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法理,包括中国先占取得钓鱼岛领土主权、“条约必须信守”捍卫着中国的领土主权、割让和时效理由不能支撑日本的主权主张、“非法行为不产生权利”拒绝日本的领土声索等.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也清晰地表明:日本的“无主地先占”主张在国际法上不能成立,其“实际控制”没有达到“有效控制”的国际法要求.中国应积极运用《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及其蕴含的国际法理,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与领土声索,让国际社会认清中日钓鱼岛问题争端的真谛,促进争端的外交解决;同时,中国应继续强化对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的实际控制,为日后时机成熟时争端的法律解决进一步充实国际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为台湾岛附属岛屿的钓鱼列岛,中国因首先发现、命名和利用而取得原始权利。日本明治维新后,非法吞并琉球建立冲绳县,并在甲午战争战局已定时,暗中将钓鱼岛划入冲绳县管辖。《马关条约》是日本取得钓鱼岛主权的唯一法律依据。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书,战后钓鱼岛在法理上已经回归中国。但美国凭借片面的《旧金山和约》托管琉球并擅自将托管范围扩大到钓鱼岛,又于1971年将钓鱼岛施政权移交给日本。虽然中国声明不承认美日对于钓鱼岛的处置,但考虑问题的现实复杂性,强调中日双方可以将问题暂时搁置。近年日本荒诞购岛致使钓鱼岛问题全面升级,中国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应对措施。目前,该问题得到暂时缓解。  相似文献   

3.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中最重要问题之一,日本主张依据国际法"无主之地、先行为主"原则,拥有钓鱼岛主权,实际上日本是通过甲午战争手段获得钓鱼岛。日本在发动甲午战争前就已经知道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日本是在甲午战争期间实现对钓鱼岛所谓"所有权"。通过战争手段获得领土,在国际法上属于非法获得。日本窃取中国领土钓鱼岛,真实目的就是一方面限制中国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窃取以钓鱼岛为核心的巨大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钓鱼岛政策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不持立场";另一方面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它肇始于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对钓鱼岛的军事控制,根源于二战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随着战后美国东亚乃至全球霸权战略的变化而逐渐演变而成。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炮制非法的《旧金山和约》,并通过片面援引该条约把其对钓鱼岛的占据"合法化",埋下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种子。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与日本签订非法的《归还冲绳协定》,把钓鱼岛的施政权一起交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中日钓鱼岛争端,同时以"中立"之名行偏袒日本之实。冷战后尤其是"重返亚洲"以来,美国把《美日安保条约》与中国钓鱼岛挂钩,从而加剧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不仅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始作俑者,而且是近年来争端激化的"幕后黑手"。总之,美国的钓鱼岛政策违背法理,是美国一贯坚持的霸权逻辑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钓鱼岛问题作为中日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发表了大量著述,从各个角度对钓鱼岛问题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推动钓鱼岛问题的研究,对近十余年国内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内容主要涉及钓鱼岛问题的地理与历史研究、法理研究、现状及影响研究等若干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日东海大陆架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日本的结构性矛盾在海洋划界问题上的尖锐体现。中国对钓鱼岛享有无可辩驳的主权依据,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应尽量对钓鱼岛采取"零效力"的处理方式。通过对中日双方大陆架划界主张的比较,我国主张的法理依据及日方主张的无理性皆显而易见。中国需要在今后的东海划界谈判中更为成熟地运用法律手段,创制适用于东海海域的有关国际法规则,并以此来确保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的最终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7.
钓鱼岛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后被日本强行侵占。二战后,日本被迫遵守有关的国际法文件归还了从中国攫取的台湾、澎湖列岛及东北地区。而本因一并交还的钓鱼岛却因为美国敌视新中国的原因没有实现,美国擅自非法地将二战中临时占领的钓鱼岛“交还”给了日本,从而为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埋下了种子。尽管钓鱼岛目前仍被日本侵占,但这改变不了它归属中国的法律性质。本文将从国际法的角度对钓鱼岛的领土归属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对日本主张钓鱼岛主权的观点一一剖析。作为学术文章,实事求是、以理服人才是根本。因而,本文力图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以国际法为准绳,客观地评析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相似文献   

8.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占钓鱼岛之后,古贺辰四郎于1896年9月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获得日本政府批准租借开发钓鱼岛。伴随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及《开罗宣言》,无条件投降,必须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归还中国。日本所谓私人岛主的地位和权利业已作废。然而,2012年9月,野田佳彦内阁却不顾中方反对而宣布从所谓日本私人岛主手中购买钓鱼岛,企图通过所谓"国有化"永久占有钓鱼岛。至今,日本政府仍把当年古贺辰四郎殖民开拓钓鱼岛的行为,作为日本"先占"和实际控制钓鱼岛的国际法依据,甚至不惜制造伪证。其最典型的谎言之一是,日本政府把古贺辰四郎最早登岛开发的时间,提前到甲午战争前的1884年,形成了流传百年以上的历史谎言。伊泽弥喜太长女伊泽真伎留下的宝贵历史证言及其他一些相关证据证明,所谓古贺辰四郎1884年登岛开发及1885年提出开发申请均系伪造。  相似文献   

9.
刘江永 《百姓生活》2014,(11):57-58
日本明治政府利用甲午战争之机,在《马关条约》谈判前窃取钓鱼岛,其后又利用《马关条约》殖民统治台湾、窃占钓鱼岛50年。钓鱼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19世纪末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日本当局对包括甲午战争在内的侵略罪行,没有彻底反省和认真清理,是使这一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
日本媒体9月8日报道称,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黄尾屿以北约164公里进行“未经同意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海域活动根本无需向日本通告.日本借赖斯访华之机炒作中日海洋争端,目的是希望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日本提供终极安全承诺.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亲苏派和亲蒋派,本年四月,借我渔船到我领土钓鱼岛等岛屿附近领海捕鱼问题,大肆叫嚷了一通,胡说“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群岛)是日本领土,妄图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破坏中日友谊,破坏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由于我们坚持原则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问起暂时搁置了.日本反动派,以后还有可能在钓鱼岛等岛屿的问题上大做文章.究竟钓鱼岛等岛屿是日本的领土还是中国的领土,从历史上和地理上都有十分充足的证据,说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相似文献   

12.
钓鱼岛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和台湾都作出激烈回应,对日本的挑衅行为给予回击;中国大陆和台湾在处理钓鱼岛事件中表现出情同手足、并肩作战的姿态,让日本及国际社会不置可否;台湾在处理钓鱼岛事件上有自己的立场和方式,而这种立场和方式也成为中国大陆在两岸问题的纠结;钓鱼岛事件对两岸关系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两岸关系能否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更上一层楼,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3.
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在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以及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使钓鱼岛问题日益复杂化,已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涉及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展的大局。中日必须从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分歧,和平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4.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不断对钓鱼岛提出主权要求并强行占领该岛.自此,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以各种形式不断抗议.本文旨在从国际公法角度分析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要求是于法无据的,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非议的主权.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针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进行历史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日本政策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依据托管琉球与"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正式纳入其托管之下,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日本,为中日发生钓鱼岛争端埋下了伏笔;冷战结束后,美国又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处于"模糊中立";截止当今阶段,美国政府"小心翼翼"的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持观望状态。  相似文献   

16.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拉拢日本成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盟友,对钓鱼岛先是不宣而占,接着就在20世纪70年代擅自把管辖权授受给日本,一手造成钓鱼岛争端。美国重返亚太使钓鱼岛争端呈现如下战略态势:美、日在钓鱼岛争端博弈中的战略意图日趋明晰化;钓鱼岛争端日趋复杂化、尖锐化、僵局化和求解困难化。中国应对钓鱼岛争端的方略应该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大战略,主张和平解决钓鱼岛争端;继续运用国际法等手段,维护钓鱼岛主权;增强包括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实力,为和平解决钓鱼岛争端奠定坚实基础;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应对钓鱼岛舆论战;加强协调和沟通,构建钓鱼岛争端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12,(10):25
回顾历史,钓鱼岛是中国领土铁证如山。日本关于钓鱼岛问题"不存在争议"的说法经不起历史和媒体的拷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读卖新闻》消息称,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近日在华盛顿接受媒体的采访时,突然抛出"购买"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的怪论。与此同时,针对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石原宣称,美国曾将钓鱼岛"作为冲绳县的一部分返还日本",如果中方要打破日本的"实际控制","这些话听起来就像是针对日本的宣战布告",日本政府必须更加强硬。石原君称,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上,钓鱼岛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目前该岛也正处于"日本  相似文献   

19.
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争端是中日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其中包含着历史问题、现实经济利益、以及民族情感等诸多因素。自上世纪70年代钓鱼岛争端凸起至今,通过对近年来日本知华派学者尖阁列岛研究,以及对2000年前后至今其研究状况、观点与资料进行整理和对比,笔者认为近年来的日本相关研究,出现了区别于传统“两分法”观点的一缕新气象。  相似文献   

20.
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主权争夺由来已久,危机频现.从国际法角度看,三个问题最为相关,即:钓鱼岛是不是“无主地”?日本在二战后是否已将钓鱼岛归还中国?钓鱼岛会如何影响中日在东海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划界?厘清这些国际法问题会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主权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