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海固常以其贫甲天下而为人所知,这块土地之下似乎有地火在涌动而显干涸焦灼,但这一方生民如野草般生生不息的生命却顽强而坚韧。或许是这沉默的大地榨干了人们躁动的血脉,或许是祖祖辈辈已习惯了这般的生活,或许是人的生命已与这大地融为一体,在西海固人的生活中苦难和艰辛已成为其生活的平常内容,他们无时无处不是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一原理近几年在我国哲学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从有关这一问题的许多论述来看,我觉得目前对这一原理的研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对这一原理的理解和研究过于狭窄。不少文章把辩证法就是认识论等同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原则,进而又把三者同一只看作是构建哲学体系的原则。二是大部分文章只就这一原理谈这一原理,没有把这一原理放到整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史中来考察。这样,人们既无法从《哲学笔记》之前看出这一原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又不能从《哲学笔记》之后发现这一原理对当代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逻辑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张忠义教授近年来发表了几十篇有关中国逻辑史和因明方面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瞩目。读了忠义新著的《中国逻辑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一书,更使人感到欣慰。我认为,该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具有明显的特色。一、不泥旧说,创见颇多“变项”是逻辑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在《中国古代逻辑中变项与常项》一文中,从纵的方面说明“彼”、“此”等确实具有逻辑变项的性质,而且从横的方面与西方逻辑、印度逻辑作了比较,指出在人类逻辑思维发展初…  相似文献   

4.
史铁生的创作一贯关心人类生存的意义 ,执着思考关乎人类生存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如人在何处、我是谁、人的命运、人本困境、人生意义等 ,因而弥漫、贯穿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这种精神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C.列维─斯特劳斯新著《看听读》[法]P.马约尔习文译巴黎普隆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法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C.莱维─斯特劳斯的新著《看听读》,全书共188页。列维一斯特劳斯本人认为,此书是一部“随想曲”。他一开始就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6.
7.
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及教科书体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作为这一热潮的回声,浙江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浙大哲学系万斌副教授等编著的《哲学原理》教材(以下简称《原理》)。《原理》的作者突破了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的传统逻辑结构,简洁明快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见该书第40页,下凡引该书,只注页码),并在此基础上以认识论作为基本原则,构筑了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8.
刘飞  段建军 《社科纵横》2010,25(7):167-168
教育对人的关怀体现在对人心灵的关怀.柏拉图希望教育如同一阵清幽境界吹来的清风,使人于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一种对美的爱好.人善于模仿,要培养一种对美的爱好,就要培养人对美的模仿.教育作为一种桥梁,连接着人对美的模仿.教育不只是为了获得真理与知识,不只是使灵魂得以转向,更是人在这一过程中对自身关怀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保宁 《唐都学刊》2012,28(3):125-126
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批评史上,陶渊明无疑都是一位值得反复称道和深入探究的重要人物。他的衰变的家世、他的桃花源式的人生理想、他的五官三休的经历、归隐后的农耕生活,以及他的有关与菊、与酒、与琴等的民间传说,特别是他留下的诗与文,历朝  相似文献   

10.
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水门事件"后,方公共行政研究领域摒弃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二分法,强调伦理与价值研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我国前些年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少有人探求.集中于伦理与决策相结合的研究,几近空白.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公共决策领域出现了许多不讲道德、伦理失范的现象.决策道德的缺失,社会道德的危机,呼唤公共决策的道德化,迫切要求伦理化的决策理论指导.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适应伦理决策实践的需要,顺应决策理论发展的趋势,许淑萍同志的<决策伦理学>应运而生.显然,在我国这是一部应有而尚未有的适时之作,一部填补空白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一书的出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发掘和整理、探索和研究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国主义并用之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的专著,目前几乎是空白。1976年苏联哲学家库兹明出版过《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一书,主要阐述马克思个人学说中蕴含的系统观念以及马克思运用系统原则所作的理论贡献。库兹明的工作无疑是个有益的开端,他留下工作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一书的编纂者企图去完善和深比的。乌杰在1988年出版的《系统辩证论》一书中就明确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实际上是“开拓了系统思想的新时期”,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从哲学的高度来明确使用系统概念和系统思想”。乌杰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思想的哲学表述方式分为四个方面:(一)相互联系的宇宙体系;(二)系统整体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3.
《探求》2020,(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精辟概括了马克思的生平和伟大人格、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品格、学习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遵循。最近笔者阅读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朱妙宽老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三化十二论》一书(以下简称《十二论》),觉得此书较好地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 ,民俗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随之出现。历代学者虽然也对民俗问题多有记载 ,但是民俗学之正式形成 ,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了。而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1月出版的晁福林先生的新著《先秦民俗史》 ,则是第一本对先秦时期历史与民俗进行结合研究的著作。历史研究与民俗研究的有机结合 ,是这本《先秦民俗史》的最大特色。本世纪初期 ,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学者曾经采用民俗材料进行历史研究 ,顾先生的代表作《孟姜女故事研究》至今仍然有很高的地位。在这以后 ,尽管在中国民俗学领域又有了很多新的成果 ,但是在二者的结…  相似文献   

15.
过去20年来“马克思主义”已经变成对于一系列政治运动——从以前的殖民地武装斗争到民主选举制度中各议会政党和派别间的斗争——的一个十分笼统并且往往引起误解的描述。在把这个词作为一种往往只是带有敌意的政治标签来使用时,它是否明确表达了它的真正实践意义是值得怀疑的。然而在这20年里,在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中曾广泛地使用“马克思主义”来表明一系列学科中的某些立场和观点,这些立场和观点和广泛的政治活动图谱中的某些点可能有联系,也可能根本没有联系。此外,从思想以及从政  相似文献   

16.
评价一本书,不仅要看它内容本身的成败得失,而且还要考察它在著述史上的地位,看它是否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和材料的发掘上有新的开拓和突破。一部作品,只有内容深刻翔实,同时又别开生面,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子,才堪称其为有意义的佳作。最近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卫国、史振东、蔡德麟和张文煜同志的新著《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就是这样一本值得称道的好书。这本书以其首次选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哲史)上的一个著名的论题,深入探讨,论述成书,洋洋三十万言,而引起广泛的注意。这本书的出版表明,在我国,马哲史的教学和研究已经从编写一般教材进入到专题研究的新阶段,反映了我国马哲史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新的成就和进展。深入地剖析这本书的成功和不足,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马哲史的研究水平,将是一个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叶永烈新著《胡乔木》评介杜世伟胡乔水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又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副秘书长、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发言人、新闻总署署长等职务,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共同纲领》、《中华人...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作家。作为中国读者,对川端作品清新、典雅的风格并不陌生,许多人都为他笔下的优美世界所感动。所以,近年来分析川端作品的人也很多。然而,分析川端康成很难套用西方和中国传统审美范畴。对中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实践论》,篇幅不长而且文字通俗,但为什么自发表以来蜚声四海,其影响经久不衰?除了因为毛泽东是独领风骚的一代伟人这一特殊原因之外,恐怕还有更主要、更深层的原因。这是因为,《实践论》的产生在中国认识论的发展中划定了一个时代,并由此给当代中国认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我国自80年代以来,认识论的研究在“热”了一阵之后,现在似乎又进入了相对“冷”的时期。这是一件好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回过头来,重新理解《实践论》的精神实质,挖掘其所具有的深层底蕴,对于开创当代中国认识论的新局面不无启发和促进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读叶渭渠新著《日本古代文学思潮史》洪蓝在日本,研究日本文学史的专著很多,研究日本文学思潮史的专著则屈指可数。在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界,发表过日本文学史专著有若干部,但日本文学思潮史研究专著,惟叶著《日本古代文学思潮史》(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