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汉中期,时为掌管封建中央财政事务大臣的桑弘羊在坚持先秦法家思想的基础上,先后推行和提出了大力发展官商,打击私商,实施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一系列的经济立法措施和财政政策,它是汉王朝社会经济方式由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控制的重要转折,其思想对加强封建中央财政管理,充实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和缓解社会财政危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许多首创的理论和实践被后代各封建王朝的理财大臣看作是可望不可及的成功的财政典型,且为当时世界上不少国家所推崇和采用.研究这一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要成果,对思考我们现实社会财政经济的改革发展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到抗美援朝战争前,是陈云财政思想和国家财政治理方略形成的重要阶段。陈云认为,保障军事财力供给是实现国家财政转型的首要任务,完成财政转型是实现国家转型的前提,货币政策服从财政需要是实现国家财政转型的要求。在国家财政转型阶段,一是财政要全力支持全国解放,奠定国家转型的政治基础。二是要统筹财政、税收和公粮、企业利润、债券、货币、黄金和外汇手段,打赢经济战,稳定物价,支持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转型。三是要把财政治理作为实现民族复兴大战略的根基,增强实力。四是审时度势,权衡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政策利弊,相机决策,保持财政、货币政策的灵活配合。研究陈云有关财政转型的思想和财政治理方略,对于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思想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严重的财政危机是加剧元代社会矛盾、导致元朝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元朝廷对于贵族、大臣、寺院等的滥加赏赐,又是造成国家财政拮据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以便从一个侧面认识元代的社会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4.
一、简短的回顾亚当·斯密以前一个漫长的时代,社会处于封建主义时期,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在极其狭小的规模上进行。人们对国家与经济、经济与财政的认识,不能不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无论是官房主义·还是重商主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国家的消费看作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国家被视为一种超经济的决定性力量,财政只是作为政府活动的一个部门而存在。因而,国家决定财政,财政又决定经济。即使在古典学派的先驱  相似文献   

5.
试论明代中后期经济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正如学术界不少同志所指出的,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日益活跃,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在江南等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微弱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社会代表市民阶层也已形成。对此,学术界已经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过许多探讨和论证。然而,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当时的经济思想上  相似文献   

6.
北宋的禁榷制度承袭唐制包括对盐、酒、茶等的专卖,均是官营国有的垄断性工商业经营,以国家财政状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北宋的禁榷制度突出反映封建政权对社会经济的强力干预和操控,既促进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扼杀了民间工商业的正常发展.禁榷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对政治、经济、军事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最终为北宋的统治根基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结合财政运行机制的转换,论证了拓宽财政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区分了国家财政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区分了国家财政信用、中央财政信用、地方财政信用及银行信用等诸范畴,强调了地方财政信用在经济调控、搞活企业中的作用,提出了完善地方财政信用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秦国在中国历史和国家治理思想上具有奠基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体制与形态,其所制定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对后世中国历史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货币财政制度是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结合《史记》、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献,对秦代货币制度及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并分析了秦代货币流通的历史现实,探讨了秦代货币结构思想、秦代货币管理制度思想、秦代货币间的科学换算关系,以及秦代货币制度理想与货币现实的不一致性。秦代货币的思想、管理体制及实践方式有其独特性、创造性及适用性,对后世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的设计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全球货币多元化及数字化时代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经济史传 ,他的经济思想不仅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超出前人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同情被压迫人民 ,揭露统治者的假清高 ;指出经济是国家强弱盛衰的基础 ,从经济角度分析经济对国家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决定作用 ;指出物质财富的占有决定着人的社会地位 ,具有明显的反天命意义 ;指出物质财富的占有状况决定着人的思想面貌 ,从而揭穿了统治阶级标榜的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重视工商业 ,反对重本抑末 ,在经济学说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1640年革命前的英国王室,作为英国最大的封建领主,其财政收入一部分来自王室领地的收益。另一重要的财政来源是经国会授予后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在王室有紧急财政需要时,国王可在议会同意后临时开征普遍直接税。这种税款收入称“国会补助金”。十七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一方面面临着“价格革命”后严重通货膨胀、领地封建收入实际下降的压力,一方面又迫切希望扩大财政来源,建立和巩固强大的、为供卫专制王权服务的国家机器。英国王室企图用专制横暴的手段来摆脱国会对王室财政的掣肘,从而使封建王室与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在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1.
泰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私营工商业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不少拥有大量资金的私营工商业者。他们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铸钱与盐铁、酿酒、食品加工、纺织、皮革加工、木器加工、造船、畜牧、种植、高利贷、经纪、囤积和贩运等。秦汉时期的私营工商业一方面对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因而汉武帝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政策,从而导致了私营工商业的衰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汉代为了统一思想,加强封建统治,由皇帝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白虎会议",以讨论经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在讨论中,<诗经>的有关问题就成为主要内容.公元18世纪朝鲜李朝正祖时期,由正祖亲自主持进行了有关中国古代经学的"讲义",而<诗经>也就是主要内容.中朝古代<诗经>的研究存在可比性,其相同性反映了两国封建文化的相同之处,其相异之点,来源于两国文化的不同,也反映出古代朝鲜力图在文化上学习、借鉴和创新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商品经济已经十分发达,在那个时代的一些思想家,如管仲、墨子、司马迁都在发展商品经济方面提出过许多非常值得借鉴的经济观念。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也还要重温这些观念,深化市场经济领域的改革,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思想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西汉以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行政管理思想成为封建国家正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昌盛,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封建行政管理思想先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思想的冲击,它靠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巨大传承力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在经历了由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嬗变后必将逐步融入现代行政管理科学,使其合理内涵和科学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西汉私营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西汉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但长期的北部边患和地方割据势力却未曾稍减。西汉武帝因应前朝政治,直面内忧外患,一反西汉初年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为扩充中央财政,北据匈奴,削弭地方豪富割据势力,断然推行系列化,制度化的抑商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转变,不但巩固了汉室中央集权,而且"重农抑商"为历代封建统治所争相效法,对后世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非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立足于先秦时期各国的历史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精湛思想,其中对于"常"变"思想的新的理解和诠释,更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树一帜的风格,为其变法图强的政治改革和秦的统一天下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7.
元代汉儒民族思想的发展进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朝的统一为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理学、史学、政治等领域,元代汉儒的民族思想从故国思绪和"夷夏之辨",逐步转向以务实态度承认元朝统治、认识多民族统一的历史意义、平等看待各民族的历史地位和关系。元代进步的民族思想在总结多民族历史、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秦汉时期炎黄崇拜的神人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的炎黄崇拜因藉政权变革的需要,具有神人分离转换的历史特征,秦朝主水德,上接周统,炎黄崇拜神性失落并几近绝迹,汉高祖初称“赤帝子”,旨在灭秦;复称“黑帝子”,旨在汉代周德,否认秦朝的正统地位,炎帝始为汉神,终遭冷落,文帝,景帝时期推行黄老政治,黄帝从天庭回到人间,转化为远古无为而治的圣君,汉武帝炫耀文治武功,祈求长生永命,主土德,封禅泰山,黄帝顿成遗授神策,羽化登仙的天帝,司马迁原始察终,整齐史故,其《史记》涵蕴宗黄大一统思想,黄帝成为华夷诸族的民族共祖和中华文明的肇始人君,王莽借助和平政变手段篡汉称帝,主土德,鼓吹尧帝禅舜,王氏代刘,黄帝又成了刘、王帝室的血缘初祖,,汉光武帝远承汉高祖“赤帝子”神话,主火德,旨在复兴汉室,炎帝崇拜重新抹上天命色彩,秦汉炎黄崇拜神人分离转换的轨迹说明,秦汉时期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神权,神权只是皇权缘于自身政治需要而随意玩弄的谶纬道具,这既是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显著文化特征,也是中西封建社会判若鸿沟的主要思想标志。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时期,政府为了充实国库实行了一系列的财经政策,通过与《管子》一书中的轻重学说相对比不难看出,这些财经政策正是以轻重学说为理论渊源的;同时,轻重学说中法家思想的渗透也决定了汉武帝财经政策中具有浓厚的法家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20.
肉刑是中国古代早期一种残酷的刑罚,延续千年,而在汉文帝时得以废除,有其历史必然性。汉文帝废除死刑这一事件本身也反映出汉初特有的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汉初统治者的慎刑思想、"无为而治"的治世理念以及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是废除肉刑改革的催生剂和内动力。同时,汉文帝废除肉刑的成功历史经验也给当代中国废除死刑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尤其对于死刑改革中政治决策者作用的定位及刑罚改革的立法技术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