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闻采访的方法有很多种,而观察采访是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报道中捕捉新闻线索的关键、获取重要素材的重要手段。记者在使用观察采访方法时还必须把观察与询问、把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进行有效结合,方可取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材料的主要手段,不能因为采访对象的不合作态度而人为中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通过知情意的调节,来消除采访对象的抵触情绪,促使新闻采访由“不和谐”向“和谐”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3.
采访作为新闻工作的先导,是获取新闻的手段,而采访取得成功的一大部分因素在于采访前能否有充分细致的准备。本文阐述了新闻采访前准备的必要性,并对采访前的准备进行分类,着重论述了临访前准备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灾难性新闻采访,属于特殊环境的采访。这种采访,需要考虑时间伦理、采访对象、采访语言和采访行为的伦理问题。在灾难性新闻采访实践中,这些伦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认识、探究造成失范的原因,对于规范和建构灾难性新闻采访伦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之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 ,是指在秘密状态下 ,被采访对象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记者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 ,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 ,或者以其他方式 ,获取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由于有价值的信息的稀缺和追求新闻的纪实性 ,新闻业者偶然或经常采用隐蔽的形式来获取新闻 ,引发了许多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有关理论对采访交往行为过程中的受到客观要素约束的采访行为进行了探讨。作者根据采访实践 ,对采访的区域化与情境性给予新的阐述 ,揭示了新闻采访方式必须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进这一题旨。  相似文献   

7.
一、隐性采访的概念隐性采访是近年来受到新闻记者比较青睐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新闻记者在采访时隐去记者的身份,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新闻采访活动,称之隐性采访。这种新闻形式新颖多样、内容鲜活独特而倍受受众的喜爱。按照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过程和方法,隐性采访可分为三种类型:偷拍偷录,涉入式采访和实验式采访。偷拍偷录是记者不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始终保持中立,只是将事态发展过程偷偷地记录下来,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比如暗访消费者的投诉经历。涉入式采访是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中的几种心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活动。在直接的面对面的采访活动中,记者应遵循心理学的认知规律,调节双方的心理状态,采用得体的适当的态度和方法,以提高采访效率,达到采访目的。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新闻采访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期的美国,几十年后,欧洲和中国的新闻界都开始把采访活动引入新闻实践。到20世纪初,采访活动已经成为了新闻界的一种制度和规范;采访制度化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原因;自由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报业资本的增长是采访出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政治民主化运动是采访制度化的主要推动力;文化环境的改变也在采访制度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成功的采访离不开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默契配合。采访对象既是被采访者,也是多数新闻的来源。采访对象的变化,必然导致新闻结构、采访思路和采访方法等一系列变化,因此对采访对象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是采访者掌握了一定的采访技巧,如果不了解采访对象的构成、心理和行为等变化,就很难达到成功采访的目的。采访者只有适应采访对象的变化,与采访对象交朋友,尊重采访对象,才能实现双向交流,达到成功采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通过记者进行隐性采访 ,有利于保证获取证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有利于新闻宣传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 ,但在法律框架内 ,隐性采访既有空间也有禁区 ,新闻工作者要十分谨慎地把握采访尺度 :一、不经新闻机构的特别批准 ,记者不得自行实施。二、应当遵守《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保密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不得以引诱犯罪为手段 ,不得干预和影响司法审判。三、隐性采访所使用的手段 ,仅限于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 ,应遵守保护公民、法人人格权的规定 ,不得以侵害被采访对象的人格权为代价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中的非言语沟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沟通行为是在不借助言语、文字符号情况下,通过体态、目光、发音的细微差别或面部表情等静态及动态的信息符号进行的一种人际沟通。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非言语沟通既包括采访者通过言语之外的方式影响采访对象以获得信息,也包括通过对采访对象非言语行为及其环境的观察、分析而获取信息。非言语沟通往往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时空、副言语等非言语行为实现。非言语行为因其直观性、形象性,且难以伪装,不仅能够传递言语难以表达的信息,而且比言语行为更接近事实,因此,非言语沟通行为在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邱沛篁教授主编的《新闻采访论》一书 ,已于近日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包括新闻采访与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新闻记者、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创新思维、新闻采访与人际心理、新闻采访与社会习俗、新闻采访与语言艺术、新闻采访与观察技巧、新闻采访与倾听艺术、新闻采访与资料积累、新闻采访与现代科技、新闻采访与法规政策等共十二章 ,近30万字。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 ,从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在担任《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和记者时赴西北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其不畏艰险的精神、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优秀的采访成果,开创了中国新闻采访的新视野和旅行通讯的新文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闻思想和记者人格魅力。对当今新闻从业人员和高校新闻学教育者的思想认识、业务素质、采访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积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的一个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本身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对采访活动主体(即记者)的心理研究与对采访对象心理研究同等重要。了解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了解记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采访效率、搞好新闻报道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采访权及其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权是随着社会、社会结构的变化而被确认,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权利。新闻采访权只能专属于记者,但仅在涉及社会公益履行记者职责进行采访时发生效力。其实现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平衡"。应区分采访对象、采访方式做不同规定。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作为消息源的采访对象是新闻信息的承载者,是大众传播的一传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中外新闻采访学中采访对象仅是记者从事采访活动的客体,而在大众传播学中,没有“采访对象”这一概念,只是作为一种“信息源”被提及。广西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靖鸣的论著《采访对象主体论》将采访对象提升到大众传播学研究体系中重要的主体地位来研究,试图构建一个全新的科学合理的大众…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是新闻舆论监督采取的一种特殊采访手段,它能最大程度的接近新闻现实,获得可贵的新闻采访资料,其采访事件的现场性、突发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得报道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不仅深受受众的喜爱和关注,更为权力机关运用法律介入事件调查收集了第一手的资料和证据。隐性采访就自身职能而言,与法律并不直接相关,不具有强制性,但却对采访报道后行政执法机关的介入,依法行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记者(以下简称“记”):往年春节晚会总导演产生后,都会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今年为什么没有搞呢?而且你本人对媒体的采访也始终采取回避的态度。 王冼平(以下简称“王”):往年举行新闻发布会后有像今年媒体把春节晚会提前炒得这么热闹吗?不开会反倒把媒体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也是一种炒作(笑)。 当然是开玩笑。其实我觉得导演过于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常常出现矛盾,有时会产生冲突,甚至“对簿公堂”。我们只有从中找到新闻采访活动遭到拒绝的原因,寻求解决矛盾冲突的对策,才能更好的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