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埔古港     
蒋月月 《源流》2011,(23):86-89
从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向东2公里,就是黄埔古港。和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样,黄埔古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扇窗口,只不过,那已是300多年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2.
五口通商后,福州港何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什么正常的对外贸易?利用现存档案资料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福州港对外贸易的历史进程,并对制约港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官方对对外贸易态度的变化是导致港口由"死港"走向繁荣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制度变迁导致了港口贸易的繁荣,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州港开发较早。唐代广州港,已发展成为第一大港口,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瓷器、香料等大宗商品贸易。随着中国造船术、航海技术的发展,广州与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东南亚各国海上丝路商贸活动十分兴盛。市舶司的设置,建立了与海外更为广泛的联系,广州港口中外商船云集,彰显了唐代广州港商贸的繁荣程度。唐代后期,各国商人聚集广州,蕃坊成为外国商人的居住区。大食、波斯兵围攻广州城,黄巢协助政府平叛,这一事件间接表明广州已成为国际性港口城市,折射的是广州港海路商贸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离不开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引领与统筹作用,尤其是在湾区文化建设方面,广州应大有可为。文章从穗港交流合作的角度,指出了目前广州在引领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发挥机构职能、利用人缘地缘优势做好对港文化交流工作,形成对港的文化影响力;同时借助香港的国际地位扩大广州的影响力,并充分利用粤语增强港人的文化归属感与湾区的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去年以来,粤西连续举办过两次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本期组织了有关热点问题的研究论文。李金明《唐代广州与阿拉伯的海上交通》展示了唐代中国海上交通及贸易的空前繁荣,张荣芳等《两汉时期的雷州半岛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描述了两汉时期雷州半岛采珠业、商贸业的发达,阮应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雷州半岛主港概述》就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用翔实的材料客观描述了徐闻港、雷州港、赤坎港的形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特色主要有:一、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空前发展;二、明清时期占绝对优势的海外贸易受西方排挤,但仍有物美价廉的竞争实力;三、明清时期,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以禁为主,实际的海外贸易不乏出现高潮;四、明清时期把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发展到了极点。  相似文献   

7.
庵埠港在清代潮汕地区的沿海各港口对外贸易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兴衰隆替的历史变迁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潮汕地区经济由盛而衰的历程。根据对史料的分析 ,可以认为 ,地理位置的优劣、港口的通塞和统治阶级的对外贸易政策等一系列因素是清代庵埠港兴衰更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广东通事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广州口岸贸易的翻译群体.广东通事在广州对外贸易中曾发挥积极作用,他们传译语言,说合交易;代办通关,经管税钞;传谕贸易法令,保障贸易开展;提供货物信息,促进贸易发展.广东通事在广州对外贸易中发挥的这些积极作用,使得贸易得以顺利、依序、高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淮阴市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唐朝时的楚洲港(今淮安)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在海外贸易中占有一定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淮阴市对外贸易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1993年全市外贸出口供货33.98亿元,自营出口成交1800万元,实际出口616.08万元;利用外资步伐加快,至93年底,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369家,协议外资1.63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55.9万美元,新开业投  相似文献   

10.
清前期广东督抚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是明清两代的重要省分,是中国在过去的500年间的主要对外窗口之一。广州作为这一时期的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无论在明代海禁时期,还是清初迁海封禁时期,实际上这里始终都没有真正地停止过对外贸易交往活动。公元16世纪以后的葡萄牙和英国的西方殖民势力都把这里作为冲破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的藩篱和寻求最大的市场利益的热点。19世纪40年代关系中国命运的鸦片战争,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1.
清代广州十三行是政府特许的外贸垄断组织。在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世界透视中国的主要窗口,在中西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广府文化在古代中国外贸体制中的地位。第一,三度一口通商彰显广府在中国外贸体制中最突出的地位。第二,历代外贸体制在广州的先行先试充分表现了广府对于中国外贸体制的贡献和地位。第三,通过广府外贸地位的文化分析:地理环境和海外市场分析;海洋文化传统最早形成和成熟;海洋文化精神的强固,论证广府在中国外贸体制中获得显赫地位,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处南海之滨,自然条件优越,海外交通便利,是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的始发港和发源地,是中国两千年不衰的对外通商口岸,在古代的中外交通和中西交往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口岸贸易与晚清上海金融业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自 1843年开埠后 ,迅速崛起 ,成为近代中国的航运、经贸和金融中心 ,并历久不衰 ,扬名中外。追溯其发展轨迹 ,口岸贸易与金融业之间互为促进的双向关系 ,引人注目。口岸贸易的繁盛 ,刺激了商业的兴旺 ,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埠际贸易的开展 ,有赖于金融业在资金融通方面提供的便利 ,而金融业的发展因此也得到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
黄埔古村-古港建筑文化遗产记载了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时期的对外贸易史,因自身文化价值的影响力使之部分保留至今。对其生存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大拆大建”行为及隐藏其中的各种片面利益关系。加大法制力度、承认私有产权,整治违章乱建房屋、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并赋予古村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旅游功能,方为名城保护工作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西藏近几年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指出西藏因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及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导致在对外贸易中缺乏持续性发生变化;认为要促使西藏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需加强边境贸易的统一协调和宏观管理,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及加强口岸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在鸦片战争前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信息中心,英国作为对华贸易的主要西方国家,为满足邮政通信的需求,推行了不同形式的客邮体制,对清代中期中英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这不仅是侵略中国邮权的见证,也为深入中外邮政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8.
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行商名声享誉全国,尤以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为盛。潘家除了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就外,在文化事业上也贡献良多,后代文人辈出。文章试从制度、社会、经济及家族观念几个方面考察,试图找出潘氏家族屡出人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广东(以广州为中心)自汉朝至今天对外开放海外贸易的兴起和持续发展两千多年、且经久不衰的历史轨跡,说明今天广东成为中国开放改革前沿地、对外贸易居全国首位和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宁波依托港口优势,积极推进对外贸易,但是始终没有摆脱“以出口为主”的传统观念,离实现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还有较大的距离。文章结合2005年至2012年进口贸易发展数据,分析了宁波进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深化进口贸易战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推动进口渠道的多样化、进口贸易方式多元化等促进进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