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象形文字的一种,汉字的形成和构造往往带有深刻的寓意。中国妇女在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地位,从汉字的构造,尤其是带有女旁汉字的构造,可以略见一斑。文章单从字的构造视角,对这些女旁汉字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妇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女部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 ,以《说文解字》女部为材料 ,主要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的问题 :1.姓氏用字。 2 .“字”“号”用字。 3 .婚姻家庭用字。 4.对于女性的描述性用字。并从中探讨、分析 ,得出结论 ;在中国历史上 ,由母系到父系再到奴隶制乃至封建社会 ,古代妇女经历了由盛而衰而悲惨的历程。《说文》女部则积淀了这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君子好逑” “君子好逑”的“好”字,毛传以来都训为“美好”,是形容词,似无歧义。但细味整首《关雎》所表现的主题,是描述一个男青年爱慕、追求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在这里应训为动词才是。 “好”字,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从女从子,一种是从母从子。“女”字“母”字在左或在右,都是面向“子”的,表示妇女抱着孩子非常喜爱的意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女、母两字常通用,如母庚,又写作女庚。“好”字从母,可见其本义是母亲喜爱孩  相似文献   

4.
姓氏探源     
古人的姓氏甚为复杂,对阅读文史典籍特别是先秦文史典籍带来很多烦难,了解古代姓氏的情况,具备一些姓氏知识,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史典籍无疑是有好处的.近、当代有些学者、教授把研究氏族问题看作是研究我国历史特别是先秦史的一把钥匙,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姓氏产生于原始社会.姓是母系社会用以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说文解字》中“姓”字从“女”、从“生”.在母系为中心的社会里,人们只“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持君》)子女都继承母姓.上古的姓多是从“女”旁.如:姚(唐、虞)、姒(夏禹)、姬  相似文献   

5.
课始,我一言不发在黑板上写了“吴”字,学生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接着,我在“吴”字的右边画一个“→”并写下了“吞”字,这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了,感到很有意思。我又写了“呆”字,学生很快地说出了“杏”字,看来学生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开始讨论起来,争先恐后地说着:由→甲、士→干……课堂顿时热闹起来了。平息了课堂的骚动,转入正题。“同学们,在数学里也有这样特点的两个数。”我话还没有说完,就有几个“小机灵”抢着说出了“倒数”。我便在黑板的中上方写下了“倒数”,顺利地实现了由“倒字”到“倒数”的切…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来在几种有影响的杂志上刊载了好多篇讨论假借字、古今字、本字的文章,也牵涉到异体字.本文打算谈谈我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一、假借字假借字就是同音假借,利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另一个词.也就是许慎讲的“本无其字、依音托事”的假借.例如:“其”本象箕形,但“其雨”、“殷其雷”、“摽有梅,其实七兮”的“其”就不能当簸箕讲,只是同音假借.因为这两个字同音,就借做标音符号了.  相似文献   

7.
吴宓先生早年主编《学衡》,主张文言文,反对白话文.他是个孤傲不群的怪人.在四十年代,他还坚持自己的意见,高喊“经史必须诵读,文言断不可废.”他的内心是否也这样气壮呢?我看未必如此.他在上英语课偶而闲聊时,总爱念一句英国谚语“o isme!倒霉者我也!”(o 读吴音)他给学生讲他的名字时,先在黑板上写个“宓”字,然后用教鞭指着“宓”字问学生:“你们看我这个“宓’字,它上边是个头,中间一颗心,心上插着一把刀子,你们说痛不痛呀?”这虽然是课堂上的  相似文献   

8.
“理”和“埋”,长得像,远看简直一个样。小树苗,土里埋,“埋”字左边“提土旁”。记住规律想道理,人人争做“辨字王”。识字我能行1.我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2.老师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埋”  相似文献   

9.
<正> 历史上,大汉民族就对妇女有一种偏见,男女不平等,妇女处于一种被歧视、压迫和摧残的地位。这从汉字的选字上就可窥见一斑。 “女”字是一个象形字,很象一个跽坐的人,而这个人被用来指女人,这是女人的特征,也是女人的地位。在封建社会中,女人一生最高的价值恐怕就是嫁为人“妇”了,而“妇(妇的繁体字”又  相似文献   

10.
“王顾左右而言他”出于《孟子·梁惠王下》。此句中的“他”字是代词,作动词“言”的宾语,当“别的”讲。为什么“他”字在古代是旁指代词,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在什么时期才变为第三人称代词,?今天“他”字还有什么用场……本文分九个小题进行研讨,先看——一、语场析义见旁指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出现的语场(语言环境或所在的前后文句)是: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冶,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特殊的测试。你们先拿一张纸出来。”这时同学们都很好奇,就按老师说的拿了一张纸。老师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下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认真完成。首先请在纸上写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于是,我郑重地写了“真情”“、篮球”“、朋友”“、亲人”“、知识”这五个词语。我们都写好以后,老师说“:好,现在请把这五样东西中相对不是那么太重要的一个划掉,并在旁边写下你此时的感受。”我在反复思考后将“篮球”划掉了。在“真情”“、篮球”“、朋友”“、亲人…  相似文献   

12.
1 造字之初,“妃”和“配”在词义上没有任何联系,而“妃”和“好”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配”的本义是“酒色”,这个问题笔者曾经对它作过一些探讨。这里只说一说“妃”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妃,匹也。从女,巳声。”这个解说有其正确的一面,也有其不够妥善之处。“妃”可以和“好”联系起来看。世俗认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巫觋之兴,世远源长,莫详其始矣。《甲骨文编》卷五:著录“巫”字、凡十六字。《古籀汇编》五上:著录“巫”字、凡三字。末注〈殷虚书契后编.罗振玉说:“《说文解字》:巫,古文作(?),此从冂象巫在神帐中而两手奉玉以事神。许君谓从巫象两袖舞形,巫与舞形初不类矣。〈说文解字〉:“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按:巫,专训女巫。又本部“觋”下曰:“觋,能齐肃事神明者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后世男女皆作巫,罕有识觋者。其与工同意者,工尚巧  相似文献   

14.
“女书”系指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乡及其近邻一带妇女中流传的一种自成体系的汉文异形字,这种文字记录的是汉语江永方言上江圩乡一带的土话,仅在当地妇女中学习和使用,家教亲授,世代相传。男子无人使用,也无人学习,无人认识。因此,当地妇女便把它叫做“女书”,而把社会上通行的汉文普通字叫做“男书”。“女书”既指当地妇女中使用的文字,也指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这世界天天在变,身为都市人,几天不出门,就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隔世之感。走在大街上,两旁突然冒出的许多新鲜得你莫名其妙的公司,于是你不由得大发感叹:“不是我不明白,只是因为世界变得太快!” 孩子,贴张邮票寄过去 4岁的苗苗从邮车上跳下来就扑到妈妈怀里,双手搂着  相似文献   

16.
《新少年》2010,(6):38-39
壹 “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世界上最可怕的故事。” 斑马老师话音刚落,同判门立刻瞪圆了眼睛,有几分紧张,又有几分期待。斑马老师慢条斯理地开口了:“寒假里,大嘴兔子去农村老家过年,见到许多新鲜事。农村人睡的不是床,而是‘炕’。村里的男人经常背着‘开山大斧’上山‘砍’柴,妇女们挤在‘炕’上做‘鞋’。  相似文献   

17.
说“妒”     
有人说,“妒”字是“女”字旁,说明女子天性好嫉妒。慈禧杀珍妃,据说除了政治原因,就是看不了珍妃与光绪帝的恩爱;武则天蓄男宠,那是要争“女子哪点不如男”这口气。苏东坡看不惯陈季常妻凶妒,曾作诗讽之:“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其实,这些并不能说明嫉妒是女人的专利。“妒”字还有“户”旁,一“户”之内,有女也有男,男人烧起妒火来一点也不会逊色。那位隋炀帝杀了薛道衡还不解恨,不是恶恨恨地说“更能作‘空巢落燕泥’否?”按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嫉妒是一种心理缺陷,是人人都有的,不过…  相似文献   

18.
“毓”、“后”语源及部分牙喉舌齿音声母通变关系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作《甲金文“毓”“后”二字的用法及其关系》一文,曾从形义辞例入手,分别对“毓”、“后”两组字进行了辨析。古毓字从女(或从人)从例子作,本表生育之义,引申成为表君王义之专字,“毓”之异体后世分化出有“育”字。古后字从口从帚(古妇字)省,是表王配义之专字。随着“毓”、“后”二字音义的嬗变,晚周以后“后”字同  相似文献   

19.
汉字偏旁形音义的历史演变周利璋偏旁是合体字的构成部件。古人把合体字的左边称为“偏”,右边称为“旁”,今人则统指合体字的左右、上下、内外为偏旁。偏旁从功能上分,有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种。由于汉字的历史悠久,字体经过了从甲骨文到草、楷、行的演变,所以...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