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四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1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领导和各教派高僧、学员共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藏传佛教与平等思想"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课题组向会议提交了《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藏传佛教与平等思想研究专  相似文献   

2.
高颖 《中国藏学》2013,(1):184-186
第二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会议于2012年12月1日至2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在京的部分藏学专家学者、中央统战部、西藏和四省藏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6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期间,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弘扬优良传统,利国利民利教"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课题组还向会议提交了《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试讲本)》《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第一辑)等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石硕 《西藏研究》2008,108(2):51-58
文章主要依据<拔协>有关后弘期上、下两路弘传的记裁,对两路弘传不同特点及各自所发挥的不同历史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下路弘传是以兼收并蓄,融入有苯教乃至汉地佛教因素,突出个人修持和戒律相对松弛,未见地方政权支持与推动,民闻性、自发生性突出为特点;上路弘传则以有阿里王室的倡导与推动,阿底峡发挥核心作用以及戒律严格,讲求次第和显密教理较为系统且正统性较突出为特点;二者相得益彰、各有所长,对后弘期佛教在藏地的复兴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0月28日至29日,纪念凉州会谈7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武威市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纪念1247年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研讨凉州会谈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此次会议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来自北京、西藏、甘肃、四川、陕西、江苏等地高校、科研院所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云研究员主持。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  相似文献   

5.
格勒  郭建勋 《中国藏学》2015,(2):192-193
2014年11月21日到23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与西藏和四省藏区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西藏和四省藏区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西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四川省委党校、重庆文理  相似文献   

6.
2011年5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民族大学、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武警学院、中国西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阿弥陀像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翎 《中国藏学》2004,1(4):100-112
西藏佛教前弘期基本以汉地的流行信仰对其影响为主,后弘期则更多地以印度密法思想的影响为主.然而,"阿弥陀像"个案却是一个反常现象,即西藏对该佛的供养及特殊造像系统的形成,汉地的影响,无论在前弘期,还是在后弘期都是最为关键性的,尤其在元代之后,弥陀信仰之盛使阿弥陀佛的造像在数量上和流布的范围上,成为藏区仅次于观音的一个主要佛教供养神,这是本文选取这个个案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藏传佛教造像中样式因素形成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8.
李翎 《中国藏学》2004,(2):82-92
西藏佛教前弘期基本以汉地的流行信仰对其影响为主,后弘期则更多地以印度密法思想的影响为主.然而,"阿弥陀像"个案却是一个反常现象,即西藏对该佛的供养及特殊造像系统的形成,汉地的影响,无论在前弘期,还是在后弘期都是最为关键性的,尤其在元代之后,弥陀信仰之盛使阿弥陀佛的造像在数量上和流布的范围上,成为藏区仅次于观音的一个主要佛教供养神,这是本文选取这个个案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藏传佛教造像中样式因素形成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9.
论藏传佛教形成于吐蕃时期及其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藏传佛教是后弘期随着各教派的产生而形成的,故此,习惯将前弘期佛教称之为吐蕃佛教。然而从理论上进行严格分析,这种概念和称谓存在诸多不合理及不贴切之处。所谓"藏传佛教"是指佛教传入藏区后,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佛教。佛教在吐蕃传播200年的过程中,从语言文字、僧人信徒、寺院道场和神灵造像等方面都实现了吐蕃本土化。因此,应该说藏传佛教形成于吐蕃时期。  相似文献   

10.
熊文彬 《中国藏学》2005,(1):108-111
2004年9月3-7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了为期5天的"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美国<东方艺术>杂志社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以"西藏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为主题的"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于2008年10月14日至17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有217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170篇.综述分社会经济、历史、文物考古、宗教、梵文写本、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及藏医药等研究专题,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米拉日巴传》不仅是研究后弘期藏传佛教形成、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同时 ,在语言上也独具特色。文章着重对《米拉日巴传》中的形容词进行分类介绍 ,并与敦煌文献中的形容词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8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研讨会有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蒙古、挪威、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320人参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70篇。8月14日上午,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4.
梁俊艳 《中国藏学》2015,(2):193-194
2014年12月27日上午,"明清西藏历史研究暨庆祝邓锐龄先生九十华诞座谈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和中国藏学杂志社合办。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邓锐龄先生的  相似文献   

15.
2012年8月2日至8月4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日本、蒙古、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瑞士、德国、挪威、美国、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7名藏学学者出席会议,其中中国学者191人(含港台学者10人),国外学者76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38篇. 8月2日上午,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于事游洛屏主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于事拉巴平措、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斯塔、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白玛朗杰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6.
央宗  黄维忠 《中国藏学》2016,(4):200-202
正2016年10月10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协办,中国藏学杂志社、金川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红军长征在藏区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召开。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云南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四川省党史办、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社科院、四川民族学院等国内十五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文博机  相似文献   

17.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是古格王朝的统治中心,11—12世纪,古格王国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发源地,至今保留有丰富的佛教遗迹和遗物,其中包括数量巨大的擦擦(小型泥佛像和泥塔)。文章从这些擦擦的制作方法、表现题材、造像风格几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主要特征;并通过对文献和其他相关遗物的比较,探讨了这一时期擦擦造型风格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是目前藏学界与西夏学界都重点关注的话题。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对西夏译藏传密教文献的研究,而对显教义理文献涉及较少。事实上,在黑水城出土的西夏译藏佛教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能够代表藏传佛教后弘期"经院学"传统的文献。对这些文本的对勘与研究能够对藏学及西夏学研究做出三方面的贡献:一、理解夏译藏的语言体系;二、厘清藏传佛教在西夏更为完整的传承史;三、以西夏材料反观前弘期初期的藏传佛教史。文章成功同定了夏藏文本的《正理除意之暗》,并讨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西夏译量论文本,指出整个桑浦量论传统在西夏时期深入传播的历史可能。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2日,由龙谷大学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日藏学研讨会"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龙谷大学、大谷大学、广岛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种智院大学、驹泽大学、关西大学等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围绕"西藏的宗教文化与梵文写本研究"的主题进行探讨,并邀请了日本著名藏学家广岛大学名誉教授桂绍隆先生和神户外国语大学武内绍人教授作为评论专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藏传佛教“后弘期”何以在宗喀发端和“后弘期”的印记两个方面出发,对宗喀吐蕃政权怎样利用藏传佛教统一、凝聚民族意志,从而达到兴兵割据,立国称雄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