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研究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是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北文化产业获得一定发展,但仍然落后于东南沿海省市.文化产业组织滞后、科技含量低、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及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建立创新体系、扩宽投融资渠道和开发人力资源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宏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2):31-35,98
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宁波的领先地位主要是以数量形成的,不仅与宁波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滞后,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差距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效益低、科技含量低。为此,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在制度改革、科技创新、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加快赤峰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培育和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好基础和较强发展潜力的文化行业和新兴文化业态,充分发挥其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推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要突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文化旅游、艺术品、传媒出版、演出娱乐、商务会展、影视动漫六大优势行业。 相似文献
5.
鲍展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2):106-110
文章通过剖析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揭示宁波文化产业的基本格局和主要特点,提出宁波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惠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178-180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在体制、规模、结构、消费水平及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对此提出对策建议,以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潘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4):130-132
积极推动文化新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辽宁省"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大方向大目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已成为辽宁省文化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论述辽宁省文化产业三种发展模式,即资源禀赋发展模式、资本技术发展模式、整合集约发展模式,进而提出培育和提升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翠翠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6):28-30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白城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白城文化产业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却是文化产业弱省,目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当务之急。针对陕西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其特有的优势和现在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原则和发展对策,并对几个具体产业如旅游、报业、网络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周桂英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0-93
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共生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它们的深度融合对河南省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的战略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合理、文化产业化程度低、旅游产品内涵不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等问题。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需要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文化部门的产业化发展、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项目的创意策划等。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66-71
中国的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文化产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形成;文化领域的改革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在全球化视野中考察,中国的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市场巨大、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产业规模太小与管理经验不足的缺点。中国文化产业的真正出路应当是创新的理念、高科技和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张志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2-74
文化产业是和文化事业同等重要的一种文化发展方式.本文拟就我国文化产业的三十年发展情况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衡阳文化产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向志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118-120
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主要论述了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快推进衡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文化强市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魏雪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6)
以1999-2013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经济规模、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以及文化产业财政支出这3个要素对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提升文化产业内涵;注重消费者诉求,开拓需求市场等对策来提升福建省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5.
吴铜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4):39-42
"温州模式"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神话,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温州经济的衰退也举世瞩目。我们一直在思考温州经济衰退的各种因素,包括文化因素,也在思考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给予温州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不平衡、市民物质满足与文化需要之间的不平衡、文化产业中的产业因子与文化因子的不平衡,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寻找对策: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做好宏观规划与微观引导的协调,文化产业的生产者要做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文化产业的消费者要做好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佛山市发展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清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82-85
佛山具备发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有能力也有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佛山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研究制定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大集团,实施产业创新战略,进行市场运作和品牌整合,加强营销创新,建设"数字化、人文化"的产业特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新兴朝阳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也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性产业层面。赤峰市如何抓住机遇,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赤峰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认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论述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分类 ,全面地考察了广西文化产业的现状 ,井提出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诸如 :优化资源配置 ,组建文化产业集团 ,搞活旅游文化经济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20.
分析吉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其投资效益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支持其发展的对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