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教师专业伦理精神审视师德规范,其存在着教育行政机关作为制订主体并不合适、师德规范并不“道德”的问题.教师专业伦理精神,可以从行业自律、教师自治、专业伦理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重构师德规范,首先,应成立教师专业自治组织;其次,应依据专业伦理精神从师德理想、师德规则两个维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现代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等新的形势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师德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师德的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个人道德修养是师德的重要基础,职业道德是师德的核心。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价值观扭曲、自我修养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科研创新不足等主要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不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高校对教师的考评机制不够科学、教师自律不严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一是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三是要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四是教师个人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3.
蒋宏伟 《船山学刊》2006,(3):181-182
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的体系,对传统的师德规范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建设要做到教师“自律”和社会“他律”并举。  相似文献   

4.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推进高校全面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师德建设,要把教师爱岗敬业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使教师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坚持用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通过完善的制度,强化教师行为。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需用典型示范、基层阵地、党员带动、机制建设带动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师德修养的全面提升,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师德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现代市场经济使人们的师德观念经受了考验,也促进了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为人师表,自省自力,富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进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杨乐 《学术探索》2012,(6):125-12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建设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百年发展大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主体力量,临床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师德建设因其工作环境和身份的双重性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内涵。本文分析了当前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困境,从社会环境、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对困境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究,旨在为进一步寻求临床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并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本世纪的国际竞争,必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程度,有赖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程度。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目前在校学习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素质基础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能力和整体素质教育是世纪之交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实施能力和素质教育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他们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形成教师正确教育行为的内部动因,是教师完善自我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师德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师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师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阶级、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师德不同的内容。师德,通俗地讲…  相似文献   

9.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师德是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但也有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文章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分析加强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奉献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刘国贤 《云梦学刊》2002,23(1):86-88
“自律”是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社会、时代、职业特点都需要高校教师“自律”。只有追求理想人格、规范言行举止 ,敢于战胜自己 ,才能搞好自律 ;只有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律与实践、自律与创新的关系 ,才会使“自律”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1.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教师道德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从教育、运行、约束、激励、保障五个方面建立机制,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我国的大教育家就十分注重教师的品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官如此,为师亦然。所以,教师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那么,就现代社会而言,师德师风的涵义是什么呢?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执着和探索,以及对自己的自知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由此看来,师德师风最基本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政治观念是师德师风的根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是师德师风的灵魂,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师德师风的关键,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本文认为提高高校教师自我教育能力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前提 ,是师德建设的需要 ,是素质教育的保证。培养高校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措施有 :提高自我教育意识 ,客观地自我评价和反思 ,掌握教育科学规律 ,注重教学和科研实践 ,营造有利于教师自我教育的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大学,而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其孕育出的人文精神;大学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教师,而教师的本质规定是其展现出的人文修养。一所大学的灵魂在于其积淀、涵养出的精神文化底蕴,教师是大学精神建设的核心主体,而师德水平则是教师人格结构中的核心要素。故此,师德建设对高校和高校教师而言既是一项基础而恒久的职责,同时也是新的时代挑战所提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杨志红 《云梦学刊》2003,24(2):56-58
整合力是一种整体的精神力量,是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沿袭与发展的动力。传统文化精神的主体是道德的精神。是以道德的理想和整体的价值观念去影响社会,凝聚人心,也影响师修养。分析传统文化精神整合力与师德修养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整合力在师德修养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依靠传授师德的传统方式已经无力援救师德滑坡,甚至危及良好师德的生成。教师团体内部因约形成师德规范,即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仅提供践行师德的标准,而且促使道德义务养成,彰显师德约制失德。教师个人内心的善与外在师德规范的善合一,自觉遵守规则和不断追求人性卓越。教师师德的建设过程起于师德规范制度而终于教师德性,起于教师的个人道德而经过师德,最终上升至教师师德制度。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的创新和发展除了有赖于外部环境的促进和影响以外,更离不开媒体内部自律机制的约束和激励。对于广播电台而言,建立并严格执行自律机制,是克服媒体自身缺陷、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进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本文着重论述了广播电台建立节目自律机制的途径和办法,并对其作用、意义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担负育人重任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本文试就高校新时期师德建设谈点浅见。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形式,由于教师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师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需求。从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来看,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道、授业…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大力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通过建立全面领导齐抓共管, 依据有关法规、条例完善约束制度,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等措施,引导教师增强政治责任感.最终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王忻昌  杨玲  王宏 《理论界》2008,(6):174-176
本文以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反恩为起点,通过对自律与自律机制概念的内涵、对预期效用最大化函数的意义与高校教师工作的制度环境相互关系的说明,指出现行管理体制的缺陷乃是高校教师自律行为的障碍,强调自律机制中“制度环境”的理念对今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