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着重分析了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它对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作用,由此可进一步认识魏源在中国历史重要转型时期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众多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中.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之际,魏源成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突出代表;其"经世致用"思想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换的理论旗帜.这除了魏源能敏锐地把握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脉博外,冈时也与他思想深处蕴含着丰富的湖南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魏源"经世致用"思想是当时时代特点和湖南地域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在文通过对魏源经世之学思想形成的学术思想背景的全方位的考察、对其卷帙浩繁的经世史著的介绍和分析、对其现实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综合而辨证的剖析,不仅全面地揭示出魏源的史学理论、史著和史学实践的基本内涵和逻辑联系,肯定了魏源经世史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与贡献,而且在一个侧面展示出近代开端时期中国大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容、特征。规律、时代风貌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深化对近代史学史和经世思潮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4.
魏源是19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读书治学均要以经世致用为本,强烈呼唤改革,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同时,魏源又是一个富于实际精神的人,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尊严以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诸如禁烟、海防、治河、漕运、盐务、水利等,都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魏源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先驱之一。在他的思想中,认识论是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魏源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同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心与物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做了深刻的考察.并提出了具有明显唯物论倾向的泛神论的认识论,从而使他的认识论带上了近代思想色彩.一强调认识同社会实践的密切关系,是魏源认识论的最显著特点。魏源是一位今文经  相似文献   

6.
魏源,原名远达,字墨深,又字墨生、汉士,晚年皈依佛门,自号“菩萨戒弟子魏承贯”①,湖南邵阳人,生于1794年,病卒于1857年。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涌现出的进步思想家,他与林则徐、龚自珍齐名,被誉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代表人物。魏源的主要著作有:《海国图志》、《圣武记》等,特别是《海国图志》一书,标志着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最高阶段。魏源目睹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危机的日益加深,主张变革政治军事,富国强兵,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便有效地抵抗外国侵略者,保卫祖国。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魏源易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魏源的易著、易论以及《周易》经传对魏源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魏源的《易象微》一书虽已佚,但可考知其主旨是批评东汉古文易蔽于象数,肯定西汉今交易的通经致用,其写作时间当在道光十年以后,其《庸易通义》一文当作于道光元年左右。魏源对《周易》的作者、性质、哲理、易学的源流诸问题都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其中以论《易》与《老》、兵家、黄老之学的关系最为精辟。他的改革思想、实学思想、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易》的交易观、实用操作性和阴阳说。研究魏源思想,应该重视魏源的易学。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与魏源,曾携手为中国近代的文学界与思想界开拓局面。早在道光朝初期,就已出现将二人并称的迹象,分别由李兆洛和刘逢禄提出。在这背后,是龚、魏二人与阳湖文派、常州学派之间的密切关联,具体表现在人际交往和学术品格上。基于魏源在道光朝后期与咸丰年间的一系列学术创获,在同治之后,龚、魏并称开始由以才名并举转向以才、学对举,龚自珍的才名得到进一步提升,魏源则转而凸显其学者身份。这淡化了魏源作为近代文学开创者的形象,还造成了龚自珍文学经典化进程中的“诗进文退”现象。与历史上众多文人并称现象相比,龚、魏并称自有其独特之处,在此背后,还蕴含着近代文学的某种时代隐喻。  相似文献   

9.
魏源在近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提出了系统而具体的改革思想。他用中国传统的历史变异观雄辨地证明了改革的必然性,强调审时度势的改革策略,坚持利国利民的改革宗旨,并把培养人才作为改革成功的关键。难能可贵的是,他与时俱进,对中国的改革方向作了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整体设计。尽管魏源的改革思想有其局限性,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实践中也卓有成效,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亦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魏源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向近代经济思想转变对期的具有承先启后作用的代表人物。本文通过对魏源的经济思想的剖析,比较集中地论述了魏源的“重本”而并不“抑末”、“除弊”也要注意“兴利”、主张上层统治者“黜奢”和贫困劳动人民“崇俭”,以及“利国”必先“利民”、“益上必先”“益下”的经济思想,并对魏源的贷币思想也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积庆先生《魏源诗文选》,作为中国近代文学丛书中的一种,最近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的特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广博、翔实、朴质、精深,充分体现了选注者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格。 魏源(1794~1857)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进步学者和爱国诗人;这位对晚清思想界、文学界深有影响的革新人物,人们对他的研究还不多,《魏源诗文选》代表着魏源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魏源与东台     
与林则徐、龚自珍齐名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魏源,在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魏源的仕途是不平坦的,他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十一岁时才得到一个相当于进士的任职资格,被分发到江苏任职。黄丽镛《魏源年谱》引《续扬州府志》云:“东台知县,魏源,邵阳人,进士,二十五年任”。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曰:  相似文献   

13.
魏源是我国19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他为救亡图存、抗敌御侮而致力于本国边疆地区的山川阝厄塞、地利情势、沿革掌故的考辨,以服务于现实的需要。魏源对于西北边疆地理沿革的考辨是与元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的,其《元史新编》在边疆史地的突出贡献莫过于对元代漠北、西域疆域版图的厘定。魏源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综合各书对中俄边界和俄罗斯问题详加考证、进行系统研究之人。此外,魏源还对边疆地理沿革研究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试析魏源在边疆历史地理沿革研究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是我国19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他为救亡图存、抗敌御侮而致力于本国边疆地区的山川塞、地利情势、沿革掌故的考辨,以服务于现实的需要。魏源对于西北边疆地理沿革的考辨是与元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的,其《元史新编》在边疆史地的突出贡献莫过于对元代漠北、西域疆域版图的厘定。魏源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综合各书对中俄边界和俄罗斯问题详加考证、进行系统之研究的人。此外,魏源还对边疆地理沿革研究上应注意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鸦片战争时期先进思想家的重要代表,魏源的政治主张中积极表现出了一种比其他地主阶级改革派更为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魏源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民主议政、广开言路的先进主张。在著作中,魏源还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字里行间已经透露出了赞美和向往之情,为古老封建的中国第一次引进了民主的新观念。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魏源的资本主义倾向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些看法也有失偏颇,但仍展示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了三位学识渊博而又奋勇求实的爱国志士,他们是龚自珍、林则徐和魏源。龚自珍首开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气;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放眼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是近代中国力求“富国强兵”、倡言革新的先驱,明确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宏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给后人留下了大大超过自身业迹的宝贵精神财富。1839年已亥,龚自珍预言“九州声气恃风雷”。1840年庚子,果然风雷滚滚;林则徐虎门烧鸦片,大壮国威;三元里百姓抗英军,民族振奋;魏源也在镇海亲身参与抗英军事筹划。1841年,岁在辛丑,龚自珍忧愤…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揭示了近代中国哲学历史观的演进与变革,从龚自珍、魏源的变易史观,到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的进化史观,再到陈独秀、李大钊的唯物史观,是一个梯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进化论。中国近代的进化论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反帝反封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而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则实现了中国近代哲学历史观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魏源与近代经世思想的复兴董剑平所谓“经世”就是济世利民、经邦安国、建功立业。经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具体说来,在内涵上它包括以下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积极入世的价值观,二是政治本位的人生观,三是佐君教民...  相似文献   

19.
魏源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深刻的体察与认知,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理念,体现了他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思考。他尊崇天命,敬畏鬼神,深怀忧患意识,但也相信“人定胜天”,褒扬“造命”君子;魏源还重申王道之治,主张王道纯出乎道德、王道是学古变易之道、王道有近功等,他对王道实施主体提出了严密的执政素养规范;他还重视法之功用,提出治法与治人兼备;魏源还有鲜明的重民思想、富民思想等。其某些理念代表了中国近代化开启的方向,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建设也许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魏源是19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读书治学均要以经世致用为本,强烈呼唤改革,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同时,魏源又是一个富于实际精神的人,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尊严以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诸如禁烟、海防、治河、漕运、盐务、水利等,都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