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概念浅论     
虚概念是指外延为空类的概念。虚概念可分为绝对虚概念和相对虚概念。绝对虚概念是把握宗教迷信、错觉、幻觉、假象、幻想等虚构事物现象的概念;相对虚概念是把握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实际工作所设想的事物对象的虚构概念。它们以主观虚构的东西为认识对象,是把握主观虚构东西的范围和本质的概念。虚概念有其客观根源、确定性、相对性,在思维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准确辨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利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如何达到真理的认识有着详尽的阐明。但是,对产生谬误研究不够。大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通向谬误的道路有千百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其中,“假象——错觉——谬误”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通向谬误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一、一条错误认识的通道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外界事物通过现象刺激我们的感觉器官,由现象进入本质的一种反映过程。这个过程是一条荆棘丛生的曲折道路,稍有不慎,便会误入歧途,走向谬误。列宁说得好:“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列宁全集》等38卷第312页)首先,因为事物的现象极为复杂,有真象、有假象、也有真假混在一起,千方百计地引起人们的错觉,造成谬误。其次,人们的思维活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假象?它确切的哲学涵义应该如何表述?哲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把德文Schein和俄文Кажцмостъ译为“假象”不准确,容易使人发生误解;有的认为假象纯粹是黑格尔的哲学术语;有的认为假象是事物本质歪曲的表现;有的认为假象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们错觉的现象等等。这些说法虽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片面性,因此,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我认为,任何一个哲学范畴的表述,都应该有充分的哲  相似文献   

4.
假象不仅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认识论的一个复杂命题。充分地认识假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科学地研究假象的基本特征,对于丰富我们的哲学理论,更好地通过假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深刻地、全面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假象具有本质的否定本性我认为,过去一些哲学教科书和文章,对于假象定义的表述是不科学的。因此,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突破一些传统的观点,科学地表述假象的定义。假象就是本质的否定本性的表现,是反映本质否定方面的一种形式。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事物的本质,就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的。而矛盾  相似文献   

5.
货币流通的假象和本质王希久在商品经济社会,由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内容,物化为商品,物化为货币,物化为商品货币之间的交换关系。商品货币所带有的社会关系性质似乎是商品货币自然物质形态所固有的。现象同本质完全相反。于是,货币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6.
刑罚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内在的,具有隐蔽性,需要透过现象来认识。同时,现象又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真象也有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假象。这就势必导致人们对事物本质认识出现误差或多样化,但是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因此刑罚的变化必然引起学者们对“刑罚本质”的不同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关于刑罚本质的几种观点进行阐述、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笔者认为较为科学、合理的刑罚本质观。  相似文献   

7.
论假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象的产生源于事物自身的特点、感官的局限性、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假象的特点在于它与本质的不一致性、客观性、主观性、虚无性与直接现实性,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透过假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网络语言的认识往往忽略其主体认识偏见。从主体方面讲,网络语言是网络主体自由表达假象的产物,是一种幻象。幻象理论通抵人类理解力的幻象偏见,有效地解释了网络语言流行的主体认识论根源,更反映了网络环境中语言与存在的断裂。因此,要用辩证的方法,厘清网络语言中本质与非本质存在,并在和谐哲学的指导下,于混乱中寻求网络语言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思维与语言的和谐统一,为网络语言和网络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陈仲成同志的《假象及其对认识的作用》一文,对假象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有一定的见解。但对文中有的观点,笔者未敢苟同,特提出商榷,并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1 陈文的第一部分引了艾思奇、李达、孔阶平等同志关于假象的部分论述,得出“有两点值得商榷:一、究竟什么是假象?它的科学定义应该怎样表述?二、假象是不是本质所固有的,它表现不表现本质?”陈仲成同志认为,第一个问题在以上同志的诸作中,没有给人满意的回答。所以,他给假象重新下了一个定义:“假象就是本质的否定的本性的表现,它是反映本质的否定方面的一种形式。”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其所持的两个论据本身就不能成立。论据一:由于事物的本质由内部矛盾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军事哲学界对于假象范畴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从客观的角度揭示自然假象及其特征,而忽视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揭示人工假象的基本含义、特征、形式及其作用。这种状况,落后于军事斗争实践。因此,积极探索人工假象理论,将有助于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促使假象理论的研究进入更深的层次,以期指导或服务于战争实践。在军事领域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假象,归结起来,无非是两类基本形式:自然假象和人工假象。自然假象是指自然事物自发的表现出来的假象形式。人工假象是指指战员,尤其是将帅根据自身确定的目的,运用诡诈手段,造成敌之错觉和不意,以争取自身优势或主动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盼角度来说,错觉是知觉的特征之一。所谓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一种对刺激物的主观歪曲的知觉。现实生活中是在一定条件下一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的现象。错觉所起的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正好比同一个人穿上浅色衣服比穿上深色衣服显的更丰满,穿上竖线条衣服比穿上横线条衣服显的更高些那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  相似文献   

12.
论现象     
现象并不都是外在的和可感知的。现象是经验知识的直接客体或表现。现象之对于认识主体,存在一种由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合取”的表现结构。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上,现象具有比本质更高的真理性。现象的对比决定本质。  相似文献   

13.
论假象     
假象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常言道:“揭穿假象就真象大白了”。就是说,识破了假象,就认识了事物的真象,即看到了本质。可见,假象问题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真理的重大问题。为使我们在认识的途程中,不被假象所迷惑,陷入谬误,从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对于什么是假象,它有什么特征,又如何正确认识假象,即对假象作认真的研究就是值得我们十分注意和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了。 什么是假象,即假象的涵义是什么,不管是在哲学史上还是现在,学术界均有着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中,马克思在比照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二人时间观异同的过程中建构了“感性时间”理论体系。对于被本质世界排斥的“时间”范畴,德谟克利特将时间归置到与世界不相关的主体自我意识领域;伊壁鸠鲁将时间拉回到现象领域,强调时间是现象的绝对形式。马克思则将时间引向现实人的感性实践领域,强调时间和人的感性都是感性世界自身的反映,时间概念同时具备真实的现实基础和逻辑形式,这不仅克服了德谟克利特把感性时间看作主观假象而导致的怀疑主义,同时也避免了伊壁鸠鲁轻视实证知识而产生的空虚道德主义。感性时间观关涉人的感性生活和人的现实自由,这也折射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错觉产生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错觉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与客体交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认识现象。对错觉产生原因的分析是其研究的关键。本文从错觉产生的内外机制、中介环节等方面,全面剖析了错觉发生的机理。认为错觉的产生是作为外在机制的本质暴露不充分或相互间界限模糊或具有不确实性的客体,在作用于主体的感官、内化为主体认识的过程中,因受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情感、知识水平、思维定势等内在因素消极方面的影响,加之中介环节的实践因素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机器翻译”容易给人们造成错觉 :似乎机器——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进行翻译活动。文章就机器能否像人一样地翻译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试图通过对翻译活动的本质分析来揭示机器不能独立翻译 ,只能辅助人类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7.
意识是主观的,因为任何意识都要采取感性或理性的主观形式,据此应把意识现象民物质现象区别开来。另一方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经过人脑反映以信息形态构成意识的内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无论采取何种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其本身都是客观的。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构成意识的内容,承认意识的内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要承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所以,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文艺学认为文学的真实性就是指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准确程度。尽管这一观点似乎已成为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共识并被写入全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 ,但笔者仍然认为这一提法很值得商榷。在对文学的本质属性进行重新的审视之后 ,我们认为关于文学的真实性应该作这样的解释 :它是指作家经过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现象或假定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而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 ,从而表现出人性的特征或内容 ,展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生理想等。它是现象与本质、真相与假象、合情与合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任何事物、过程都包含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本质是它的根本性质、内部联系,即规律性。现象是本质的个别的、具体的表现;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内涵。现象是丰富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它直接呈现在人们的感官之前;本质是内在的、隐蔽的、深刻的,人们经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它。因此,现象和本质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和矛盾,它们是对立的统一。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这两个方面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本文就打算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逻辑学》中,黑格尔以假象概念作为存在逻辑与本质逻辑之间的过渡概念。在本质逻辑部分的开篇,通过构造假象概念的直接性这一悖谬,黑格尔成功地将否定性概念引入了对本质概念的分析之中,并在此基础上以行动性的方式确立了本质概念的否定性自我关联。本文将在黑格尔与费希特的理论哲学背景下,通过对这两个论证步骤的分析,说明无论是费希特还是黑格尔都将自由的行动性奠基于绝对否定性概念之上。绝对否定性概念克服了所予的直接性,并直接指向了绝对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