学,其中在齐国稷下学宫时间最长,并三为“祭酒”(学宫之长);他桃李满天下,最著名的有韩非和李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荀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著名的《劝学》就是这一思想的主要结晶;荀子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荀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大师和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然而,相对于对荀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来说,对其教育思想的研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康有为对荀子的态度前后之间判若两人,而这一切都与对荀子思想内容的认定密不可分。以礼为核心是康有为对荀子思想的基本认定,也奠定了荀子在孔学中的地位。可以看到,无论康有为对荀子是褒是贬,始终围绕着礼展开。不仅如此,他还以礼为线索,追溯、勾勒了荀学在历史上的传承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荀子在批判继承诸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学说,而分思想是荀子的创新。分思想不仅是荀子礼学研究的主线,也是荀子思想的经脉。从"天人之分"到"性伪之分"、"礼之分",是破与立的逻辑发展过程,是"由分而一"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合","天人之分"、"天人相谐"、"天人合一",这就是荀子分思想的逻辑终结。  相似文献   

15.
"天人之分"的天人观是荀子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人性趋恶的性恶论是荀子人学思想中教化思维的前提条件。"明分使群"的社会历史观彰显了荀子人学思想的伦理价值,"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是荀子人学思想的政治价值之旨归。荀子人学思想是他对人性情怀关注的直接阐发。  相似文献   

16.
荀子荣辱观的哲学基础是"性恶论";由"性恶论"出发,形成了荀子关于礼的思想;荣辱思想是荀子关于礼的思想核心。通过这种"三位一体"层层推进的分析方法,展现了荀子独特而内涵丰富的荣辱观。最后说明荀子荣辱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孟荀关于性之善恶的争论,其实质是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荀子对性善论的批评,深刻反映了哲学与政治、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我们只有从古典政治哲学的角度才能认识到这一点。荀子深刻地认识到孟子性善论潜在的否定秩序、罔顾具体现实的品性,从而勇敢地将之改造为性恶论。荀子对孟子的批评所揭示的问题在今天仍然存在。现代学人之所以看不到荀子理论之价值,乃在于囿于启蒙之视野。启蒙与佛老思想一样遮蔽了荀子思想之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荀子》为依据,从荀子“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出发,考察荀子天人关系视域中有关人的思想,阐发他关于天对人的存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对天应有的基本态度及“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认为在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探究中,人是他探究的重心,而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他探究天人关系的落脚点;并由此揭示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荀子在汉唐时代曾经与孟子并称为"荀孟",但其道统地位在两宋时期受到学者们的怀疑和否定,"抑荀"成为宋代荀学史上的主流思潮。在荀子思想是否与孔子相合的"醇疵之辨"问题上,宋初儒者尚认同韩愈"荀子大醇而小疵"之说,随后兴起的理学家们则认定其"小醇而大疵"。醇疵之辨还是儒学内部的讨论,随着道统体系的完善,学者们对荀子的学派归属也开始产生质疑,荀子人性论被宋儒批评为源自告子杞柳之说,其政治哲学更被朱熹认为是申韩之学。荀子不能进入儒家的道统谱系,还因为他在道德层面不能达到儒家圣贤所应具备的精神境界,在宋儒特别是理学家看来,荀子并不完全具备儒家所努力倡导的圣贤人格。  相似文献   

20.
荀子援法入礼,礼法互补的思想在政治层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荀子的“礼”与“礼治”思想的主要内涵,对荀子礼治观的历史意义与在现实中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可行性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