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立科学消费观: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占勇  刘学伶 《理论界》2007,(2):139-140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特殊群体,他们既具有青年时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其理性消费是主流,但其消费行为存在着非理性化、消费结构不科学、消费心理不成熟等现象。本文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这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能对引导社会正确消费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消费观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构成等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的总和,被用来指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矛盾,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消费水平两极分化等特征,陷入欲望消费、炫富消费的误区。应以生态主义消费观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引领,避免享乐主义等不良消费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推进,大学生消费问题已进入社会公众关注的视野。依据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家庭经济状况入手,我们可以认识到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种带规律性的现象:一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家庭提供,二是大学生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显著相关,三是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消费上具有相同的消费倾向,四是精神消费正在逐步进入大学生的视野,五是大学生总体的消费处于理智状态。有鉴于此,家庭、学校、社会都不能忽视大学生消费的引导、教育及其资金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清 《江淮论坛》2007,(3):181-183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且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学术》2007,(5)
本文通过对80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考察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并由考察结果剖析出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进而发现大学生消费的新趋势,最后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引导其科学消费的建议,进一步探索其深层次的意义,比如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或为高校助学政策提出合理性建议等,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高校,共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入手,找出产生消费行为误区的原因,提出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社会要注重对不良消费风气的净化、家长要转变不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推进,大学生消费问题已进入社会公众关注的视野.依据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家庭经济状况入手,我们可以认识到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种带规律性的现象:一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家庭提供,二是大学生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显著相关,三是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消费上具有相同的消费倾向,四是精神消费正在逐步进入大学生的视野,五是大学生总体的消费处于理智状态.有鉴于此,家庭、学校、社会都不能忽视大学生消费的引导、教育及其资金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理财教育研究——以福建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消费作为新兴的消费模式,愈来愈被喜好时尚和流行的大学生所青睐,这一消费方式引发了众多利弊之争。在厘析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状况后,发现目前大学生信用卡的理财功能存在缺陷,且大学生自身的信用卡知识及相关的理财能力也表现得差强人意。然而在未来的信用卡消费市场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潜在客户群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从外纬联合学校、银行及家庭等教育主体形成信用卡消费理财的教育网络、从内在大学生自身理财能力的积累与锻炼以提升大学生信用卡理财能力,保障其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不断刺激人的贪欲,满足人的虚荣心理及对资源的严重消耗等。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味追求时尚消费、超前消费及炫耀性消费等消费主义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运用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0.
刘小华 《云梦学刊》2013,34(1):119-122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状况反映出其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生活中出现了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在一度程度上折射出他们的消费伦理现状,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基于此,关注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对大学生进行消费伦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谷晓丹 《理论界》2008,23(3):207-208
经济观是人们对经济生活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本文首先提出了大学生经济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表现,如消费观念超前、消费内容多样化、理财能力欠缺等,并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及自身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得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经济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虹 《云梦学刊》2007,28(6):123-126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消费伦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中,不仅要加强大学生消费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消费伦理认识能力;而且要加强大学生的消费伦理修养,还要努力营造节俭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3.
郭思佳 《理论界》2012,(11):191-19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正在转变为"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群体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是社会消费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消费。当前大学生消费呈现消极消费特征,这有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以及社会的原因。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值得关注,这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格、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农业大学学生为个案,文章对大学生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家庭月收入、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消费去向及消费习惯和认知等方面进行了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一是大学生消费水平适中,但个体差异在拉大;二是大学生消费结构多样化,娱乐消费在提高;三是大学生消费认知相对理性,但还存在炫耀性消费。为此,应从学生自我教育、高校自身建设及先进理论的引导三个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  相似文献   

15.
嬗变与应对:基于当代大学生借贷消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消费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借贷消费正在影响高校学生的消费价值取向.以重庆市大学生的借贷消费抽样为考例,通过对大学生的借贷消费水平、借贷消费结构和借贷消费趋势的探究,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维度提出树立其科学、正确和合理消费观的建议,并期望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资料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消费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大学生自己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高校要健全奖学金和贷款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社会要规范大学生的消费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他们的消费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目前,大学生中攀比消费、时尚消费、“面子”消费等现象日益突出,它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集中反映。本文主要对江西省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傅晓华 《云梦学刊》2010,31(6):74-76
由于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大众传媒的消费误导,以及家庭和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生活存在无计划消费、享乐消费、攀比消费、奢靡消费、炫耀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现象。崇尚节俭、尊重生命与敬畏自然、感恩父母和传递关爱是防范大学生进行非理性消费的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了非理性的畸形消费倾向。为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中的畸形消费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他们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后现代主义思潮、 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以及群体心理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状况及其教育引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精神文化消费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全面分析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探明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教育引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