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耀星 《职业》2014,(36):132-133
建立"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当前改革发展的明确方向,职业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和育人方式因此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要求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之相适应,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本文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分析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企业用人标准,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不断扩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从而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顺敬 《职业》2011,(9):76-7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多数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体系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学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毕丛娣 《职业时空》2014,(6):100-101
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要求,得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的结论。就目前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布俊峰 《职业》2011,(27):68-70
一、职场安全教育的问题与探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康玉忠 《职业》2014,(32):19-20
2010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要求出发,为了突破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借鉴了国际上职业教育成功典范——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和德国"双元制"模式,提出了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新理念,以校企合作的教学企业为平台,校企在"产、学、研"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保障。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结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高职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主体的双元化体制构建、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打造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实行考核方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等一系列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方案做一些探讨,确定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8.
卜立新 《职业》2013,(5):20-2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承德技师学院(承德工业学校)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方式有校企互为基地形式,赋予全新理念的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合作培训的形式,还有以教学工厂(校办企业)为基地实施的全真培训,以及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立  夏治坤  刘春香 《职业》2011,(24):50-51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简介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实训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瞿根鹏 《职业》2012,(2):14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直接紧密联系的鲜明特色,也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曾菊员  邓霞  曾繁玲 《职业时空》2012,(9):50-51,54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倍受关注。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及根本举措。依据工学结合的教育改革思路,罗定职业技术学院5年来坚持实施"2+1"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山区高职教育办学的新举措。文章阐述了"2+1"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思路,提出了四条原则,即广泛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最后叙述了"2+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高雁南 《职业时空》2015,(3):16-17,20
校企深度合作下的订单培养和"前校后企、校岗直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学徒式教学体系、"通识+模块"的课程体系、逐层递进的实践体系,并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加勇 《职业》2014,(12):37-3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最为有效的、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学校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出发,通过多年来积累的十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就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问题与对策进行阐述,提出中职学校要探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学生全面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诸刚  欧阳志红  陆静兵 《职业》2016,(24):45-46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之一,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证,使其更好服务于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的主要运行模式,在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其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作用,同时对确保校企合作的稳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焉 《职业》2013,(8):115-1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了笔者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刘兴元 《职业》2016,(9):21-2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研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本文以我国公办重点职业院校之一的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为例,介绍了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职业岗位对接的具体做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8.
白晶 《职业》2013,(6):28-2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国内外的办学经验表明,成功的高职教育几乎毫无例外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成功地把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整个教育与工作实践、职业实践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贾同福 《职业》2013,(24):109-11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中职教育中作为一种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并且颇有成效。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从政策导向、运行机制、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卢菊洪  吴小明 《职业》2011,(30):179-180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更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破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是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各个学校应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形成适应区域、地方、学校和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时代需求的模具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