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成为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纽带.因此,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由于具备科学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并全面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社会主义目标的辨证统一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和判断标准的空白,理应成为指导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针与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史上令人困惑不已、引起无数争论的古老问题。直到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家马克思才第一次给了科学的解答。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艰苦探索过程。拿1843年至1845年这段时间来说,他对人的本质就先后提出了三个规定,即人的本质是他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拟就这三个规定的提出、内容、意义等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现代化标准的思想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标准为参照系逐步提出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针、灯塔和检视器。  相似文献   

5.
董以山 《文史哲》2001,1(1):94-98
实践标准是真理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价值标准。从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三个有利于”的内容和两个标准的特点看 ,“三个有利于”标准只能是价值标准而不是真理标准。不能把两个标准的统一看成是互相等同 ,把价值标准中的最高标准当作真理标准会把我们的事业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6.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性唐志龙(空军政治学院)十五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创了80年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新局面。继党的十三大提出“生产力标准”之后,十四大又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南巡重要...  相似文献   

7.
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陈赞东季金华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思想。这一标准是充满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实...  相似文献   

8.
尽管人们可能主观上都赞成“两手都要硬”,但许多客观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的更切实的思路么?重新学习邓小平一系列有关论述,我们能得到更深刻的启发。从宏观角度看,邓小平曾说过:“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之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实践标准?实践标准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简称。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于真理的本质特征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但是要判断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单从主观...  相似文献   

10.
刘征 《社会科学论坛》2014,(10):208-215
邓小平革命生涯有三个非凡的政治经历(简称“三个三”经历),即参加党的三次伟大转折会议;三度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历经“三落三起’’的政治沉浮。“三个三”经历在邓小平政治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构成邓小平独一无二的政治传奇。“三个三”经历是串起邓小平成为领导核心的一根红线,是邓小平成为领导核心的特殊“资本”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性“社”还是姓“资”的标准,也是判断我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的最好体现。“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是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在工作中就比较注意发展经济,关心人民生活,并把这个问题提到能否发动群众,团结群众,战胜敌人的高度。1943年1月26日,他在中共…  相似文献   

12.
略论宋代“诗史”说的阐释学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瑶 《殷都学刊》2009,30(1):81-84
杜甫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在唐代被称为"诗史".宋人接受"诗史"说并加以深化,主要从诗歌的历史属性与政治属性两方面进行了阐释,且付诸于文学研究与创作中,使"诗史"概念的内涵扩大与转型,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阅读《邓小平文选》三卷,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这段话所涵盖的思想贯穿于全书,是同他一贯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一脉相通的。  相似文献   

14.
再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沈东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科学系统地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其中对于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和概括。“三个有利于”内...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相结合,特别是根据我国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这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经验的科学总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七一”讲话面对新时代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本文着重探讨了其中的三个理论创新点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不仅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深化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深化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中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创新。这个论断宏论首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深化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是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理论的突破,必将为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更加坚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所谓“逻辑与历史一致”与“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学一致”是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资本论》采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所依据的原则的概括。同时,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所用的方法的继承、改造和发挥。那么怎样理解这两种提法?这正是本文所要阐释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五句话”,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人们都存在着较大的疑虑和较多的分歧。继续深入地研究它,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为了便于提出问题,不妨把主要...  相似文献   

19.
蔡理 《南方论刊》2001,(12):20-2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历史和现实的无数事实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0.
略析“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道德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性道德与个体道德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既要注重个人道德的规范和升华,更要注重体制性道德的合理与进步。“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反映,它既是衡量一个社会体制是否具有道德性的主要标准,同时,它自身的含义中也蕴含了道德意义。揭示“三个有利于”标准与体制性道德的这种内在关系,目的在于强调“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合道德性和用伦理视角衡量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