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消费文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文化是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前,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谈及消费,人们一般把它仅看成是衣食住行,这种概念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一种语言习惯。其实,消费不仅包括衣食住行这些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且还包括娱乐、享受和发展。而对于消费文化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各抒己见、争论不已。笔者认为,消费文化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  相似文献   

2.
应该说家庭消费文化的变迁 ,是我国政治宽松 ,经济发展 ,文化交流 ,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消费文化所发生的转变 ,我们不难发现 ,家庭消费文化范式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家庭消费结构的现代转换 ;家庭消费文化中自我意识和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不能不说是最本质的 ,它不仅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在改变 ,也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当然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也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的出现 ,这也是值得理论界去思考并加以正确引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李明泉“文化价值”是指事物对于人和社会的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即对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一定的价值观念反映人的一定思想立场、信念、信仰和理想,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便会有不同的行为倾向、行为态度、...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多样性媒介,人们就是凭借这些媒介去改造自然、组成社会、教化后代、开拓未来的。人是文化媒介的创造者,也是它们的继承者。在消费领域中,消费文化对人的消费性格、偏好,尤其是价值观念的塑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有着十分不同的消费方式,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的各种消费品上,更主要的还是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消费习俗、消费模式、消费节奏、消费道德、消费哲学等文化方面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5.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而且还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体现着一座城市居民消费心理特质和群体生活方式。通过考察消费文化的功能,准确把握大庆消费文化的特点,方能促进大庆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秋萍 《学术论坛》2006,(5):171-174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经济是没有边界的。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行为,也是没有边界的。广告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受众阅听广告的不自觉情状,在特有的广告认知心理的作用下,受众便会程度不同地从心理到行为回应广告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这样的心理认同和行为模仿使得广告具备了有别于“广而告之产品和服务”的现实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社会风气,从而对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消费文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文化的发展演化与时代同步,体现着民族心理特质和群体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之一脉。黜奢崇俭,囿于宗亲,行为趋同,是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的显著特征,对我国消费者价值理念和购物行为具有重要双面影响。深入考察传统消费文化的保守与变异,准确把握其历史及现状,方能创建中国现代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8.
略论经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在人类社会经济实践中,就形成了一些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观念、制度以及对经济行为加以控制的手段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在社会经济实践中,用于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价值观念、制度及控制手段等,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并日益成为具有十分广泛和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我们将这些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用于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称之为经济文化.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如何直面现实、担负起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重任,不仅是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文章从加强文化建设角度来论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现实意义,并认为加强领导文化建设是其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共同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服务。就侧重点而言,生活方式是以建构“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新型社会行为方式为目标,即在原有优秀文化精神财富基础上产生新的文化成果;社会文化则主要着眼于“活动”,即为最广大的社会成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的、以自我实践自我欣赏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文化体验的机会。 社会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设、生活观念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的道德伦理观念和生活观念指导、制约着生活方式,规定着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总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生活方式质的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它们直接调解着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规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思想道德建发不仅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幻象与真实:消费主义的文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已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被大多数人从实践或观念上接受。消费的符号性、象征性,一切为了消费、消费就是一切的毫无理性的沉溺于物的世界,导致了人精神的荒芜,人被物同化甚至取代;文化工业的兴起,精神文化产品商业性的增加,审美性的削弱,导致精神“平原化”现象。追求更美好生活是人的本性,但以消费的方式来追求和体现幸福,那只是一个幻象。  相似文献   

12.
李锡海 《齐鲁学刊》2007,2(1):151-156
正常的文化消费是遏制犯罪发生的重要力量,畸型文化消费则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畸型文化消费表现为消费心理扭曲、消费行为反常,其对犯罪的影响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模式。畸型文化消费的形成,在于拜金主义泛滥、文化市场低俗化和社会的诸多变异行为。要遏制犯罪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多方面构筑畸型文化消费的防线。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创意实质是挖掘和展示民族文化所包含的美学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历史层面和象征层面的经济价值,体现出产品的新奇、生产的合作创作、消费的文化身份、价格的社会网络和空间的体验等市场特征。其实现机制反映出文化与经济、技术、社会、空间以及组织的融合。其企业家行为表现出文化行为与经济行为的结合、学习行为与创新行为的结合、组织行为与合作行为的结合、自利行为与他利行为的结合。其产业发展主要包括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生态文化,并要求符合产业特征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关于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苏岩 《北方论丛》2007,(5):133-136
受消费主义思潮以及某些陋俗文化观念的影响,消费异化现象正在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异化造就了特殊的消费文化以及消费文化心态。消费异化为畸形、非理性消费行为提供了支持,不合理的消费文化又助长了消费异化的泛滥。解读消费异化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倡导推进健康向上的消费理念有积极意义。同时,开展对属于陋俗的消费文化、理念、行为的批判,有助于人们对消费意义的认知。全方位认知消费异化的危害,建立符合国情、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是抵制消费异化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化,正在从以生产型为主的社会转变成一个以消费型为主的社会,消费文化开始在美国蓬勃兴起.消费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人们在消费行为中体现的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习惯、消费时尚及消费审美等.美国消费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企图赋予商品以意义,商品成了一个意义不定的指谓,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意味着不同的所指.消费行为被强化成一种符号:消费不再是目的,它背离了需要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了满足欲求的一种手段,其结果是消费品的符号价值超越使用价值,成为身份、成功、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消费者自我价值的确证.这时的消费行为"已经变成文化行为,成为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社会主流文化,并使物的符号价值变成消费社会的伦理标准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6.
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和发展的走向日渐呈现大众化的趋势,学术界对于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一直进行着争论。一种观点从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出发批判大众文化消费,另一种观点则主张社会大众在文化消费中的主观能动性,并据此支持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走向成为一条正确路径。我国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导向,以人民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原则,以多元融合、综合创新为途径的大众化走向。  相似文献   

17.
社会风气既是社会道德文化水准的外在体现,又对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状况产生反作用.古今思想家历来重视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并将其视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部分不良社会风气主要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价值观念变化.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恪守道德底线,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文化自觉意识,是弘扬和巩固良好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下社会审美文化呈现出一股尚"轻"的趋势,体现在小说、动漫、影视等多个文化领域,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轻"的特质。"轻文化"生产和消费过程体现出互文式和语境化的特征,反映了后现代的多重症候,映射出当下消费主义的文化状况。从美学角度来看,"轻文化"是审美泛化和大众趣味权力化的产物,我们应该从正反两面对"轻文化"现象进行美学反思,进而为建构和谐健康的社会审美文化生态提供一种必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审判压力,审判任务日益繁重,同时,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面临着严重冲击,法官需要坚定信念以抵抗不良诱惑。为此,各级法院开始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但往往忽视了法院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行为文化的内容和阐述,旨在说明行为文化在整个法院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消费行为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日常生活中林林总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充满着选择。人们对消费行为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文化选择;不是消费决定文化,而是文化决定消费。许多时候,文化选择决定消费行为模式的价值取向。消费与文化结缘既是消费和文化发达的结果,也预示着选择消费行为模式必然是文化选择。社会一直在倡导健康向上的消费行为模式,为达此目的,应着力营造理性的、高品住的消费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