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齐鹏飞 《中华魂》2012,(14):29-31
中缅两国之间2186公里长的共同边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政策为基础,通过"互谅互让"的友好协商和外交谈判,正式划定、勘定的第一条明晰的双边陆地边界线。长期悬而未决的中缅边界问题一朝得解,不仅彻底清除了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性和现实性障碍,而且为新中国政府循此路径,全面、彻底地解决与周边邻国之间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系列双边陆地边界问题,树立了一个“率先垂范”的成功样板。  相似文献   

2.
张明霞  齐鹏飞 《中华魂》2014,(16):32-35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中国与中亚地区周边邻国关系以及与邻国之间的双边陆地边界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妥善处理我国与中亚地区周边邻国关系以及与邻国之间的双边陆地边界划定,对于维护我国的国土安全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齐鹏飞 《中华魂》2013,(22):18-19
在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至60年代上半期新中国对外边界谈判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期内,中国与当时12个周边陆地邻国中的8个分别进行了边界谈判。  相似文献   

4.
齐鹏飞 《中华魂》2012,(18):23-25
中缅边界,是新中国正式划定的第一条双边陆地边界线;中缅边界谈判,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政策为基础,通过外交谈判,彻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之“率先垂范”的成功样板。之所以有如此圆满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值得深刻总结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外交谈判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准备工作扎实、细致,所以才在边界谈判正式开始以后可以应对从容。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和相关邻国在东海、南海的主权争端,在国际法框架下,相关国家应该在尊重历史性权利的前提下,以陆地决定海洋作为实现公平的标尺,从而最终达成海洋权利归属的有拘束力的协议。  相似文献   

6.
张明霞 《中华魂》2012,(10):33-34
中尼两国之间约1414公里长的双边陆地边界线,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政策为基础,通过双边外交谈判,正式划定、勘定的第二条明确而清晰的陆地边界线。尼泊尔与中国的西藏地区接壤。历史上,中尼之间长期存在着基本上是沿喜马拉雅山山脉中段而行的一条传统习惯线,但是从来没有正式划定、勘定过。1955年中尼正式建交以后,均致力于建设和发展双边的友好合作关系,均致力于尊重和维护事实上已经存在的传统习惯线,一直是和睦相处,边界地区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和纠纷。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随着中缅两国之间关于解决陆地边界问题的外交交涉、外交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先行示范,中尼关于解决陆地边界问题的外交交涉、外交谈判也提上了两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齐鹏飞 《中华魂》2012,(24):33-35
92.45公里长的中阿边界,是新中国成立时与12个陆地邻国之间长达约2200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中最短的一段,而且由于中阿边界谈判以前两国关系友好,边界问题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简单,两国边界“沿穆斯塔格分水岭而行,地形明显,边沿地区几无人烟,平均海拔5500米左右。近数十年内,中阿边界一直平静无事,不存在争议。”所以,中阿边界谈判也就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分阶段进行的中外边界谈判中用时最短的一次。按照当年中国外交部上呈报告之总结的话就是——“中阿边界谈判从今年(1963年)6月17日起在喀布尔举行,至8月1日历时一个半月,双方已就边界条约草案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8.
韩晓青 《国际论坛》2011,(2):45-50,80
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一改50年代对新中国不冷不热的态度,开始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新中国的外交关系。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巴基斯坦和主要陆地邻国——印度、阿富汗的关系长期不和,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尤其紧张;其二,巴基斯坦在和邻国的纷争中得不到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国、苏联任何一方的有力支持,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表现得尤其明显;其三,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苏、中印关系十分紧张,这就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其认为可以利用的矛盾并借以改善中巴关系的难得契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邻国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悠久历史。我国在中国与邻国关系史的研究中多年来比较注意这一主流,而对历史长河中客观存在的与个别国家极少的边境武装冲突甚至战争则研究不够。我认为这种不愉快的事件并不能损害中国和邻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友好关系。因为这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与邻国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武装冲突和战争,中国人民和邻国人民则处于被驱使从事战争的地位,人力物力财力受到巨大的损失,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中国人民和邻国人民始终是互相同情的。  相似文献   

10.
资讯快车     
《老友》2013,(6):26-26
媒体称,受H7N9禽流感影响,家禽养殖业损失已超400亿元。江西家禽业受H7N9禽流感冲击损失逾10亿元。——人民网5月14日中国与12个邻国勘定陆地边界,海上边界争议大。——北青网5月13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内涵,是由利用外资弥补现代化初期建设资金不足,在WTO 规则下与各国开展正常经济往来,与邻国和平共处,主张世界文明多样性等四个方面组成的。文章从这四个方面逐一与其它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走的和平崛起道路是人类历史上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是一个运用多种治理维度和手段的系统性过程。基于陆地边疆地区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邻国厚重的宗教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水平等特征,宗教信仰在这一区域影响较大。不管从正面功能还是从负面功能来看,宗教信仰在中国陆地边疆治理中的功能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影响至深。宗教信仰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包含哲理性的内容,也有愚昧性的内容,在中国陆地边疆治理中它既有积极的功效,也存在消积的影响,因此在屏蔽宗教信仰负面效应的基础上,可以而且应该适当发挥宗教信仰积极治理功效。这种以软权力约束为特征的治理手段,对于整合边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不同族群力量,压缩不利于和谐治理的异己力量,凝聚利于和谐治理的向心力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内涵,是由利用外资弥补现代化初期建设资金不足,在WTO规则下与各国开展正常经济往来,与邻国和平共处,主张世界文明多样性等四个方面组成的。文章从这四个方面逐一与其它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走的和平崛起道路是人类历史上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云南边境贸易的历史和现状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简称滇或云。西和西南与缅甸接壤,边界长1997公里,南面和越南、老挝毗邻,中越边界长710公里,中老边界长500公里。云南与邻国边界总长达3207公里。云南是东南亚各国从陆地进入我国的一条重要通道,是我国连接东南亚与亚州腹地的重  相似文献   

15.
关于隋南宁州总管府唐剑南道的南界问题──答云南大学来件《隋代初唐南诏三幅图在爨地南部的边界线》谭其骧遗稿编者按:我校历史地理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建所十余年来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以及为四化建设服务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尤其在学术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99个陆地边境口岸为例,在边境界定、边境县人口统计基础上,分析发现,影响边境民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陆地边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边境民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有限,跨国民族(含跨境、跨界民族)的民心相通作用发挥不足,周边国家关系深受大国渗透及干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路径有"五全":一是全覆盖,即中国边境区域全覆盖;二是全小康,即持续推进边境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是全方位,即全方位设计符合边境实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四是全辐射,即将铸牢陆地边境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意识连接起来;五是全过程,即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建设,达到文化润疆的目标。根据边境民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程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包括山河恋、家国情、中国心、邻国缘。  相似文献   

17.
东盟国之一的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其历史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清朝末年越南铜钱大量流通于中国,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南方,而且还渗透到内地,甚至北京,对中国的一些地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明霞 《中华魂》2013,(10):26-27
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历史遗留下来的双边边界问题比较特殊,因为它涉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归属未定的克什米尔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新疆地区与由巴控制其防务的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界线从来没有正式划定、勘定过,仅仅有一条基本上是沿双边接壤的河流中心线或山脉分水岭而行的传统习惯线。  相似文献   

19.
蒙古是中国的重要邻国。本文在分析中蒙关系的历史发展、中蒙两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上,针对蒙美、蒙日关系的迅速发展,认为中国有必要大力推进中蒙关系的发展。并且从文化交流、经济交流、政治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贝叶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从云南经东南亚邻国到印度及欧洲罗马,有一条被称作"南方丝绸之路"的通道,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作用。从民族分布状况来看,还早在二千多年前,壮傣民族的先民就频繁地活动或定居在云南大部及东南亚邻国的泰、越、缅、老等地,而这一地区正是"南方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地带,深受该民族历史上创造的"贝叶文化"的深远影响。当今,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地理环境,加强与东南亚邻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往,促进我省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