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刍议提存公证中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存公证是指提存人将提存钱物交由公证机关寄托、保管 ,由公证机关通知受领人在一定条件下领取提取钱物的公证活动。在提存公证中涉及到三方主体即 :提存人、提存机关和提存受领人。提存人是指为履行清偿义务或担保义务而向公证处申请提存的人。提存机关是指经批准设立的接受提存物、进行寄托、保管 ,并在条件成熟时交付债权人的机构。 1995年 6月 2日 ,司法部发布《提存公证规则》,从法律上赋予公证机关作为提存机关的法律地位。提存之债的债权人为提存受领人。三方主体相互之间存在着权利义务关系 :提存人有权申请提存 ;公证处有义务受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患者法制意识的增强,医疗赔偿纠纷不断涌现,而我国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相对不完备,致使处理此类纠纷时遇到不少疑难困惑。为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涉及的损害赔偿责任、诉讼举证责任以及赔偿请求权等问题进行探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郝亮 《理论界》2005,(2):93-93
提存是使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原因之一。债务如因债权人的原因难以履行,债务人可将债的标的物提存而消灭债务。确立合理的提存机关是完善提存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①这就是我国法律关于债的定义。 我国历来有“欠债还钱”之说。这个“债”一般仅指财物的借贷或借用。而现代民法中的“债”的范围则比较广泛,主要有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和其他单方法律行为之债。  相似文献   

5.
受领,是指债权人接受债务人履行的行为,是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前提,这点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对于债权人“受领”的法律性质,常与债权人受领迟延一起研究,学界却一直存在着争论。笔者在对比世界其他国家关于此问题的立法例的基础上认为,债权人受领的法律性质应依不同情形来看,不能简单而论是其权利还是义务。  相似文献   

6.
理念的选择决定制度的内容与构成.我国现行非法流动赔偿责任制度以债权人利益保护为本位,忽视了劳资双方的不平等性,因而无法展示劳动法抑强扶弱的个性和追求实质公平的功能.我国应当转换理念,以劳动者利益保护为指向来重构非法流动赔偿责任制度,以按份之债替代连带之债,合理发挥过错在责任分配中的作用,并将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限定在直接损失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凶宅禁忌是一种无害的民俗,并不违背公序良俗,应该认定为《民法总则》第10条所规定的习惯,进行法律上的规范评价。凶宅可以界定为房屋的专有部分曾发生自杀、他杀或意外致死等非正常死亡事件。凶宅问题的根源是人们的生死观,是人们无法平静淡然地面对死亡,并不是封建迷信与唯心主义。凶宅纠纷解决的关键是解放思想,克服理念上的误区,进行损害赔偿的认定。凶宅引发的房屋价值贬损,可以认定为交易性贬值,是民法上的纯粹经济损失,依据学术界通说,构成要件认定较为严格。但可以参考动态体系论的思考方法,通常可以获得赔偿。也可以在区分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这两种损害赔偿方法的前提下,通过金钱赔偿实现交易性贬值的救济。凶宅损害的请求权基础主要是侵权与违约。凶宅损害赔偿的认定,应寻找具备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做出权威的价格评估报告。中国民法典可以对交易性贬值做出规定,明确其可赔偿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公民的精神利益保护不力,因此尽快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是非常必要的。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将民法和刑法两极保护紧密相连,并要明确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主诉的主体范围以及加害人的能力、赔偿数额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上的民事责任制度与民法上的民事责任制度在利益保护模式和目标预设上各不相同,在具体责任形式、归责原则等方面也差异显著。对反托拉斯违法行为所适用的三倍损害赔偿制度的起源固然最初关涉美国特殊的国情,但从根本而言,乃是现代风险社会的产物。惩罚性赔偿对于原告以及社会也存在救济作用,但这并非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主要目的。惩罚性赔偿的数额均高于甚至大大高于实际损失以昭炯戒,体现了一种新时期的分配正义观。竞争遭到损害是反垄断法上损害赔偿的肇因,而一般民法上损害赔偿责任乃因民事权利被侵犯而产生。前者属于制度保护范畴,后者属于权利保护范畴。垄断违法行为的发生是构成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获得反垄断法上的损害赔偿,不能以民法为依据,而只能以反垄断法为依据。经济法责任的建构应该摆脱民事责任理论的束缚,避免在认知上被民法责任所泯然湮没同化,造成反垄断赔偿责任精神的失落与经济法责任的缺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医疗事故纠纷近年来不断增多,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比例逐渐增大。2002年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当前我国处理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然而,该《条例》与我国的《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存在冲突,给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处理带来很大不便。从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及其法律依据入手,探讨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缺陷,有助于我国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作为外源性责任纳入《民法典》,在补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同时冲击着民法体系的自洽性。在《民法典》内部,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应在尊重民法逻辑的基础上体现生态规律,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与环境侵权责任发生冲突时优先适用环境侵权责任;同时,惩罚性赔偿仅适用于环境侵权责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中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形式的适用优先于金钱赔偿。民法体系的功能有限,《民法典》应与《环境保护法》一起,协调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且由《环境保护法》起主导作用。这两部法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进行全面规定,在理顺相关请求权主体顺位关系的基础上整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对未违反国家规定却造成环境损害的情况进行合理救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层出不穷,虽然从民事审判总的案件数量来看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人命关天",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矛盾激烈,案件处理难度大,审理周期长,"医闹"事件不时发生,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类纠纷之所以成为各类纠纷中名副其实的难啃的"硬骨头",一是因为社会普遍缺乏信任感,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双方难以互相宽容和理解.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适用及鉴定的"二元化"问题,即适用不同的法律和鉴定程序会导致不同的赔偿结果,实践中普遍为人所诟病的"医疗事故的赔偿少于一般过错的赔偿"或"一般过错的赔偿高于医疗事故的赔偿"等不合理现象,就是"二元化"矛盾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自然债是当事人负有的受一般道德标准或社会观念支持、法律虽不强制履行但在自愿履行后即维护履行效果,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给付的债。非法律强制性并不使自然债沦落为法律外之“债”。法律义务的全面理解、罗马法债演化的历史、日耳曼法债与责任分离的观念、自然债所含给付的良心强制性及效力构成等,都说明了自然债的民法债属性。民法上的债包含强制性的民事债与自然债,落实自然债的民法债定位是在民法领域内研究自然债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张里安  刘京 《兰州学刊》2013,(9):143-149
我国现行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存在协商机制欠缺规范化,行政调解机制面临被边缘化之问题.针对上述机制缺陷,近年来我国各地也纷纷进行了引入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立中立性第三方调解组织、设立独立于医疗行政机关之仲裁机构之有益探索.结合近年来各地实践经验,我国应遵循“规范协商,强制调解,鼓励仲裁,完善保险”的宏观思路,来构建符合中国目前情况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胡震宇 《理论界》2011,(8):69-70
大规模侵权事件中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对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赔偿基金兼具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在处理大规模侵权案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研究赔偿基金的性质、法律地位和相关制度的设计为切入点,分析赔偿基金引入我国实践的难点,提出赔偿基金引入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损害賠偿之債发生的原因分为契約責任与契約外責任,并非从苏联民法典开始,早在罗马法中就有这样創建的規定。认为这兩者是发生債权債务关系的兩大原因。称前者为由于契約所生之債;后者为由于侵权行为所生之债。资产阶級国家的民法吸取了罗马法的理論,也把侵权行为规定为发生債的原因。 无論资产阶級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法,对损害赔偿之債都有規定。有的特  相似文献   

17.
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损害赔偿是一项民法制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损害赔偿法,越来越为迫切。它对于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处理损害赔偿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损害赔偿,是指不法侵犯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造成损害,加害人对受害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损害赔偿制度在古代并非各国所共有,中国、印度以及一些欧洲国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晓慧 《兰州学刊》2003,(3):105-107
家庭暴力是一种侵权行为 ,而传统的对家庭暴力的防治往往只注重于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 ,致使受害者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法律救济。本文以家庭暴力行为在民法上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着眼点 ,从法律基础、物质基础两方面阐述了家庭暴力损害赔偿法律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从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社会功能、赔偿范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家庭暴力损害赔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黄周炳 《理论界》2007,15(10):74-77
从民事法律关系的角度来思考票据抗辩,作为技术性规则并非完全拒绝适用民法的基本原理,票据抗辩限制就是无牵连的连带之债产生无牵连抗辩之故,票据债务与基础债务互不影响。此外,对于票据抗辩无限制之性质,可以通过债务同一性得到解释.籍此实现票据当事人相互之间利益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合同法首次在立法上确立了代位权制度 ,突破了债权是对人权的传统民法理论 ,将债的效力扩大及于第三人。代位权的规定优于代位申请执行权 ;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 ;对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加以保护 ;明确了代位权行使的归属 ,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 ,不是由债务人的全体债权人平等受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