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形势下编辑角色的自我认定单卫东编辑在社会上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说它是老问题,因为在人们平常的议论中,在各种辞书的释条中,都有过虽不十分精确但也基本符合这个角色实际的说明;说它是个新问题,是由于现今中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  相似文献   

2.
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爆发是一回事;鉴定“新希特勒”是否出现是另外一回事。自“9·11”袭击事件以来,美国布什总统相继把基地组织、“邪恶轴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等视为大敌。但今后,“坏人”的角色就要由伊朗来扮演了,具体的代言人就是伊朗总统内贾德。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编辑人员承担了最重要的生产环节,期刊编辑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论文阐述了期刊安全生产的涵义;提出了编辑人员“安全生产”应树立的三种意识:政治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质量规范意识;探讨了搞好期刊安全生产对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并对期刊安全生产与编辑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的编辑实践对创造社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促进了创造社的诞生;藉刊物的舆论导向,向既存的“为人生的艺术”发起攻击,通过论战,在文坛上竖起了自己的旗帜;在编辑活动中,有意拓展作者群,为创造社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把握创造社编辑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
两课教学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情感因素”缺失。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和实施爱的原则;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善于调节情绪,演好“情感角色”;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善于对部分教材进行适当地“编辑”;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育评价模式等提高两课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作为编辑家的孔子,具有他的编辑意识。本文认为:孔子的编辑生涯应分为中年时代和晚年时代两个阶段;孔子的编辑意识可分为“文化积累意识”“文化传播意识”和“文化导向意识”三种类型。孔子中年时代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积累意识”和“文化传播意识”,晚年时代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导向意识”。孔子编辑《诗》《乐》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积累意识”;编辑《书》《礼》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传播意识”:编辑《易》《春秋》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导向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编辑的发现”作为人类文化进步的“三大标志”之一,比较详细而深入地阐释了编辑主体的创造性价值在文化积累、文化生产、文化传播等各个环节中的体现;同时,从文化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三方面探析和论述了编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表示社会地位和身份。角色代表了个人的职能和身价,包含了角色义务和角色期待。“编辑”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学报编辑就表明这一角色是学术编辑,其主要职责是审读、加工学术论文,编辑出版学报。天生的合格编辑是不存在的,必须要进行学习。学习由于角色的不同,学习目的也不一样,因此学习形式和内容也不同。学报编辑的学习,也包含很多方面。在这里,我们探讨角色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美国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似乎使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现实。这样美国的学校教育在西方民主化进程,开始扮演着世界宗教的角色,不断创造着新的社会神话,并有效地维护这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建构的基础和目的是什么呢?为此,本文利用现有的资料文献首先对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制度和功能作出分析。其次,通过西方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劳工阶级的孩子为什么还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遭受到学业失败并适应“工厂-地板文化”的。第三,学校中为什么存在着一种“反学校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是劳工阶级权力的一种延伸吗?第四,透过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制度,我们可以理解学校教育是怎样制造社会神话的,并有效地维护着它。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萍同学怎么了?没有精神,魂不守舍的,有事吧?”开学不久科任教师便向我述说此事。其实,我也觉得她有些不正常:上课不注意听讲,常发困;有时目光呆滞,时常凝视;有时埋头浅笑,有时目光偷瞥。噢,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早恋”吧。初当班主任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俩会进入这样的“角色”——萍同学是刚从城里二中转来的,她活泼漂亮,成绩较好,爱好广泛,  相似文献   

11.
美国格罗斯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中国工人出版社 2 0 0 0年版 ,齐若兰译 ) ,是“美国编辑艺术和技巧的标准读本”。该书不仅引领读者了解美国出版界选书编辑、策划编辑、文稿编辑、文字编辑在出版流程中的不同分工 ,荟萃了犯罪小说、爱情小说、科幻小说、传记学术著作、儿童读本、工具书籍等诸领域的杰出编辑实践经验总结 ,而且对于编辑应扮演的角色 ,以及编辑应恪守的伦理道德和编辑理念给予了深刻而精辟的揭示。(一 )编辑品味书中这样论述 :随着“出版事业的规模日益庞大 ,也日益注重财务绩效 ,但是像编辑品味、编辑操守和奉献精神等重…  相似文献   

12.
立国以后,美国的国家对外政策几经发展变化,在罗斯福的“世界主义”取得统治地位之前,“孤立主义”一直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占有主导地位。以1796年华盛顿著名的《告别词》为标志的“孤立主义”,有三个基本特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核心是最后一点、即不介入欧洲争端。以后历届美国政府在施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时,都有不同做法,但不介入欧洲争端这一点,始终未变。何以“孤立主义”影响如此久远?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德高望重的合众国之父华盛顿及其它著名政治家的竭力推崇。一般都把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卸…  相似文献   

13.
学报的综合性淡化了其学术性;学报的内向性忽略了办刊的群众性;学报的狭隘性影响了编辑主体的创造性;学报的“纯学术性”排斥了其时代性。学术性是学报的基础,时代性是学报的灵魂。学术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是高校学报不辜负社会对它的角色期待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编辑风格论     
编辑风格论任火近年来,编辑学研讨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现代编辑已经突破了“为人做嫁”的观念樊篱.而代之以“把关人”、“文化介入”、“导向者”、“文化策化人”、甚至“无冕的统治者”一类的全新观念。这表明,现代编辑对自已所扮演的社会文化角色有了新的自觉,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汉代方士在文化舞台上所扮演的三种角色:首先,他们是“学者”,撰写了《淮南子》等书籍;其次,他们是“科学家”,在炼丹术、医学、天文学、磁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再次,他们是“文学家”,汉代小说主要就是由他们创作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世纪之交编辑转型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程,寻找自己的时代坐标,以便完成社会转型时期赋予的崇高使命──学好文化经济学,涉足文化市场;重塑自身的编辑形象,以便尽职尽责地从事学报事业──“编辑学者化”、“编辑公关”、“为人作嫁”是重塑编辑新形象的基本要素;提高素质,以便再创学报辉煌───“编排规范化”是其宝贵的编辑实践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网络出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网络出版不仅打破了原有编辑、印刷和出版之间的界限,而且对与出版工作紧密联系的编辑角色认同和角色定位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网络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在专业技能和职责理念上发生转变,而且要逐渐由传统文字编辑人向出版策划人转变,由专业工作者向市场营销者的角色转变。在此基础上,学术期刊编辑应从坚定编辑职业信念,提高组稿审稿能力;增强社会活动,提升交互协作能力;培养网络出版技能,增强市场营销能力等3个方面实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40年代现代诗派是一个在理论上更为自觉抒情策略上更富有创造性和实验性的诗歌流派。其抒情策略有以下的特点:一.矛盾复杂的抒情角色和内外综合的抒情视角;二,抒情语象的“现代生活化”和抒情效果的“陌生化”;三,抒情手段戏剧化的三种方式;四,富有张力的机智性抒情。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由于工作超负荷、知识与经验储备不足及人际关系难以协调等原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化解职业倦怠的对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缓解青年编辑的工作负荷和压力;青年编辑要认识自身的性格弱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编辑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促进青年编辑的职业成长;为青年嫡辑设立编辑导师。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关心和爱护青年煽辑,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QE3到底会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中击?美国为何一意孤行地强推“不封顶”的QE37笔者认为,美国当然知道QE3对实体经济帮助有限,但QE3的政治意义可能大于经济意义,战略意义要大于现实意义,QE3的真正目的可能在于在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和新一轮产业革命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