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前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所经历的是一条不同于英、法、美为首的西方模式的独特的历史道路。德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确立是通过“普鲁士道路”实现的。农业资本主义的“普鲁士道路”为德国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工业革命与英、法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工业生产很快超过了英、法,在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工业强国。然而,德国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推进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相反,资本主义的“普鲁士道路”,使德国社会形成了一个以容克封建势力为主导地位的容克资产阶级,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政治与经济的演进呈现不同步平衡协调发展状态,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1945年之前,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十分缓慢,资产阶级始终没有在政治上确立绝对的统治地位,相反导致封建势力的复活和法西斯的兴起;德国在本世纪还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最后葬送了德国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是在最大限度地保存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这种改良的道路不仅使德国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半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而且把德意志民族多次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主德国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阶级的生存土壤,“普鲁士式道路”最终取得独立地位的还是革命而不是改良。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实现统一后不仅完成了社会主义农业与资本主义农业的互相融合,而且完成了小农制与现代大农业的有效衔接。促使农业向着资本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代欧美主要国家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包括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的主要有三条道路:英国式道路,“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式”道路。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从封建的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渡。生产力的变革主要有:改进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引进和改良农牧品种;施用含矿物质的肥料和化肥;采用新农具和农业机械等。它大大加速了农业近代化的进程,并且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范式和德国的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农业向资本主义关系的演进形式,在世界各国或一国不同的地区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明显特征。所谓“普鲁士范式”是指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进而实现德意志民族统一和崛起之路。这种改良的道路使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并把德国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二战结束后,原民主德国通过实行民主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阶级的生存土壤,宣告了‘普鲁士式道路’的历史终结。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再度统一后不仅实现了资本主义农业与社会主义农业的互相融合,而且实现了传统小衣制与现代大农业的有效衔接,促使农业正朝着资本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1945年前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所经历的是一条不同于英、法、美为首的西方模式的独特的历史道路。德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确立是通过"普鲁士道路"实现的。农业资本主义的"普鲁士道路"为德国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工业革命与英、法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工业生产很快超过了英、法,在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工业强国。然而,德国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推进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相反,资本主义的"普鲁士道路",使德国社会形成了一个以容克封建势力为主导地位的容克资产阶级,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政治与经济的演进呈现不同步平衡协调发展状态,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1945年之前,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十分缓慢,资产阶级始终没有在政治上确立绝对的统治地位,相反导致封建势力的复活和法西斯的兴起;德国在本世纪还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最后葬送了德国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是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进而实现德意志民族统一和崛起之路.这种改良的道路使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并把德国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二战结束后,原民主德国通过民主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经济的生存土壤,"普鲁士式的道路"最终以革命取得了独立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实现统一后不仅完成了社会主义农业与资本主义农业的互相融合,而且完成了小农制与现代大农业的有效衔接,促使农业向着资本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社会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资本主义农业基本道路究竟是几条,是我们在政治经济学和外国经济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之一。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苏联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主要版本,都认为农业资本主义化的基本道路是两条。例如列昂节夫在《政治经济学初学读本》(1935年第2版)中写道:“乡村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道路有两条:一为普鲁士的,一为美国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8.
霍尔顿首先对“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命题提出质疑,认为与其说11至14世纪的“封建”时代有因素对资本主义过渡发生作用,不如说公元1000年前的“前封建”遗产更具意义。他重视的是所谓“后封建”时代(15至18世纪)的因素,认为只有后封建国家实行高度有效的中央集权制,又有土地所有者各阶层积极的进取态度,才能导致和完成资本主义的全面过渡。英国的成功自不必说,荷兰、西班牙、法国各有自身的缺陷,普鲁士则可视为后来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城市的繁荣,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发展城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指出东西方城市发展道路不同,西方城市以土地私有和工商业为经济基础,并形成“市民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城市经济起了主导作用,东方中国古代城市以单一的农业为基础,在封建政权内,城市经济始终是剥削农村的,城市未孕育出“城关市民”以致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之长,为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近代史研究中,就农业资本主义化的问题,史学界长期坚持了列宁划分的两条道路(普鲁士式和美国式)的标准,来衡量农业资本主义革命的彻底与否,由此而得出了“扬美抑普”的结论。近年来,有人指出,农业资本主义化道路不仅仅就此两条,还有其它的英国式、法国式道路等等;还有人指出,理解列宁关于两条道路的论述,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系统去考虑,否则会歪曲列宁的原意。由此可见,如何理解、评价农业资本主义道路问题,还需深入研究。为了便于说明这些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11.
试论明治维新时期的地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以前 ,日本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依附于封建主 ,被束缚在土地上 ,按时缴纳年贡。贡租是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农民除了要缴纳占收成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的实物地租外 ,还要缴纳十几种杂税和履行各种义务。明治维新后 ,由于打破了藩界 ,取消了关卡 ,国内统一市场开始初步形成。可是在农村 ,旧的封建贡赋制度仍然存在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治政府认识到 :“租税是建国的根本和关系到民心向背的极其重大的事情。”所以 ,明治政权建立不久 ,便迫不及待地要改革封建的贡赋制度和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度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扩大财源。总之 ,明治政府推行的地税改革废除了种种封建限制 ,使封建生产关系基本解体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使日本农业开始走上近代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 中下级武士是中世纪日本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阶层,是幕府政权的支柱。在幕末国家和民族双重危机之下,他们毅然决定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不到半个世纪,日本已同美国一样,显示出西欧类型的、经济上的(资本主义高度的特别迅速的发展),政治上的(代议制度),文化上的和民族上的”“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基本特征”并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强国”。本文就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中的地位及作用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施泰因—哈登贝格的农业改革充满着两条道路的斗争,即既要保留容克地主大庄园,又要保留一个健康的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局,大庄园被保留了,农民被逐出土地,最终走上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道路。  相似文献   

14.
普鲁士王国依靠强大的常备军在邦国林立的德意志中崛起,常备军庞大固定的军费开支的需求和已经形成的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了王国制定的“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并举的政策,在实施这个政策的过程中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经营方式,使农业朝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官僚机构,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最终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都经历过由中世纪封建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化过程。从一个侧面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中产生并逐步取得优势地位,是这种转化过程的主要内容,而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确立的过程,就是农业的资本主义化。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和确立资本主义农业的国家,它的资本主义农业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英国工业尤其是工业革命的研究,而忽视了它的农业,以致象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化这样的问题,迄今还未见到专文论及。本文就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化的道路问题谈一点初步的看法,以期抛砖引  相似文献   

16.
英国近代农业革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8世纪开始的英国近代农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促进了英国近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而且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近代农业革命具有自己独特的道路 :封建贵族是农业革命的主力军 ,他们自觉地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引入农业 ,封建贵族自觉地演变成为农业资本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近200年来发展的客观必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企图以农业社会主义代替封建制度,不仅是一种空想,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倒退现象。中国人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屡遭失败。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主要症结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势力的阻碍和中国政治的腐败。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1842年初,普鲁士封建专制当局加强了镇压,日趋反动,青年黑格尔派的“开明君主”实行君主立宪的幻想破灭了。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中最激进的代表一起转向了政治,选择了一条政治战士的道路。 从1842年4月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起,同年10月他作为该报主编直至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这一时期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称为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  相似文献   

19.
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血统的律师家庭。莱茵省于1794年被法国军队占领,并且实施了拿破仑法典,废除了封建专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发展。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普鲁士封建王朝卷土重来,旧体制不仅依旧,而且封建化的程度更加深了,使德国的资产阶级蒙受巨大的损失。于是,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各个压迫阶层的协会、学说、思潮应运而生,纷至沓来。这些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世界历史上,俄国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中,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一系列改革,对其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乃至于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这种作用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尚有深究的必要。它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把握住俄国资产阶级和沙俄帝国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