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社区》2007,(4)
“文明道德引导站”是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在开展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创新活动。“文明道德引导站”主要由驻社区单位、居民、党员及知名人士等组成,遍布辖区所有楼门,他们不光监督、纠正社区里的不文明行为,而且还热心为居民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邻居,在社区形成一种互助、关爱、奉献的氛围,深受居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纪轩 《老友》2021,(2):30-32
在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东里社区,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每天忙忙碌碌,有时在小区里值班巡逻,有时在楼道上入户走访,有时在院子里教孩子们画画……他是这个小区40号楼的楼门长,是该楼80余户居民心中亲切的"老陈",是大家无论大事小情都愿意找来帮忙的"老大哥"。他叫陈发芳,来自江西,是一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随儿子一起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3.
苏捷  胡晓 《社区》2010,(1):15-16
今年70多岁的陈立华是北京市展览路街道北营房东里社区的一位楼门长,在这个岗位上的“工龄”已有19年。她习惯按照过去的叫法,称自己为“楼门组长”。“楼门组长身上没有什么光环,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得到居民的认可,我们觉得很自豪。”陈立华说,做了楼门组长,她活得更精神、快乐、健康。在北京市西城区,像陈立华这样的楼门(院)长共有17736名,覆盖了全区148个社区17067个楼门(院),基本实现一“楼长”管理一楼门(院)。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社区》2006,(9)
让“说事板”成为和谐社区的好帮手据《新京报》报道,北京通州区某社区在每个楼门一层都安装了一块“说事板”,并配备书写工具,居民们可以在上面书写意见和想法。一位居民为了自家干净,把狗放在楼道内养,邻居便将对他家  相似文献   

5.
东海 《社区》2003,(16):26-26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海运仓社区,是一个危改回迁、服务设施完善的全新社区。在危改回迁的过程中,北新桥街道指导帮助海运仓社区建立了一套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运行机制,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温暖的家。在社区自治方面,充分发扬民主,自下而上地选举产生了社区自治组织。从楼门长直选开始,民主选举产生了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居委会。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都建立了规范的章程、制度。社区居委会加强对社区中介组织的指导并将其登记备案。通过建立公告制度,使居民了解其活动情况,便于居民参与和监督。海运仓社区已把对物业管理的监督纳…  相似文献   

6.
王军 《社区》2005,(8):27-27
因为居民的大事、小事他都管,所以王殿喜被人们戏称为“王政府”。他今年65岁,是一名从事20年居委会工作,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去年他已经退休在家,但在居民眼中,还是社区里的大忙人。用他的话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没有退心。居民常说他是社区里的“老地图”。这话一点也不假,社区的哪条街、哪条巷、哪家门、哪家人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他几乎走遍了社区的大街小巷,走进了千家万户。居民都说他是社区里最能“串门”的人。居民也常说他是社区里的“老雷峰”。这话也不假。这些年,他自己掏腰包救济困难户的钱已经无法计算了。谁家有个事情…  相似文献   

7.
苏捷 《社区》2015,(15):16-17
和平区庆有西里社区特色楼门建设、南开区昔阳里社区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河北区艳泉里社区掌上APP流动办公……近日,出席天津美丽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暨社区治理工作推进会的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在实地考察了天津社区建设工作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天津市坚持把建设美丽社区作为美丽天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刘继同 《社区》2002,(21):40-40
问:一位热心的读者在来电中说,社区建设是否可以理解为居民自治?如果一个社区的居民自治搞好了,是否意味着社区建设也搞到位了? 答:在一些人看来,开展社区建设就是探索居民自治之路,只要搞好居民自治,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管理问题。这种把社区建设等同于居民自治的认识,是十  相似文献   

9.
梁绮桦 《社区》2005,(24):28-28
以往的居委会委员、社区工作者多以女性为主,她们常被居民尊称为“居委大妈”;如今,在广东省江门市范罗冈社区的居民身边,却有一位“居委大叔”梁巨友,居民都称他为“友叔”。他热心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用范罗冈社区主任李洁凌的话来说,友叔就像社区的“救火队”,哪里有事就到哪儿。时时刻刻关心社区事友叔从事过饮食行业,当过兵,也在收费站做过管理人员。3年前,友叔退休了,从单位人转为社区人,但是热心的友叔闲不下来,平日总在社区巡巡走走,老想着为社区居民做点实在事:范罗冈商铺附近的环身渠堵塞了、范罗冈路口出现乱摆卖现象了、某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曾拍摄过一部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里有一个角色叫曹茂林。他老实憨厚、心灵手巧,瓦工木匠没有他不会干的活儿,村里的人都称他为73行。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对影片中的“73行”曹茂林有深刻的印象。而在北京的团结湖社区,居民也同样把心灵手巧的闫振水师傅称为社区的“73行”。提起闫师傅心灵手巧、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还有不少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1.
谭竹青去世那天——12月3日,长春市民政局领导唐天正正在北京开会,因此没能见上她最后一面;可是他却看到了社区居民们悲天怆地送别谭竹青的场面。那个场面让他十分感动。凭着曾经是一位“老宣传”的敏感,唐天正认定,这是我们现代社区最值得歌颂的人物。12月8日,他又一次来到北京,邀请《中国社会报》、《社区》杂志的记者深入谭竹青生前的居委会──长春市二道区十委社区再度采访,于是才有了我们这次的被感动。以前在编辑部经常接到电话,反映社区干部们热心为居民奉献的事迹,时间久了,接触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这次在采访谭竹青的过程中,我…  相似文献   

12.
孟谦 《社区》2011,(21)
自《社区》全文转发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后,2011年的第一季度《社区》报道了17篇有关宣传贯彻《意见》的文章,我都仔细阅读。这是辽宁读者朱晞写给本刊的读者来信的第一段话。朱晞是本刊的热心读者,经常给本刊写信沟通。据了解,他本人不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成员,而是搞科研出身,尤其擅长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所以他的来信中经常把我们的文章进行归类统计。我们非常感谢他的热心,他所  相似文献   

13.
潘广义 《社区》2012,(21):11
社区干部分楼包片,各楼门院设立楼门院长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新时期社区建设中出现了困境,具体表现为"六难":一是精神传达难。社区有事通知楼门院长只能张贴通知或通过召开楼门院长工作例会进行,遇到紧急情况就需要逐一打电话落实,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果不好。二是问题汇报难。如果楼门院长对工作中发现的大小问题都到社  相似文献   

14.
王华 《社区》2005,(23):37-38
2005年9月的一天上午,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井路小区23号楼的姚森艳一大早就带着铁锨走出家门,却发现外面街坊邻居已经聚了几十人。每个人都带着工具,有铁锨、小铲子、水桶……原来,这是居委会要彻底清理社区23号楼外积存多年的垃圾堆。在社区党员和社区干部的带动下,住在社区里的低保户、居民、共建部队官兵120多人一起,将积存了多年的垃圾堆清理一空,清理出的垃圾整整拉了8大车。社区里的居民说:“200多平方米的垃圾堆又脏又乱又臭,一年四季都不敢开窗透气。夏天蚊子苍蝇直往屋里钻,看电视还被咬了几个包呢。这下居委会又为大伙干了一件好…  相似文献   

15.
李凤林 《社区》2013,(22):41-41
我工作的春夏社区是个老居民区,原来建造的时候,单元里的水表、电表都是大家公用的,居民用着不仅特别不方便,还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所以近几年不少单元都选择了分表入户,但是要改造一户一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户居民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赞同的,就有反对的。这不,41号楼3单元的居民就打起了“嘴仗”。  相似文献   

16.
杨慧琴 《社区》2003,(12):30-30
社区居委会里,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居民组长。单元居民组长是本单元居民信任和拥戴的人。他们了解本单元的情况,热心为居民服务。大事小事都管,任劳任怨,可以说是无私奉献。我们要相信居民组长,发挥居民组长联系居民、熟悉情况的优势。首先是充分发挥每个居民组长的宣传作用。通过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上次,我们接到办事处下达的清楼道通知,马上召开了各单元居民组长会议,布置了工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各位组长,由他们向居民群众作动员。结果,第二天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了,把管区里的各个楼道清理得干干净净。检查评比时,受到了…  相似文献   

17.
杨刚 《社区》2012,(24):38
在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支农街社区提起张之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年近七旬的他虽然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党员,但他多年来热心社区公益、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激励着身边的居民,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义务清洁工在支农街社区,每天都能见到张之秀忙碌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潘宗 《金陵瞭望》2010,(17):78-78
2007年.孙秀英从国企退休后.被聘为月安社区物管公司财务主管。时间一长.居民们把她当成了社工.有了事情都愿意找她商量解决。在和居民朝夕相处中.她与社区建立了深厚感情并热爱上了社区工作.萌生了专职为居民服务的念头。2007年4月,她被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委会主任。她经常对身边的社工说.几年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7,(8)
“你说这咋选哪?这些义工为了社区安全都义务奉献多少年了,对他们我们居民都打心眼里敬佩,非得挑出10个来,这可真难为我们了!”茂泉社区居民老王说。  相似文献   

20.
关睿  王景芳 《社区》2010,(30):17-18
今年65岁的张玉华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兴街道华兴小区2号楼的楼长。华兴小区2号楼有84户居民,除了1单元外,其他3个单元都是散户,在小区成立之初曾是社区较难管理的几座居民楼之一。张玉华当楼长十几年来,“瘾”是越来越大,把2号楼“楼长”这一不起眼的职务,干得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