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华山     
华山村位于镇江以东28公里处,现属镇江新区姚桥镇。经考证,华山为吴文化时期部落的古村,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就是一个重要的人类活动区域,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了。他们在依山傍水的坡地上居住,不仅进行农耕捕鱼、饲养家畜,还会制作陶器、酿酒、制酱,商周时期被称为荆蛮族。华山村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丰  相似文献   

2.
《华山畿》南朝乐府民歌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至爱至悲的千古绝唱,然而,关于其故事的发生地问题,迄今众说纷纭。或曰"高淳华山";或曰"句容华山"。其实,依据《乐府诗集》、镇江地方志及有关实地考察等情况作全面辨析,可以断定:《华山畿》故事的发生地即在当今的镇江市新区石桥乡华山村。  相似文献   

3.
“大爱镇江”实质上就是“慈善镇江”、“爱心镇江”、“道德镇江”的建设问题。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具有共同精神追求和道德高度的城市,要在文化上能不断创新。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不可能仅靠经济的手段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必须靠精神的手段。所以,要坚守我们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就必须亮出“大爱镇江“的旗号。  相似文献   

4.
商周时期因青铜文化显著而叉被称之为青铜时代,根据对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和青铜器用途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可以看出商周早期出土的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纹饰主要表现为对天和神的敬畏;西周中晚期以礼器为主,纹饰方面开始表现写实内容;东周时期的兵器和日用品增多,纹饰以社会生活的场面为主题。这些发展变化都彰显出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利用能力的增强,体现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商周之际是我国制度变化剧烈的时期,而犹以神权政治的变化最为重要,神权政治经由商代的绝对神权到周初的神权改良,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神权表面上的衰落,是商周神权政治变迁的订轨迹,神权政治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卜,巫的地位,作用和分化。卜巫传统或巫史精神,成为中国政治及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寿丘春晓 寿丘山,是镇江城内三山之一。据《续丹徒县志》载,山体纵长99丈7尺,顶高18丈7尺。城中尚有日精山、月华山,又有胭脂岭、凤凰岭、乌风岭、骆驼岭、梅花岭,合称“三山五岭’,故镇江素有“城市山林”之美誉。《嘉定镇江志》云:“寿丘山在城  相似文献   

7.
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必须培养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本文结合镇江农村劳动力从业特点及其素质现状,提出了发展镇江农民教育的途径及适合镇江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凤鸟纹是中国早期器物装饰中的主题纹样,其造型、构图历经史前和商周时期的发展而趋于成熟,且展现了强烈的时代特点。从考古发现出土遗物看,凤鸟纹样在史前的陶器、玉器装饰上已经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个别图案构成基本一致。到商周时期其形式更为多样化,构图技法上既有线刻纹样,也有雕塑的立体形象,图案构成上有小鸟纹、大鸟纹和长尾鸟纹。既有写实的形象,也有综合化的神异形象。关于凤鸟纹的内涵,史前时期的凤鸟纹样更多地融入了图腾崇拜的观念,而商周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则呈现出多样性的文化内涵,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样更多的是体现了神灵意识,西周时期的凤鸟纹样主要体现的是祥瑞观念,春秋时期更突出的是装饰、审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镇江自古形势险要 ,军事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与古城南京唇齿相依。太平天国时期 ,镇江是天京的东南屏障 ,太平军占有镇江达五年之久 ,稳定了天京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局势。1 85 7年 1 2月 1 9日 ,清军重占镇江城 ,天京门户洞开 ,太平军失去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镇江的失守是太平天国军事上的重大失败  相似文献   

10.
三峡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的新局面和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10年前学界对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的认识基础,检视了近10年来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认识,对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存的编年序列及文化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此提示出三峡考古新局面下呈现的新的重要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1.
青铜器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摆脱原始,步入了文明的蒙醒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大约是夏商周时期。最初青铜器是以工具和实用器皿的形式出现,之后逐步摆脱实用而上升到礼器上,形成“知神奸、昭帝功、明鉴戒”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新考古材料和研究成果为依据,对湘江流域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结构体系、发展过程和特征、演变模式及其原因等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是湘江流域商周时期地方史框架创构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3.
镇江是中国古代舟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镇江已有制造独木舟的工具有段石锛。孙吴政权在镇江设立临时治所,并在此地大力发展造船业。时至唐代,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镇江成为重要造船基地并初具规模。宋元时期镇江造船能力进一步提高,镇江造船业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明太祖朱元璋命镇江府造"海风船",用于海上交通。清代镇江造船业在清帝南巡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其造船技术得到康熙赞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上升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镇江作为古代造船业重要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和区位优势,应当抓住机会,大力发展造船业。  相似文献   

14.
六朝时期,镇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都会。尤其是三国东吴早期定都镇江,促进了镇江文化、书法的发展。加之晋室南迁,众多书法名家随之来镇,形成了“书人辈出,南朝风流,千古美谈”(祝嘉“书学史”语)的兴盛局面。本文着重阐述六朝时期镇江书法兴盛的条件和因素,并通过近年在镇江出土的一批六朝墓志和书法碑刻来论述其书法艺术的价值与风貌。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种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事物。方言描写是困难的,因为即使是同一采样时期,也会因年龄、文化、性别等差异而出现语言差别。镇江地处“吴头楚尾”,是北方方言与吴方言的交界地区,历来缺少方言记录。新编地方志中总算填补了这一空白,但是更科学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还有待深人调查研究。所谓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是指从历时纵向方向,把现代镇江方音同中古音作比较,对镇江话在现阶段的不同年龄段的语音作比较;还指从共时的横向方向,把镇江话同普通话作比较,把镇江话与周边方言作比较。本文对镇江话所作扼要的比较分析,但愿能对镇…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发展形势面前,镇江要在落后于苏南、被苏北紧紧追赶甚至被部分超越这样一种窘境下加快发展,除了在理念、技术、资金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外,至少还缺样东西,就是大爱精神,一种大爱的精神状态。我们今天谈解放思想,就是要让所有的镇江人振奋起来,让“大爱镇江”真正成为全体镇江人的精神,而不是镇江少数精英在纸上谈的精神。要用镇江发展的新目标来鼓舞镇江人、激励镇江人、激活镇江人;让所有的镇江人都明白镇江发展为了谁,镇江发展要靠谁,用发展的目标真正树起大爱镇江的精神旗帜,并让大家集聚在这面旗帜下。  相似文献   

17.
镇江地处长江南岸 ,是一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 ,但无论在物质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特征上明显带有北方的特征。这是因为自先秦至近代漫长的历史时期内 ,大量的北方移民不断地南下 ,对镇江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近代镇江经济衰落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水陆交通便利的要津,经济、战略位置均十分重要。鸦片战争前,镇江已是南来北往客商云集之地,1861年5月,西方殖民者武力胁迫镇江开埠。开埠后镇江开始了近代史上商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镇江口岸地位下降。导致镇江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1)地理优势的丧失是镇江经济衰退的首要原因。(2)本地区工农业均不发达,缺乏支柱型的产业。(3)帝国主义殖民经济的压迫蹂躏。再加上连年的战乱、天灾人祸和整个民族经济衰败的影响,近代镇江经济的衰落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镇江古代书法碑刻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各碑所处时期的艺术价值,论述了镇江地区杰出的书法碑刻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历代书学家、书法家对镇江碑刻的评价、赞誉,分析了镇江焦山碑林汇集的古代碑刻在书法艺术发展中的影响,评说了镇江碑刻在书法艺术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远古开始,先辈们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从事生产、实践活动,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资料虽然有限却在西北开发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传说时代、远古时期和夏商周时期三个阶段对西北的开发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对当代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