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深深地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实现中国梦必须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最终实现。目前我国发展正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在面临很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只要我们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制度自信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最终归宿和实现途径;制度自信的本质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绩效是制度自信的现实依据;不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制度自信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和人民幸福梦三个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源泉问题,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4.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萌生了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历经170多年的上下求索,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实践,中国人民有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自信:第一,道路自信,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精神自信,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三,力量自信,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凝聚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历史性合力。当下,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这样的路径自信,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价值自觉是价值自信的基础和前提,价值自信是价值自觉的结果和归宿,只有高度的价值自觉才能铸就充分的价值自信.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才能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必将铸就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认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必然选择和本质体现,必将激发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无穷创造力和战斗力,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和平发展道路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把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指明了方向。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抉择。和平发展道路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机遇,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接力探索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凸显了独特的"中国气质",汇聚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创造了惊人的"中国奇迹"。不仅全党要坚定这样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更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增强"三个自信"。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最终完成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要把中国由"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此可以从社会形态、现代化形态和文明形态三个层面来理解。从现代化程度来说,"中国梦"是一种现代化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社会",经历了西式资本主义、苏联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态的发展,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从社会性质来说,"中国梦"是一种社会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其内涵和本质具有特殊性,以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从进步程度来说,"中国梦"是一种文明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社会文明",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特征,与其他文明不同,是要重建"中华文化大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三种形态的构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人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对为何与何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回应和内在依据。基于认同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现是重要途径和致思理路,只有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从而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这有利于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对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中,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实践观是理论自信的存在基础,唯物史观是理论自信的科学逻辑,"人的全面发展"是理论自信的价值旨向。从理论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对于坚定理论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构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建设法治国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培养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幸福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创新的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内涵、内容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在2013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重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既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方向,也彰显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梦。大学生实现中国梦,要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包括大学生在内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和斗志。"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通过对"中国梦"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当代大学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不仅证实了《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或历史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现实化和时代化。在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从方向指引、方法论、理论工具、领导力量、价值旨归、理论贡献等多个层面为中国道路“向何处去”提供了理论镜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提供了真理性力量和强大精神动力,指引中国共产党人恪守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认知自身制度优势,保持理论上的自信与清醒,更加重视弘扬中华文化;启示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关键少数”继续思考中国道路“如何走远”“朝哪个方向走深走实”等深层次实践问题,特别是在统揽推进“四个伟大”的变革性实践中自信自立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从而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篇章,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及其所内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解的是一个世界级的发展难题,即如何避免资本主义时代种种"发展陷阱"的难题。中国梦的逐步实现、中国道路的初步成功正在成为国际社会思考避免"发展陷阱"和解决人类未来出路的一个新模式和一条新道路。从历史、文化、体制、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等各方面对实现中国梦的实践经验进行具体、深入、科学、严谨的研究,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揭示中国梦和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在中国梦的后续实践中避免"发展陷阱",从而构建中国梦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这一指导思想,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共同力量,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热情。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产物,中华民族对中国梦的追寻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寻梦过程,并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光明大道。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其梦想关系着世界的命运。在美国梦、欧洲梦破灭后,中国梦承载着人民的真正梦想,走文明和平发展之路,它创造的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崭新形态。实现中国梦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它必然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发展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社会实践目标上信念一致,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在中国社会革命与探索时期,毛泽东思想为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后,结合中国现实世情、国情与党情,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阶段和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思想引领。他的思想体系中蕴涵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清醒的理论自觉和基于此的坚定的理论自信,它集中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观的鲜明特点是:一方面它是以清醒的理论自觉为前提,进而确保了自信是建立在坚持科学真理基础之上的,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遵循,具有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它又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践依据,使自信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深入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观的论述,有助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和对未来的悲观主义,进而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并开创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选择,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抉择,它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