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话题:批评怎样对事不对人?有人主张“功利”的批评,有人倡导批评的指导性;有人说批评的技巧很重要,有人说个人的修炼最根本;有人强调制度的重要,有人重视批评的弹性。有怎样的批评者,有怎样的被批评者,就有怎样的批评。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说来容易做来难。但不能因为难而不做,做不到一世,一时总应该能够做到吧?您说呢?  相似文献   

2.
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有些事可以说(比如偶尔在特定场合讲几句荤话)不可干,有些事可干不可说(意为干的人大家视而不见,说破“皇帝没穿新衣”的人则可能遭祸)。这大约是不符合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主张的吧? 且说在这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梁思礼先生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  相似文献   

3.
反喻     
陈思炳 《领导文萃》2006,(10):53-53
如果有人说你“年轻了”,那说明你已经老了。如果有人说你“很老练”,那说明你还年轻。如果有人说你“现在轻松了”,那说明你已经下台了。如果有人说你“很会打扮”,那说明你不够漂亮。如果有人说你“夫妻现在真和睦”.那说明你俩曾有过裂痕。如果有人说你“很有派头”,那说明你不够联系群众。如果有人说你“很老实”,那说明你缺少魄力。如果有人说你“脑袋很灵活”,那说明你处事很圆滑。如果有人说你“朋友真多”,那说明你知音很少。反喻@陈思炳  相似文献   

4.
用人之长     
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诉他,说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倒应该送他几桶,让大家共享。”林肯总统并不是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知道在北军诸将  相似文献   

5.
傲骨在腰     
徐悲鸿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在哪儿?我说,在腰。古书有云:“腰者,身之大关节,所以司屈伸。”七尺汉子倘要作卑下状,又想有所攫取,腰是伸不直的。韵书上因此有了:“弯腰”、“弓腰”、“屈腰”、“哈腰”、“折腰”,还有借助外力的“撑腰”。大致因为没了傲骨,而后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秘诀     
《领导文萃》2006,(1):175-175
有人问鲍威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的成功秘诀是: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应该说他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成功的一部分原因。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它动摇了美国根深蒂固的政治习惯(对政治家不能仅听其言),有人说它加深了选民对问题的认识;有人说它使美国的政治“彻底变革”,有人说它使之“庸俗化”;有人说它是候选人“生死存亡”的关键,有人说这不过是“演员的角逐”;它不是宪法或法律规定的大选程序,但是没有一名候选人敢对它掉以轻心;它的举行并无四年一度的规定,但是一旦举行,它是整个大选过程中最扣人心弦的一幕——这就是美国的总统竞选辩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百姓最厌恶的就是官场的腐败,是否行贿送礼是对官员认证的最好标准。 据说,有人给邓小平送礼,邓小平说:“礼照收,事不办。”这体现了小平务实、洒脱的人格力量。有人给周恩来送礼,周恩来说:“礼可收,要付钱。”这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最好的激励是增加工资,有人则说是提拔,到底何种好尚无定论,但说明了激励是必 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周正 《领导文萃》2009,(3):46-50
少决策—转移矛盾 组织的决策应该由谁来做?好多人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管理者。康熙90%的决策是他的手下帮他做的,所以康熙能做60年皇帝。康熙总是这样,有人说出了一件事情,他就说:“嗯,我知道了。”那人又问:“皇上您说怎么办?”康熙反问:“你说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河之洲     
离经不叛道当有人给钱学森写信,说他“执著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时,钱老回信说:“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驻京办”职务犯罪人数不断攀升。河北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原主任王福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驻京办事处原副主任李一洪、沈阳驻京办事处原主任崔力等纷纷落马。各地“驻京办”有两项主要职能:一是跑部委,要项目,收集信息;二是接待地方来京办事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等。“驻京办”的工作处于权力运行的低清晰运作之下——部委的权力运行不透明,“驻京办”的权力运行也不透明,地方领导的权力运行同样不透明,于是,构成了“驻京办”的乱象。对“驻京办”而言,公款送礼已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对“驻京办”的清理整顿,政府应该拿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罗玉亮 《领导科学》2015,(10):49-50
中央加大巡视力度,对腐败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但巡视之后出现的“后遗症”却不得不引起人们思考. 这个“后遗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巡视过后,只抓两三个人“了事”.特别是一些地方前后几任主要负责人都“出事”,与他们“一伙儿”的干部却“没事”,仍然在台上指手画脚“说事”.有人说:“主犯”服法,却让“从犯”逍遥,这是说不过去的.也有人说:“从犯”太多了,一个市县都有一两百人,搞不了呀,搞过了就会没有人干事了.甚至后任的主要领导为求一时的“稳定”,上至中央巡视组,中至省委主要领导,帮助说情,致使群众对反腐败产生了错觉,认为是“选择性反腐”.  相似文献   

14.
8月上旬,“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和“进口车国内售价远高于海外市场”引发广泛关注。“算账”一时成为热词。
  大城市生养一个孩子动辄需花费数百万元;一款同品牌、同款型的汽车在国内买要多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触目惊心的账本背后,是众说纷纭的观点对立。有人有切肤之痛,有人觉得言过其实。看来看去,都成了一本糊涂账。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生活,都需要支付成本。不同的是,有的很透明,有的很朦胧。养育一个孩子、买一辆汽车,要求不同、标准不一,自然会导致成本差异,尤其是在市场化的商品时代。但这不应该是生活成本糊涂化的理由。真正值得追问的是我们为尚不富足的生活支付了多少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隐性成本”。  相似文献   

15.
秘书是一项特殊的社会职业。秘书既要负责处理领导的日常事务,又要负责机关的工作协调和相关文书工作。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秘书为领导服务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做一名符合角色要求,为领导、机关和群众所接受的称职秘书,就必须具有“三心”“二意”。清代王豫说:“才不称不可居其位,职不称不可食其禄。”秘书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决定了作为领导直接助手的秘书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应该说,秘书人员都是经过各级认真考察和严格选拔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无论是思想品质、业…  相似文献   

16.
<正> 上海市副市长徐匡迪日前在迈向21世纪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上提出,要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人才就要走向国际化。 徐匡迪说,根据上海迈向21世纪的要求,上海人才结构也很不合理,大量人才集中在理工科,集中在工业系统。经济、贸易、金融、房地产、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高层次人才匮乏,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才更少。徐匡迪说,有人把高学历的人出国,说是“人才流失”,我认为这些人出国后并没有消失,应该说是“人才流出”。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还是“三句话”: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人才流动,应该包括国内外的交流,即国际间的流动。现在不少到国外留学并已取  相似文献   

17.
<正> 有人说,现代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已从“经济人”、“社会人”转向“文化人”;也有人说,未来的管理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还有人说,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其实,他们想说的就是21世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已演变为激烈的文化竞争。其中,以文兴商,以文促销,让营销披上文化的袈裟,赋予企业文化的品位与灵魂,正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竞常胜”的良策。  相似文献   

18.
从“谋断合一”到“谋断分离”我国古代讲究决策系统的谋断分离。用今天的通俗话说,叫“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科技决策系统,长期以来却是这种谋断合一的状况。某人上街买回一件衣服,有人说好看,有人说不好看,有人说买贵了,有人说物有所值,没关系,只要买衣服者认可就行,这是一种不必考虑获得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9.
谁都明白,“九五”期间最需要做好做到家的工作就是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涉及的问题就是企业的并购与重组,就是相当一部份企业应该破产关闭。 有人证明,1996年国有企业普遍亏损的现状根本没有得到改善,原因便是这些国有企业都是在旧有的产业结构格局中运行。 亦有人说,国有企业目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20.
有这么一则笑话:王码发明人王永民有一次正在宾馆吃饭,突然有人走上来问他:“是不是王码?”王永民说:“我就是王永民。”对方连连道歉:“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电脑软件WPS与它的发明者的遭遇也一样。在中国,知道WPS的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