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宋史·太祖本纪》首云:“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高祖眺,是为僖祖,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令。眺生珽,是为顺祖,历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珽生敬,是为翼祖,历营、蓟、涿三州刺史。敬生弘殷,是为宣祖。”复云:“太祖,宣祖仲子也。”(中华书局标点本77年版第1、第2页) 《宋史》标点本在上引“高祖眺”之“高祖”左旁加了专名号,按标点体例,则此处之“高祖”无疑被视作赵眺之庙号。其实不然,此处之“高祖”并非庙号。引文纪述赵宋先世甚为详明:太祖赵匡胤父弘殷,弘殷父敬,敬父珽,珽父眺。则赵匡胤祖为敬,曾祖为珽,眺当为高祖。可见引文中所  相似文献   

2.
一日,某君问及《唐才常集》中有阿卢力士和托德尔,不知何许人也.取《唐才常集》一阅,原文为“就朱子而言格致,既为西学中之阿卢力士、托德尔……”.乍见这“两人”,面生得很。仔细推敲,始知为一个标点(、)所误.其实这是Aristotle的译音,今译亚里士多德者.此处校点者在中间擂入一个顿号,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标点的古书,一向以准确著称。近来读了该局标点的《史记》及《新编诸子集成》中的《庄子集释》、《晏子春秋集释》,对此体会更深。然亦觉其中偶有标点不当者,兹提出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 《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 1、《天运》: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其知憯于虿虿之尾,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  相似文献   

4.
北大版<春秋公羊传注疏>的有些标点值得商榷,表现为五种情况:同类句式标点不够统一,语句的层次性不够清楚,语意的完整性不够明晰,引语标点使用不够准确,个别细微之处不够细致.同时,该书的校勘也还有可以申补之处.  相似文献   

5.
近年因工作之需,经常翻检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1982年7月第2版)。就总的情况而言,新版《三国志》的标点质量相当不错。不过,在标点体例的统一和具体文句的标点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个人意见分类整理如次,供读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参考。 一,指代人之官名标点体例不纯之例。古人称呼他人时,为表示尊敬,常以官爵指代其名字。对这类官名之标点,通常的处理是:当官名前冠以姓氏时,如“曹丞相”、“杜工部”之类,整个词语加一专名号;当官名前未冠姓氏时,则不加专名号。本书标点此类官名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这样处理的,如六三四页曹操问御史中丞陈群:“御史中丞能申其  相似文献   

6.
《后汉书》卷50《梁节王畅传》载:“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中华书局点校本将其点为:“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以下简称之为“首句”)。视“梁相”为豫州刺史之名,加诸人名号。《后汉书集节》标点亦然。考之有关史载,知此种点法可商,兹分三点辨下。 第一、《后汉书》卷42《东海恭王强传》:“豫州刺史鲁相奏请诛(东海王)政。”此句与“首句”之结构基本相同,但中华书局点校本于此处未视“鲁相”为豫州刺史之名,而是在“豫州刺史”、“鲁相”之间加了顿号,此种点法得之。又《后汉书》卷50《乐成靖王党传》:“冀州刺史与国相举奏(乐成王)葨罪至不道”。此句与“首句”之结构亦基本相同,惟此句在“冀州刺史”,“国相”之间有一连词“与”字,而“首句”在“豫州刺史”、“梁相”之间未有连词。  相似文献   

7.
辩证先秦古籍标点、注释四误:(1)陈鼓应先生注《庄子.人间世》"栎社树"曰:"以栎树为神社",误。社乃土神,古无祀树以为社神之礼。(2)郭彧先生标点《易.系辞传上》讲《乾卦》上九爻辞一段话为:"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错。此系不了解《易》六位之义而致。(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二年:"宋祖帝乙,郑祖历王,犹上祖也"为"宋以帝乙为祖,郑以厉王为祖",误。帝乙、厉王为宋、郑祖之所出之王,而非二国之祖。(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宣公十二年:"拔旆投衡"引黄承吉说云"拔去旆,又拔去衡",错。衡乃古代战争重要构件,是不能拔去的。  相似文献   

8.
《论语》大概成书于战国初期,其词句奇古,文无标点,加之全书为语录体,不得以上下文分析语意。又兼遭逢暴秦焚书之祸,难免讹误衍夺,故自秦汉以降,《论语》多处存疑,众说纷纭。古人行文不加标点,要正确解读作者意图必须句读正确,《论语.泰伯》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条,因其句读不同,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含义,历来为学者争论不休。概括起来有如下六种句读方式:句读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5:民可使,由之不  相似文献   

9.
标点使用法也是随着时代逐渐演进的,有的过了时,有的正在兴起,逗号的用法,也不例外。逗号有不少是属于修辞的与文体有关,但有些是形成了一定之规。 在英语里,逗号的用法多达二十余种,但其中有些是比较容易理解和运用的,如:分隔数字,倒数每隔三位使用一逗号*(例如:1,246,000);分隔非限定性的的定语句(例如:She is a hard-working student,which indeed she is.她是一个勤奋的学生,实际上她确实如此。);分隔直接引语(例如:He said“ I wantto buy a book.”他说,“我想卖本书。”)以及分隔呼语(例如:John,be quick.约翰,快点。)等等。笔者在这里主要想谈谈the comma的一些比较特殊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空符的建立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小说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无标点文字"的言语现象,"无标点文字"并不是没有运用标点,而是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空符.其他标点是有形标点,空符是无形标点.空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颖的言说叙述方式,开阔了文本的叙述视野,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空符运用是一种高超的创作技巧,我们应研究规范空符,使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存在着一定的语气。在汉语中,表达语气所依赖的手段,古今是有所不同的:古汉语主要靠语气词表达,现代汉语则常用标点来表示。因此,标点古文,对文中的语气相应地就应该用标点进行标明。但是,有些古籍的标点,对语气问题却常有忽略,从而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本文试以《孟子集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之一《四书章句集注》本,1983年版)为例,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  相似文献   

12.
<正>鲁迅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作家.他的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不但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而且也表现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五四时期,标点初创,尚无定则,鲁迅就为自己规定了一整套的规则:“!表大声,?表问难,……有虚线表语不尽,或语中缀.存直线以表略停顿,或在句之上下,则为用同于括弧.”(域外小说集·略例》)这个情况大家熟悉,我们现在不去谈它.我在这里想谈的是“·”和“.”两个标点意义的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13.
28 .卷三五四《余传》 (P11170 )载 :“居三月 ,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毛注建议罢增石炭场 ,驳其非。”按 :据原文标点 ,余是升为给事中后又升殿中侍御史 ,显然有误。因为 ,给事中为正四品高官 ,殿中侍御史官仅七品 ,怎么会由给事中“进”为殿中呢 ?其实 ,殿中乃毛注的官衔 ,所以原文标点应作 :居三月 ,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毛注……。 (毛注履历见《宋史》卷三四八本传。)2 9.卷三八九《袁枢传》 (P11936 )载枢进言 :“威权在下则主势弱 ,故大臣逐台谏以蔽人主之聪明 ;威权在上则主势强 ,故大臣结台谏以遏天下之公议。今朋党之旧尚…  相似文献   

14.
<正>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下简称朱编)上册.《论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篇末一段的标点是: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又该篇注释第32条说:“唯求……”“唯赤……”两句“同为孔子先从反面发问之词,然后加说以明。”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但是,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中册(下简称郭编)对同一段文字的标点则是: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的古书,在新文学运动以前一般很少有断句,更没有标点。鲁迅说:“标点古书,印了出来,是起于‘文学革命’时候的。”(《花边文学·点句的难》)把古书标点,给人们学习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古文本来也常常不容易标点”(同上引),因此,除了难免有时会断错句之外,还常常会引起歧议,而且也常常难以判定是非,取得一致的意见。古人给古书注解,也有同时断句的,唐颜师古注《汉书》时,《赵禹传》中有几句他是这样断的:“公卿相造请,禹终不行,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宋袁文以为“殊不可解”,因断  相似文献   

16.
新诗话两则     
诗,却要至清一首九行计三十六个字的短诗,评之者说可以删去五行计十八个字(均没计标点),如此才精炼,该诗作者说不可以:“世间一向少纯而又纯之物,诗坛历来缺精而又精之  相似文献   

17.
断句错误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点古籍,“‘点’不断,理还乱”的情形时有所遇,即使是明清笔记,语不艰深,也会有断句错误的现象。不明典章,不查史志,是致误的一个原因。清·王士祯《香祖笔记》,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标点本,其卷八有一段话是这样被标点的:“《五代史》:伪梁朱温时司天监上言,日辰内戊请改为武,盖温父名诚戊,字类成,故司天监以此谄之。”(第162页)标点者以为五代后梁朱温“父名诚戊,字类成”,司天监为了避讳,请改干支中的“戊”为“武”。粗粗一读,似乎很通,然而细细一辨就成问题了:如果温父果真“字类成”,与所避之“戊”不涉,这里是大可不必写进去的。只要写“父名诚戊”就能说明避“戊”改“武”的原由了。而且因避“诚  相似文献   

18.
格律诗的标点一般是一逗一句。有些诗文这样标点是符合文意的,有些则不然。这对理解诗的层次与语义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为格律诗标点,会有助于对诗句层次的分析与语义关系的确定。同时,还要弄清诗行的含量,主要依据是结构,从结构入手,确定句子,分清层次,然后判断各层次间的语义关系。总之,对格律诗的分析应该确定句子不囿于行,分析结构不止于行,划分层次不限于行,判断关系不拘于行。  相似文献   

19.
来稿要求     
1.正文前应有篇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6个)、中图分类号。2.篇首页脚处注明主要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位、职务、职称。属于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应标出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基金项目编号。3.正文字数要求在3000-5000字。文中各级标题采用以下形式。一级标题形如一、二、三…排序;二级标题形如(一)、(二)、(三)…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2、3…排序。引言不排序号。一级标题与二级标题为概括性的词组或一句话,单独占一行,且题末不加标点符号。4·参考文献是作者为…  相似文献   

20.
社科类学报编辑规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本相同,忽视了社科类学报参考文献的人文内涵;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太笼统,编辑不好处理;对文章中不完整引用的材料,标点问题处理无规范,各学报编辑的处理五花八门;对外文(正文及参考文献)的编辑无规范等.建议行业指导部门组织人力编辑详尽的中国编辑界甚至学术界通用的编辑手册,以指导编辑工作并使之有利于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