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垮掉一代”是反传统的文学运动,包含了从哲学、文化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反文化思潮和反体制震荡.在二战后的美国五六十年代,“垮掉一代”带着强烈的反叛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试图借助文学作品用一些新意的眼光,建立起理想中的乌托邦社会.《在路上》则被认为是“垮掉派文学”反主流文化思想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然而他们的行动和作品有着源于青春激情的冲动,也蕴涵着缺失方向感的无奈和虚无.《在路上》没有因为整部小说的悲观基调而丧失对后世的积极意义:即后人反主流文化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导师,对中国社会也产生了复杂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起,“垮掉的一代”文学作品与其所代表的青年亚文化对于中国的青年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凯鲁亚克作品中所体现的热爱自由、勇于探索、企望和平、关注生态的垮掉哲学内涵,希望中国当代青年通过了解垮掉偶像积极向上的另一面,能够改变对于垮掉一代的刻板印象,厘清亚文化的负面和正面影响,吸收正能量,形成向往自由、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关注环保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导向,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引领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金斯伯格的"垮掉一代"到中国的"王朔现象",从"迷惘一代"到"痞子文学",从金斯伯格的《嚎叫》到"下半身"的《打炮》,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类比与对比,系统阐述了美国作家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及其所代表的"垮掉一代"对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渗透与影响,分析了我国文坛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垮掉一代”是指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对社会不满的青年,他们生活在当时社会感到压抑,以极端行为表达着对社会的批判和抗议,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誉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垮掉的一代”以对主流文化的背离、对阶级束缚的反叛并以精神的狂欢、荒谬怪诞的行为为特征,揭示了二战后一代文学奇才对精神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凯鲁亚克“垮掉禅”与中国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禅传播到美国之后受到了美国文坛的关注,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凯鲁亚克等垮掉派成员以及先前的美国文坛对禅的吸收主要是借用中国禅来反省自我文化,改造本土文化。凯鲁亚克的“垮掉禅”以疯狂、极端著称,在道德上超出了中国禅的界限。另一方面,“垮掉的一代”借鉴吸收了中国禅中“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平静与顿悟,这使得“垮掉禅”背后深层次的精神意义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7.
王朔与杰克·凯鲁亚克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朔由于在写作风格上与杰克·凯鲁亚克有相似之处而被称为中国的“垮掉的一代”。本文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点,指出王朔只是新京味儿小说的代表,而并非“垮掉的一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在路上》着手,分析了“垮掉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垮掉”青年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指出“垮掉运动”是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前驱,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垮掉派”过激的反叛言行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出路,他们的寻觅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9.
"垮掉的一代"文学和博普爵士乐一样,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共同的时代背景使它们在精神上彼此相通,爵士乐和"垮掉的一代"的精神诉求不谋而合.博普爵士乐对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小说主题之中,也就是"垮掉的一代"的本真追求,即对于真实和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论黑色幽默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蕴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色幽默小说流派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校园文化危机时期。其时,歹徒行凶作恶,吸毒开始流行,垮掉的一代尚未完全消逝。那是一个激剧动荡的年代。美国人民已自觉意识到他们对国家理想、民族信仰以及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失去了信心。西方人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统一文化观念和人类理性的依赖感,在人们的心目中发生了动摇。这种价值崩溃,信仰危机的思潮逐渐传播开来,对美国的小说,特别是欧洲的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给予了极为强烈的冲击。①如果把黑色幽默小说放到更为深广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加以考察,就会发现,黑色幽默小说实际上是一种反理性的疯狂文化的产物,是一种带有危机色彩的文学。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小说家切斯纳特的短篇小说《结发之妻》通过讲述一个混血儿脱离自己的族群后,试图走进白人文化而面临的种种困惑,展示了美国文化中处于白人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亚文化体系之外的一个“灰色地带”。文章通过对该小说的细读式的分析研究,试图对小说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以揭示这个“灰色地带”存在的意义和实质,以便于更深刻地了解美国白人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亚文化之间的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2.
《轻舔丝绒》是英国当代小说家萨拉·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的开篇之作,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生活方式和父权制主宰下的女性边缘化地位等都在这部小说中得以呈现。女性亚文化风格在服饰、场景、语言三个维度上表现了与当时主流文化有所背离的“抵制”与“反抗”因子。女性亚文化风格的形成得益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变革、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外来新观念新文明的冲击,长期受制于父权社会审查和监视的维多利亚女性终于能在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彰显了自我。  相似文献   

13.
《在路上》是美国的著名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该小说讲述了故事的叙述者"我"和一群伙伴数次横穿美国的疯狂经历。在这几次看似疯狂的旅行中,他们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自我救赎。本文不仅探讨了小说的救赎主题,而且分析了小说主人公自我救赎未能取得完全成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近期,“躺平”一词经媒介舆论场创造,以亚文化现象的新形式发酵传播,呈现出青年消极厌世的群体画像及社会心态,实现了从符号到现象的样态转变、从现实到虚拟空间的场域转变,表现出独特的反商业收编特征。“躺平青年”通过自我表达和群体归属的双重认同,实现“躺平族”身份建构,其消极态度尽显现代犬儒主义情结,使“躺平”亚文化在抵抗主流文化的尝试中显得相对温和。透视“躺平”亚文化,其导致当代“躺平青年”劳动价值观偏离、自我身份建构出现偏差,虽个体及社会焦虑借助“躺平”现象得到了抒发,但其消极避世的错误价值观同样是主流意识形态收编的对象。因此,主流文化应积极实现对“躺平”亚文化的收编,并致力于培育新时代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青年,促进青年与“躺平”的和解。  相似文献   

15.
金斯伯格被认为是发端于 2 0世纪 5 0年代并持续影响到现代的美国“垮掉一代”文化文学思潮的代言人 ,他本人也由最初文学、文化边缘人的身份转而为主流文化接受 ,并成为其一员。考察金斯伯格与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情绪的相互关系 ,可知金斯伯格等的出现有特定的时代原因 ,同时他们也有效地利用了大众传媒与公众情绪形成互动关系 ,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路上》是美国著名"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垮掉的一代"也被称作"嬉皮士",禅宗和存在主义哲学给他们提供了思想基础。他们选择具有个性的私人生活方式,抗拒传统文化,蔑视社会权威和法则,追求精神生活的极度自由,成为传统道德理念的叛逆者。  相似文献   

17.
针对美国20世纪中期"垮掉的一代"所引发的青年文化思潮现象,采用社会学身体论研究方法,分析了其在批判社会的过程中身体秩序被重置甚至被舍弃的诸多"现象"与"观念"。结果表明:"垮掉的一代"在文学领域开创的"自发式写作"和社会文化层面的种种"疯狂"行为都是对身体资源所代表的社会秩序的挑战与重置,以及对主流文化秩序的颠覆,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文化思潮和反体制震荡。  相似文献   

18.
作者是美国“垮掉的一代”青年作家中较为年长的一个,也是这一派的主要代言人。本文是从作者介绍这一文学运动的论文“解脱”摘译的;原文还涉及音乐、绘画、小说等方面,我们只译了上比较系统论述诗歌的部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派的诗歌和19世纪末大陆上颓废派诗歌传统的关系,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60年代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在美国传播和发展与反文化运动结合在一起,其始作俑者是“垮掉的一代”。垮掉派的作家们普遍接触佛教,在禅佛教中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寻求合理的依据和方式,也为他们的文学创作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东西方文化由此所出现的前所未有的交融局面,为20世纪跨文化交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个案。  相似文献   

20.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誉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垮掉的一代"以对主流文化的背离、对阶级束缚的反叛并以精神的狂欢、荒谬怪诞的行为为特征,揭示了二战后一代文学奇才对精神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