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世纪末,日本在教育领域开始建立独立的国立大学法人.目前,日本国立大学正在迎来行政法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法人化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具有丰富个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教育机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过去属于国家机构的国立大学改为自主经营的法人机构,法人化后的国立大学主要制度包括实现大学法人化,确保自主运营机制,国立大学独立法人可以对外投资,可以接受外来资金;在实现法人化以后,国立大学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管制,建立"非公务员型"的弹性人事体制;强化大学的自主权,增大大学的责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大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为了解决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带来的问题,日本进行了一系列大学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国立大学法人化、大学结构改革、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分析日本大学改革的成因、内容,探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总结出改革的特征,以期对我国大学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20世纪末期对国立大学实施了法人化改革,其一是为了实现日本行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其二是由于国立大学日益僵化的官僚型管理体制造成国立大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国立大学实施法人化改革之后,在组织体制、人事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目标管理和评价制度四个方面发生诸多变化,包括废除教师的公务员身份、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将事业费拨付与评估结果挂钩等。日本推进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整个历程,给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大学应有的教学和研究职能不能因改革而削弱;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大学的自主性;改革前应有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旨在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民间经营理念及模式,改革大学现有的僵化体制。这一过程包括组织结构、财务人事制度变迁及认证评价制度的实施,法人化的实现改变了国立大学与文部科学省的关系,凸显了与私立大学的挑战关系,也带来了国立大学自身的嬗变。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是该过程始终是在法律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的,这一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实施,日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时期。经过近3年的建设,日本大学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措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为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大学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日本高度重视大学教育,将其称之为"知识和创造力的时代牵引车",在高等教育1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培养社会顶级知识精英的国立大学,地域文化"保护神"和传播者的公立大学,以及数量庞大的自治灵活、善于经营的私立大学。在三类大学体制下,建立起了职级与级俸错落有序,补贴和奖金各具特色的薪酬制度,成为激励教师安心教学科研、奉献社会,以及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制度保障。泡沫经济的崩坏和"少子化"时代迫使国立公立大学进行法人化改革,薪酬制度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在分析日本高校的制度结构和变化过程中,引发了对法人化高校体制改革的趋利避害、薪酬中轴线与有序薪酬制度、提高大学教师的薪酬定位、科学把握高校竞争与公平之度,以及推迟大学教授的退休年龄等诸多思考,可为中国的大学改革提供可参考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通过近代两次教育改革走上世界强国的发展道路.其成就世人瞩目.目前,日本正在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就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开展终身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国立大学法人化等教育改革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认为第三次教育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从2003年10月1日开始生效。其中,教师人事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有一定的背景及其意义,有利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同样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起日本所有国立大学实行了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2006年日本有国立大学87所、公立大学89所、私立大学568所;专任教师总人数超过了16万人,专职教辅人员与专任教师总人数相当;在校学生数近286万人,多数学生就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学和医学;留学生人数已超过10万人,90%以上留学生来自亚洲国家,以中国留学生占大多数.大学的师生比为国立大学1:10.3,公立大学1:11.2,私立大学1:23.5.国立和公立大学的学费多数为每年53.58万日元;私立大学的学费大学和专业间差异明显,高的160万日元以上,低的80万日元左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并且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日本高等教育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现已形成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办学体制和主要经费来源的不同日本大学可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三种形式。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和监督权限,也是因国立、公立还是私立而有所不同。政府对各类大学的不同管理权限反映了日本大学办学自主权运行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面向21世纪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成绩卓著,但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亟待加强,政府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干预技术创新的挑战,中介机构的进一步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我们只能在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并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主体之一.高校科技创新正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和国际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科技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立足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探讨了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而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更是当前我国科研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目前,我国这种模式存在主体地位不明显、利益分配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三方面必须相互协调,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最佳组合,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的制度和环境逐步完善.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原始性创新的地位日渐突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国家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国家层次上集中资源与力量,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一批世界一流的企业研发机构、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和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前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投入、研究成果、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部分“211”及省部共建的108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利用熵值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并对样本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资源投入和研究成果的产出是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综合科研型院校以及部属院校高级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并呈现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能促进区域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建设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等技术创新主体,以及这些主体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机制组成的网络系统.本文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和政府机构等不同的创新主体出发,提出方针政策、改革举措和实施办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大学开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开展创新教育,发展创新文化是关键,要在大学树立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开展创新教育,重在教育创新,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培养,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8.
竹农参与技术创新:沟通技术供给与需求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权改革后,竹农成为竹资源培育业的经营主体,但竹农固有的农民特性和目前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使技术供给与竹农的技术需求产生了矛盾,即技术供给的“缺位”和竹农的技术需求呈现“若隐若现”状态,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竹农直接参与技术创新。在参考学者对国际上农民参与技术创新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竹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之间的技术关联性,认为各个利益群体之间与竹农形成一种“断层”关系,而竹农参与技术创新就是把这种“断层”关系“接续”起来,即让竹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各利益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内在化的技术关联性,并阐述了竹农主动参与技术创新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