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危机时期展开良好的传播沟通活动是危机公关制胜的关键。文章立足于产品质量危机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危机时期组织议题和公众议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危机时期组织议题对公众议题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但组织议题与公众议题的角度并不完全一致;随着事态的发展,公众自发性地将有关政府监管的话题纳入议题。基于研究结果,一个新的危机传播模型得以产生:通过设置舆论焦点,相关组织可以进行议题管理,主动并有预见性地展开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2.
从协商民主理论视角研讨行政决策听证,公众话语权是贯彻其中的主线.本文认为,行政决策听证议题设置中的公民话语权不仅是对给定议题的发言权,更是提出议题的发起协商权;分析了议题设置的三种模式及公共舆论形成的机理;结合中国实际研讨民意集结以及民意议题化所需的制度条件:前者主要是从政策和制度上发展并拓展社团组织及其活动的空间,并对连接阅读群体的传媒权力加以调节,后者主要在于通过听证议题设置的程序规定赋予公民程序性权力,用程序正义排除权力和资本的干扰,以保障公民在议题设置中的话语权得以真实兑现.  相似文献   

3.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制造和引导舆论的功能。 选取因国家旅游局局长首发“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文稿,使“旅游厕所”成为全国各地的一个热点话题为个案,尝试从议程设置理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媒体的议题建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网络媒体通过旅游厕所相关报道来构建“旅游厕所”议题;网络媒体构建议题时间短,且根据时间的推移,其构建议题的方式发生变化;网络媒体对议题的建构具有明显的效果;旅游厕所建设优化是旅游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功能。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很像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它会在保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上起很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有可能危及公众的生命财产,阻碍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用好议程设置这把双刃剑,媒介组织必须在议题的选择和议程的安排上,在报道议题的角度及倾向性方面慎重行事。  相似文献   

5.
刘文功典型的推出过程是公众议程(舆论)、媒介议程和政策议程相互作用的过程."议程设置"研究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之间有一定的理论连接点.大众传播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议程设置"理论研究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秋瑾被害后,各种不同背景的报纸竞相报道,形成了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议程设置。连续不断的报道使得该议程由媒介议程逐步转化为公众议程,由"秋瑾案"演化为"绍兴冤狱",并在新政、立宪的语境下,进而演化为政策议程,亦即在舆论的压力下,涉案人员或罢职,或自杀,或他杀,或蹭蹬终身。该议题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朝野的震动反映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与作用。但是在社会失范的状态下,媒体的舆论监督虽然有效,但力量还有限。  相似文献   

7.
议题设置是美国选举政治的重要环节,充当着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关键链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议题日益成为美国选举政治的热点议题,影响着中美关系的稳步发展。基于议题设置的相关理论,本文对2010年中期选举中的中国议题进行了个案研究。文章指出,作为美国国内经济与就业议题的外化延续,中国议题将在美国选举政治中长期存在。在实现候选人迎合政治与舆论潮流的传播效果的同时,中国议题还可以通过内容阐释框架与党派属性议题保持高度一致。文章认为,竞选中的中国议题对候选人当选后的涉华倾向具有消极影响,存在中国议题负面炒作的"常在化"趋势。基于这些观点,本文尝试提出了加强对美经济外交、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注意通过对美外交在选举年主动设置积极中国议题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前,对于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的关系,学者们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延伸;另一种认为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是两种理论体系,否定二者合流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发展的回顾,认为二者在理论层面上是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在具体的方法层面上互为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9.
受限于操作性障碍,大多有关微博议程设置作用的实证研究仍停留在质性状态和对定量支撑的寻求.微博议程仅仅是作为另一种网络形式的公众议程存在还是已深深嵌入大众媒体的议题选择过程中?本文选取2012香港特区特首选举作为焦点事件,利用内容分析和时滞相关性分析,从两级议程水平上探究新浪微博和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报纸之间的媒介间议程设置流向.结果显示,微博与报纸在焦点事件进展过程中交替为对方设置议程并在事件发展到顶点阶段实现了强烈的议程互设,这表明微博不仅仅提供一种公众议程的获取途径,也完全有能力为大众媒介设置议程.  相似文献   

10.
热门微博基本囊括了网民每天在微博上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成为微博舆论的缩影。对热门微博的主要议题、议题设置者、设置方式和议题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社会和娱乐两大议题成为微博用户最为关注的内容,体现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在微博上的融合;热门微博的议程设置者主要以精英用户为主,但也为草根用户提供了参与公共空间的机会;内容是影响微博热度的决定性因素,而媒体形式和叙述方式等手段可有助于增加微博吸引力;在日常状态下,热门微博的议题呈现零散、琐碎状态,而一旦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微博视点会迅速聚焦,形成强有力的微博舆论。  相似文献   

11.
[摘要]议程设置理论是新闻传播学的关键理论之一,微博自下而上的双漏斗传播机制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介的点对多传播。沿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思路,研究遇到困境。本文在梳理议程设置理论基础上,提出微博议程设置理论假设,指出微博议程设置是微博平台上参与者通过对议题的围观、极化、动员,最终将议题列入微博议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新闻是美国新闻界出现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改革运动,是对传统观念的革新与颠覆,对媒体、政府、公众三者关系的重新定位,更多体现了公众作为社会主体的属性。公共新闻是在西方一定的社会条件、新闻困境和理论支撑下孕育出来的,引介到国内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条件。中国媒体运用公共新闻可以构筑信息交流和观点评论的平台,引导舆论,进行议程设置,使政策议程、媒体议程、公众议程三者达到互动平衡。  相似文献   

13.
议题设置理论是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学说 ,本文从评价联想 FM365网站的广告入手 ,进一步分析议题设置论在广告中的运用方式 ,并提出在广告传播活动中运用该理论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众传播学经验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议程设置理论在不断发展,也在经历时代危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扩散的当下,有必要重新检验议程设置的基本性质。议程设置理论提出者在最新的论文中则认为议程设置理论仍有光明的未来,而导向需求、网络议程设置和议程融合则是新的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和研究的三个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传播学"议程设置"角度探讨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过程,剖析"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之间的相互关联,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议程设置"的基本特点:组合专题策划,立足于积极代表舆论并引导舆论;关注人的命运,是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永恒的主题;构建"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双向性舆论引导"议题"策略;增强舆论监督,从突发公共事件的"负面"报道中体现出正面宣传的效应,并提出民族地区舆论引导的特殊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议题设置理论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影响民众关注社会议题的机制问题.应将议题设置理论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主动性和导向性.议题设置主要有自主设置和借力设置两种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要遵循议题设置的基本理念,按照确认议题、分析议题、确定议题转化策略、制定议题行动计划和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对象,提取微博、微信及政府官方网站上的数据为样本,以公共卫生事件阶段性特征为时间划分依据,探究政府、媒体与公众三者在议程设置中的互动关系。政府、媒体和公众于疫情的不同阶段在议程设置、舆论引导等方面存在主导权的转换。疫情初现期,公众勾连SARS求证,媒体追随政府辟谣;疫情爆发期,公众注重情绪发泄,政府和媒体注重解决对策;疫情蔓延期,公众信任占半,政府注重行为指导,媒体追责、指导并举;疫情衰退期,政府媒体注重情绪安抚,公众信任回归。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应将政府、媒体与公众/意见领袖整合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基于此,研究建构了政府、媒体与公众三者于初现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四个公共卫生事件生命周期内良性互动的循环式舆论引导模型,以此为今后公共卫生事件舆论引导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是当代西方关于大众媒介影响公共舆论的两种主要理论。在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中 ,我们认为 ,尽管议程设置理论有其不足和缺陷 ,但它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是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 ,突破了此前“有限论”的窠臼 ;而“沉默的螺旋”假说不仅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进行舆论调控提供了依据和启发 ,也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公共舆论和大众传媒的认识。但该理论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中国学者应在借鉴西方学者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自己的舆论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真实.根据公共议题生命周期理论和有关消息来源的学说,可以看到媒体如何在各方势力此消彼长的社会结构中建构公共议题:在医疗改革议题的新闻报道中,我国媒体已逐步在传达政府意志之外,增强了公共议题"舆论场"的功能.营造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意见表达通道,成为二者实现互动的主要社会机构.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给议程设置模式及大众行为都带来了深刻影响。利用调查实验方法,可以探究不同类型议程对网民政治参与行为的不同影响。总体来看,网络议程讨论仍然集中在事件属性本身,泛政治化倾向尚不严重。其中,国际性事件最容易引发政治参与,并主要通过集体式的讨论方式实现;社会性事件容易增强网民的社会式参与,机制主要是对社会矛盾和政府治理议题的关注,而对其围观式的讨论方式也容易带来制度外参与行为;政治类事件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模式更复杂,触发点也更多元。总之,互联网时代,政治参与影响要素更为多元,议程设置、议题属性、讨论方式等都发挥着不同作用,对政府网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