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德和(吉满·徳和),男,藏族,四川甘洛县人,出生于1955年10月。硕士,藏学研究员。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西昌学院彝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西昌学院藏彝走廊区域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二级)"主任,西昌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全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凉山州藏学会副会长、《凉山藏学研究》副总编;四川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藏学研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华盛顿大学的藏学是美国藏学的摇篮.本文以文献材料和实地考察为据,以华盛顿大学的藏学研究为个案,反思和总结了其藏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章追述了其藏学研究的起源;揭示了其藏学研究兴盛的动力及由盛转衰的原因;阐明了华盛顿大学藏学研究对美国藏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人风采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F0002-F0002,F0003
王德和研究员 王德和(吉满·德和),男,藏族,四川甘洛县人,出生于1955年10月。硕士,藏学研究员。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西昌学院彝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西昌学院藏彝走廊区域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二级)”主任,西昌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全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凉山州藏学会副会长、《凉山藏学研究》副总编;四川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民族文化与教育、民族古文字、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藏学研究成绩斐然.西部大开发给藏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藏学研究之路是时势所迫,也是藏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途径.抓住机遇,争取藏学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藏学勃兴,一次次承前启后、百花齐放的藏学学术研讨会即为表征。每次与会,都有新的认知和收获。而这次参加“西藏及其他藏区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2006年12月8日至11日,成都)则更见今日藏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反映了近年来藏学研究的新突破、新进展。在此,我愿谈点体会,与同道分享。一、学术特色:现实、鲜明、个性(一)选题精当无庸讳言,比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藏学研究的条件和环境确实相对严格、艰苦一些,因而…  相似文献   

6.
藏学研究是目前国内和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仅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国内就发表藏学研究论文2 4 0 0余篇。 2 0 0 3年 9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藏学研讨会收到论文 30 0余篇。为了便于比较研究 ,本文将相关的文章按国际研讨会所列的专题进行了分类排列、比较 ,以便从中发现我们和国际藏学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掌握和了解国际藏学研究的动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藏学情报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宾秀英藏学研究蓬勃开展,社会对藏文情报的需求量剧增,为顺应新形势的挑战,必须对藏文情报资料进行高质量的新的开发和利用。一、藏学文献的开发和利用藏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藏学文献,开发利用藏学文献资源是藏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藏学是指专门研究藏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一门学科,它具有单一民族的综合性学科特点。藏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传统藏学学科体系和现代藏学学科体系。传统藏学学科只限于“大小五明”、地理、历史和传记等范畴,而现代藏学已形成了多学科、深层次、广领域的世界性学科。近30年来,藏学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但是,藏学作为一门学科,尚待建立合理的学科体系、科学的理论定式、统一的分类界限和规范的名称术语。  相似文献   

9.
藏学文献刍议徐怀琳藏学文献是藏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丰富的藏学文献为依据,藏学研究很难深入。当今,藏学已成为世界研究的“热门学科”,仅国内就建立了五十多个藏学研究机构。随着藏学研究蓬勃开展,加强藏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已势在必行。本文试就藏学文献...  相似文献   

10.
1.藏学研究作为东方学的分支是布里亚特著名的传统科学。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布里亚特的藏学研究流派有二种:第一,是传统的,也就是“东方的”流派,用藏文和蒙古文对佛教的传播以及佛教文化进行了有益的研究。藏学专家主要是当地的佛教僧侣;第二,是俄国古典东方学流派,用俄文研究。藏学专家是一些在彼得堡大学受过欧洲教育的布里亚特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1.
建国前夕 ,于道泉先生放弃了在海外的舒适生活 ,毅然回到故土 ,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祖国和藏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首开藏语专业 ;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收集少数民族语文图书 ;帮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筹备开播了藏语节目。特别是作为中央民族学院藏学专业的奠基人、著名藏学教授 ,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藏学专门人才和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 ;并在教学的同时 ,积极组织编纂适合学习和研究之用的专业词典 ,对弘扬和发展藏族文化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东噶.洛桑赤列《东噶藏学大辞典》中涉及蒙古人名、族名相关的一些历史宗教方面的记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与先生的其他著述和一些相关藏蒙文献略加进行比较,从中审视和领略了先生对蒙藏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藏彝走廊东端,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和其他民族长期和谐共处,相互间的文化涵化现象显著。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婚俗文化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态势。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从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婚俗礼仪和本土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搜集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本文结合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学院图书馆的工作实际,论述了进一步加强尔苏藏族文献资源的搜集保存、整理研究、开发利用等工作思路,对其抢救和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状况,民族教育的兴盛繁荣程度,都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水平。凉山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要致力于探索本民族地区的具体问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动因。本文对凉山州民族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藏彝走廊东端有尔苏藏族、彝族等多民族和谐共居。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是尔苏藏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也是部分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节日文化也已走出国门。尔苏藏族的节日主题是祭祀神灵,祈求丰收。人们相聚一起,举杯祝福,唱歌跳舞,节日活动有:打火把、赛歌、摔跤比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居住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山区的一部分说藏语安多方言,且具有浓郁藏族生活风情的回族穆斯林,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热衷于从卡力岗回族的饮食、服饰、居住等生活习俗中去寻找所谓的藏族文化遗存。事实上,随着当地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卡力岗山区与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卡力岗回族的传统文化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藏文化的遗迹已经越来越少。这些生活文化的变迁,体现出卡力岗回族向河湟地区回族文化的认同,以及与藏族文化的日益疏离。  相似文献   

18.
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急需得到保护。调查人员采用访谈、观察等方法深入凉山州进行调研,指出在当前的保护中存在保护资金匮乏;对手工艺文化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传承人保护面过于狭窄;新一代的传承人培养不足;乡土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发挥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的保护主体;扩大保护对象,实施全面保护;引入数字化技术,推进保护手段升级;采取多种方式,推动民族手工艺文化传承;挖掘手工艺文化的价值,从开发促进保护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凉山民族地区幼儿师范音乐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凉山地区于2015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大力发展彝区学前教育。 选取凉山民族地区幼儿音乐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进行探索,对当前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乐理视唱练耳、钢琴 教学、声乐教学等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藏族题材电影是指以藏族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反映藏民族文化的影片,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藏族题材电影生存发展文化空间展开论述,以期能认清其生存之文化境遇,为找准困扰其发展的瓶颈以及对症下药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