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兰州学刊》2008,(6):149-152
欧阳修创作于庆历年阃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一篇典范作品,当时就已经引起了人们欣赏和研究的热情。在宋元文人看来,《醉翁亭记》吸收了古代经典作品的创作经验,也受到中唐韩愈散文创作的影响,这两方面的认同也为《醉翁亭记》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宋初到欧阳修的时代,散文作家们逐渐语助词在文章中的审美作用,他们的散文创作实践产生《醉翁亭记》的现实文学土壤。正是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欧阳修创作了这篇千古美文,并借此将北宋散文革新运动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此宋散文革新视野中的《醉翁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修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在北宋散文革新历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宋元以降阅读<醉翁亭记>有赞扬与批评两种不同的声音,反映了它正处在文学发展的关捩点上.批评<醉翁亭记>者关注的并非此文之审美特性,而是对传统的文体本位主义形式上的坚守.两种声音的交锋显示出散文革新的微观进程,从而揭示了唐宋两次散文革新运动不同命运的文学内部原因.<醉翁亭记>一方面拓展了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借助有效传播树立了一种文学审美新风尚,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作品价值的判断标准,使散文的审美功能得到凸显,为古典散文打开了一扇文学审美之旅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张金梅 《阴山学刊》2010,(6):37-40,70
"属辞比事"是《春秋》之教,也是《春秋》笔法。"属辞"指属合、联属文辞,"比事"指比类、比次事实。《春秋》讲究遣词造句,且善于综合比次史事,而其最终目的乃是体现史义,即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取舍、详略和缀辞来惩恶劝善。《春秋》之"属辞比事"经《左传》、《史记》发扬光大后,泛指撰文记事的一种标准方法,既适合于修纂史书,也应用于文学创作,是中国文章学的一种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柳新 《兰州学刊》2010,(8):135-140
《学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文献,文章将《学记》放在整个古典儒家思想的背景中来考察,诠释了其中所反映的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具有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学"和"教"两大范畴是这一结构的两个核心。"学"体现了"为己之学"与"大学之道"的统一,其目的既是为了知"道",又是为了"建国君民"和"化民成俗"。"教"则包含着礼乐教化的教育制度、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与师严道尊的教育伦理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认为古典儒家关于教育中的道器本末关系,以及关于教育方法和教育伦理的哲学思想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欢萍 《殷都学刊》2012,33(4):80-85
长野确《松阴快谈》是日本江户时代诗话,其论评诗文颇有独到之见.其中卷二论文章之学,对中国古代散文历史演变、散文本体、创作及鉴赏批评等方面,均有深入而具独创性的见解.发掘其中国文评观,可为当今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同时也可考见中国散文及文论对域外文章学的影响、受容情况.  相似文献   

6.
光舟 《家庭科技》2013,(11):23-23
随着文章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小爸爸》在多家卫视开播,一波强劲的"育儿潮"扎堆袭来,包括孙俪复出主演的《辣妈正传》,沙溢、胡可夫妇联袂出演的《孩奴》也相继亮相,让荧屏上呈现"小儿当家"的局面。育儿题材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前"80后"观众所面临的生育大潮和现实压力,但部分作品中暴露出"育儿方法不科学"等隐忧。专家表示,"80后"新爸妈千万别跟着电视剧学育儿,有些"相当不靠谱"。  相似文献   

7.
范颖  周松芳 《船山学刊》2008,(2):184-187
《郁离子》是刘基散文创作的代表。其特色与成就,与诸子学有莫大关系。前人对此有一鳞半爪的论述。本文则在疏理诸子学源流的基础上。首次尝试定义何为诸子式文章。并充分考辨论证《郁离子》对诸子学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如何成为诸子式著作的绝响。  相似文献   

8.
吉文斌 《兰州学刊》2014,(11):44-48
从入乐的角度来说,"竹枝词"创作原本就是古代巴楚《竹枝》乐歌的歌辞记录。在歌声形态方面,古代巴楚《竹枝》乐歌于传唱过程中就出现过单曲短歌、由若干单曲连缀而成的联章之歌、由若干单曲连缀且具备"艳"、"解"的联章之歌等几种主要的类型,而这些歌声形态都对《竹枝》歌辞文本形式的定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吕大临《礼记解》对"礼"的起源与功能、本质和根据的思考寄予了其回复三代、重构价值世界的理想,其中对"交"尤其是君臣之交的考察体现出他对现实政治的构想。同时,他的礼学与心性论相配合,"礼"奠定了儒者生命的基本格调和精神追求,"礼以修身"和克己存养相辅相成,是君子成德的不可或缺的工夫。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散文这一文体进行了历时性阐释.文章认为,当下的散文创作表面上的红火热闹并不能掩盖其本质上的生机匮乏和生命质地的平庸.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哲学意蕴的缺乏.因此,关注散文创作的哲学意蕴是散文走出困境的理性化选择,这在当下的散文创作中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11.
晚年孙犁在散文创作实践中,突显了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文章以《耕堂劫后十种》为研究对象,对孙犁晚年散文创作文体的交融性给予关照,从文体互渗、散文的理趣追求、语言的文白交错,分析其散文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传统中作为文体的"史诗"概念逐渐演变为"史诗性"这一审美范畴。随着国外小说及理论的引入,"史诗性"与中国传统的史传传统结合成为中国当代小说最高的审美追求和评价标准。植根于关中地区久远的《诗经》、《史记》之史传传统,陕西作家的创作往往有更深的史诗情结。以柳青、杜鹏程为代表的"革命正史"写作,纪"史"有余,"诗"意欠佳。《白鹿原》以"民族秘史"纠"革命正史"宏大叙事之偏,执着于对民族精神、民族命运的探求,对历史进程中人物文化心理的摹刻;巧设叙事的历史时空,多维透视史诗人物形象,臻于"史"与"诗"的完美融合,丰富发展了了陕西文学的"史诗性"写作传统。  相似文献   

13.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比较,鲁迅在与波德莱尔相同的“艺术感应期”内,虽然有着相同的创作倾向,但却显示出不同的艺术个性.这两位作家正是以不同的艺术个性走上世界散文诗创作的艺术高峰。在以往的《野草》研究中,对鲁迅的象征主义创作倾向研究不够,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清华简《保训》篇"中"的含义,对理解整篇的思想意蕴有着重要意义。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材料结合起来,并参照考古材料,可以推测出《保训》篇的"中"保留了"中"的初义,应该是象征着权力的实物,它还具备类似兵符的功能。后来,"中"的实用性逐渐削弱,象征性意义增强。《保训》篇记载的首先是文王叙述舜和上甲微的史事,然后是文王欲通过史事告诫武王要有忧患意识,最后才是儒家及其后学借《保训》这个文本宣扬其德政思想。以三层意义解读《保训》篇,才能不致执泥于"中道"理念,从而避免陷入众说纷纭各有所失有所偏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无边的散文     
於可训 《学术研究》2004,(11):109-111
198 5年以后 ,我国的散文创作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异国游记、学术小品、文化散文与生活小品等 ,有较突出的发展。然而散文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近两年在北京、上海等文学研究较发达地区才开始重视和讨论。本刊今年第七期刊登陈剑晖先生《论“诗性散文”》后 ,引起学界关注和良好的回应 ,因此我们续编此笔谈 ,以拓展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宋剑华 《学术研究》2004,(11):114-116
198 5年以后 ,我国的散文创作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异国游记、学术小品、文化散文与生活小品等 ,有较突出的发展。然而散文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近两年在北京、上海等文学研究较发达地区才开始重视和讨论。本刊今年第七期刊登陈剑晖先生《论“诗性散文”》后 ,引起学界关注和良好的回应 ,因此我们续编此笔谈 ,以拓展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兆胜 《学术研究》2004,(11):113-114
198 5年以后 ,我国的散文创作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异国游记、学术小品、文化散文与生活小品等 ,有较突出的发展。然而散文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近两年在北京、上海等文学研究较发达地区才开始重视和讨论。本刊今年第七期刊登陈剑晖先生《论“诗性散文”》后 ,引起学界关注和良好的回应 ,因此我们续编此笔谈 ,以拓展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彬 《兰州学刊》2010,(9):107-110
近年来,"人肉搜索"引发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学者和人大代表甚至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纳入刑法作为犯罪处理。基于此,在对"人肉搜索"行为界定、分类与法律属性阐述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人肉搜索"行为与公民权利行使,以及对公民权利侵害的相关问题,并对"人肉搜索"行为的合法性判断,如何加强对"人肉搜索"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柯汉琳 《学术研究》2004,(11):111-112
198 5年以后 ,我国的散文创作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异国游记、学术小品、文化散文与生活小品等 ,有较突出的发展。然而散文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近两年在北京、上海等文学研究较发达地区才开始重视和讨论。本刊今年第七期刊登陈剑晖先生《论“诗性散文”》后 ,引起学界关注和良好的回应 ,因此我们续编此笔谈 ,以拓展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末开始,林非陆续发表和出版了《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我怎样写〈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散文研究的特点》《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我和散文》《我爱读散文》《对当前散文创作趋势的思考》《散文的使命》《关于当前散文研究的理论建设问题》《散文论》《访美归来》《西游记和东游记》《读书心态录》《绝对不是描写爱情的随笔及其它》《林非散文选》等。此外,他还为不少研究者的散文理论专著和散文选集写了序言,这些序言都程度不同地阐发或论述了他的散文新观念。新时期文学中,在散文界,林非是位成绩斐然的散文史家、散文理论家和散文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